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上市企业中集天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天达“,代码445.HK)对外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并在香港及深圳召开业绩发布会。这是原中国消防经历重大股权重组,并更名为中集天达这个新身份后,第一次对外发布的半年业绩报告。
今年4月,中集集团将旗下运营空港装备业务的德利国际公司注入了中国消防,并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原中国消防的业务由单一的消防装备扩展到空港装备(包括登机桥及机场地面支持设备等)、消防与救援装备、自动化物流系统、智能车库系统等多元化业务。受此影响,中集天达实现营收约9.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845万元,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登机桥营收增长近4亿
研制出全球首款无人驾驶登机桥
空港装备业务目前是中集天达的核心业务之一,主要包含旅客登机桥、机场地面支持设备。根据财报数据,空港装备加智能停车系统的营收总计5.61亿元。其中旅客登机桥贡献最大,同比增加3.96亿元,增幅达180%,主要原因是加快了验收程序,交付速度加快,同时上半年确认收入的工程项目规模较大。
中集旗下的空港装备业务可追溯至1989年中集集团内部的机场设备部,1992年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注册公司,由于该行业长期被少数几个国际巨头占领,中集天达很难复制其他业务板块的发展模式,只能通过企业自身摸索,最终实现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的突破。
如今,中集天达不仅中国市场份额居90%以上,在欧洲发达国家也拥有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中集登机桥已遍及70多个国家,业务范围覆盖全球近300个机场,已提供或即将交付登机桥达6000多台。
据中集天达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中集天达需进一步提高全球市场覆盖率,提升全球营运能力,并通过在美国建立基地突破美国市场。2017年,中集天达已建立荷兰子公司,负责国际化服务业务。
此外,中集天达登机桥业务的战略重点是加强技术上的研发,全面布局空港智能化设备,2017年下半年,中集天达已推出全球首款无人驾驶智能登机桥和智能泊位引导系统(VDGS),不仅节省人工成本,也使飞机平均停靠时间从原来的3分钟降至1分钟,未来中集天达将配合全球航站楼升级需求,让航站楼变得越来越智能和便捷。
消防车及救援设备业务战略地位突显
中集集团进入消防业务,始于2013年对德国百年优质品牌——德国齐格勒消防车公司的收购。此后,齐格勒迅速成长,从德国本土市场为主向全球市场拓展,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一跃成为中国市场上份额最高的进口消防车品牌。
齐格勒的成功收购和运营打开了中集从机场救援设备向城市化救援设备发展的通道。目前,消防车业务已然成为中集天达除空港装备外的第二大核心业务,因齐格勒营收暂未计入内,上半年该业务营收1.43亿元,仍然实现了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中集天达与广东省消防总队战略合作,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创新消防装备合作模式。
通过一系列战略布局,中集天达已是中国最专业消防系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也是中国最大消防车制造商。根据规划,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和业务布局,形成品类和生产基地在全球主要地域的全覆盖,并通过整体化的运营,中集天达期望2020年进入全球消防车的一流梯队行列,以全球化运营的方式将中集在不同地域生产的中高端消防车销往全球。
自动物流系统业务同比增长98%
报告显示,由于市场覆盖区域扩张,以及工程进展良好并完成交付的工程合同数目增加,自动物流系统业务(行李、物料及仓库处理系统)上半年实现营收2.87亿元,同比增长98%。
目前,中集天达航空货站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三,航空货物处理系统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前列,国内市场份额逾 50%。
中集天达亦不断拓展物流业务种类,物流业务已从机场行李和货物处理扩展至电子商务及快递行业,目前,中集天达分拣设备日常可分拣和处理数百万计的包裹,并与国内多家电商和快递巨头如顺丰、京东、唯品会等形成业务合作关系。而在国外,美国机场行李市场发展已见成效,其营收已占物流业务上半年营收的32%。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集天达已先后完成顺丰速运、德邦快递物流等若干工程项目。中集天达开发的自动化仓储系统因智能化水平较高,仓库中的堆垛、上架、分拣、检索和输送等程序均可自动完成,得到知名家具生产商——好莱客的青睐,目前,该企业的货库项目已交于中集天达实施。
【记者】苏梓威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