中山公用详解“三年规划”,大环保市场潜力有多大?

南方+ 记者

9月3日,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公用”)2018-2020年发展规划宣贯会在中山市博览中心会议厅召开,公司管理层在会上就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了介绍。

中山公用目前以环保水务为核心业务,同时涵盖农贸市场运营、金融服务与股权投资等领域。今年3月,公司制定了新的三年(2018年-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即公司将从原来的非相关多元化发展向“归核化、生态化”转变,坚持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聚焦大环保领域,其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村镇污水处理、危废处理和环卫为三大核心领域,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持续稳健增长的主要推力。

优化业务布局,聚焦大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是国家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当前各地正愈发重视环保的投入,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为环保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复星集团总裁高级助理、中山公用副董事长苏斌从时代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了环保板块现状情况、战术实施、团队人才配置以及现阶段的重点任务,从三阶段、三维度描述复星集团的目标,并解读了中山公用“12345”规划内涵。

苏斌分析认为,环保行业商业模式日渐清晰,市场空间巨大,中山公用凭借优良的资产质量、深厚的产业基础、相互赋能的合作伙伴等独特优势,有机会逐步扩大自己的市场。资料显示,复星集团是上海大营民营企业,总资产规模达5300亿元。目前业务覆盖环保、医药、房地产、商贸流通、金融、钢铁等多个领域,同时还在汽车、信息、体育、IT、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投资。2014年,复星集团入股中山公用,成为第二大股东。

据悉,中山公用三年(2018-2020年)发展规划是“围绕一个转变,坚持双轮驱动、打造三大板块、提升四项能力,实施五大工程”,简称“12345”规划,公司将对现有业务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大环保为核心,大投资为助推,辅助业务为支持”的经营格局。

补齐企业短板,加强规划管理

截至2018年6月30日,中山公用净资产120.9亿元,最新公布的企业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86亿元。市值只有117.6亿元,市值水平已低于净资产水平。

“从去年年底开始,董事会和经营班子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与资源来编制企业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刘雪涛回顾了规划的编制过程,强调执行落实是发展规划实现目标的关键,并提出了要加强对标管理,补齐企业短板;共创共赢共享,激发内生动力;要加强企业管理,抓好规划落地工作等三点要求。刘雪涛表示,根据三年发展规划,中山公用将以兼并收购、股权投资等资本运作手段全力打造环保水务核心业务,对与核心主业关联度不高、协同效应不强的业务板块择机以引入合作者或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逐步将公司打造成为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

【南方+记者】伍杰 王云


编辑 卢子衡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