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连续暴雨导致的惠东水灾,让白盆珠水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上下游居民的神经。9月2日上午,惠东县平山街道积水基本消退,积水最为严重的白花镇等地积水也逐步退去,在保障水库下游生产生活不受显著影响的前提下,白盆珠水库于11时15分左右,以200m³/s流量开始泄洪,此后在12时许增加到300m³/s。
在白盆珠水库大坝泄洪现场,记者专访了白盆珠水库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陈健锋。
陈健锋主要分管库区的工程、电厂等工作,他告诉记者,此轮降雨从8月27日到9月1日,期间库区累计降雨3.4亿立方米,水位从初期的70.04米上升到9月1日的79.10米,上升了9.06米。
按照红花湖水库总库容1990万立方米计算,五天来,白盆珠水库库区的降雨量相当于17个红花湖的总库容。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省三防办和惠州市委市政府、市三防办统一指挥协调,惠州水利专家研判,科学决策、精准调度,让白盆珠水库成功拦洪错峰,削峰率达93%(从入库4500m³/s消减到300m³/s);减轻了下游45公里堤围和下游受灾人员的防洪压力,保护了广汕公路(70公里)、广梅汕铁路惠州段(70公里)和平潭机场等免受洪水灾害。
陈健锋告诉记者,水库水位在超过76米汛限水位的时候,按照水利工程的规定要求就需要泄洪。8月31日泄洪前,他们考虑到水库下游大约有4万多名群众需要转移,特别是有7000多人需要立刻转移,特别是随着积水不断上涨,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达到极限,综合上下游水文情况和水库安全,精准调度,31日8:40开始,接市三防指令开始泄洪,下泄流量按300m³/s 控制(水库水位77.08m),31日20时调整为按200m³/s 控制(水库水位78.67m),21时关闭闸门(水库水位78.72m),只放发电流量。
9月2日上午,考虑到灾民已经全部安全转移,积水逐渐退去,进入灾后恢复阶段,综合考虑工程安全和上游因素,特别是库区水位已达79.47米,接近库区居民迁移线79.7米,一旦再次发生显著降雨,将对水库上游的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于11点15分开始再次泄洪。陈健锋表示,未来几天,将在保障下游救灾复产工作顺利开展的情况下,综合考虑上下游气象及水文状况,及时调整泄洪方案,发挥好水库综合作用。
【记者】王彪
【图片视频】王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