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要升级丨江海区义兴里公厕:未进入便闻到一阵恶臭

南方+ 记者

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旧式公厕是什么样的?水泥砌成的旧式沟厕、长满青苔的储水槽、半人高砖砌墙体隔间……近日,为了解“厕所革命”在农村的推进情况,记者特意走访调查了多地的农村公厕,发现蓬江、江海、新会的大部分农村公厕已经完成改造工程,但还有部分偏远村落的公厕保留着20世纪的模样。 

义兴里公厕。

在江海区礼乐新民义兴里附近,有两个农村公厕尚未完成改造。第一个公厕位于义兴里村边,紧挨着农田,旁边还有篮球场和黄大仙庙。公厕占地面积不大,男厕有5个厕位、女厕有3个厕位,厕位以半人高砖砌墙体隔出,采用传统的手动舀水冲厕方式。 

义兴里村边公厕内部环境。

第二个厕所在村子的另一端,建在河渠边上,外墙瓷砖多有剥落、破损,内里是旧式沟厕的形式,以半人高的隔断墙隔出两个厕间,门边是长满青苔的储水池,以头盔作水瓢。记者未走进公厕便闻到一阵恶臭,公厕内部墙面、地板更是积了厚厚的泥垢。 

河渠边上公厕内部环境。

村民欧伯告诉记者,由于公厕在村子边上,使用的人不多,卫生管理很难及时跟进,“水槽那么脏,很多人上完厕所之后是不想舀水冲厕所的。”另外,由于公厕是旧式沟渠设计,臭味难掩,长年累月下来也容易变成卫生死角。

【采写】郑琦;黄烨倩

编辑 黄绍侦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