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委:滴滴今年被查处违章208宗,多次拒绝配合调查并拒交罚款

广州快报
+ 订阅

1.对滴滴拒绝配合调查和据交罚款的行为,你怎么看?2.若以后顺风车业再次上线,你还会乘坐顺风车吗? 提交

近期温州乐清发生的滴滴顺风车安全问题,再次引发社会舆论对于网约车出行安全的热议。29日,广州市交委对广州市网约车市场整治情况进行通报。据通报,滴滴今年被查处违章208宗,并多次出现拒绝配合调查的情况。对于已经生效的处罚决定,滴滴公司也不按期缴纳罚款。

广州市交委表示,对于网约车平台这种不配合调查的行为,将以“不配合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调取查阅相关数据信息”为由立案查处,对于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网约车平台将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今年查处滴滴平台违章208宗

广州市交委在通报中表示,网约车平台作为联系司机和乘客的纽带,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保证网约车驾驶员具有从业资格,营运车辆具有合法营运资质,网约车驾驶员在提供驾驶服务过程中合法合规。只有平台尽到了主体责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和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2018年,市交通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先后41次对滴滴、易到、星星打车、首约、神州、AA租车、曹操等网约车平台开展了调查,对平台向无证车辆、无证司机违规派单等违章行为共立案查处240宗,其中立案查处滴滴平台违章208宗。

此外,广州市交通部门在路检路查中,将无证网约车司机、无证网约车车辆作为重点整治对象,每周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关注客运站场、机场、商圈、地铁口等网约车违章行为多发区域,并积极协调公安交警、区属地交通等有关部门,对群众投诉较多区域开展有针对性打击。今年以来,市交通部门共查处网约车违章778宗,同比增长263.6%。

网约车平台拒绝配合调查将被立案处罚

据通报,在广州市交通部门的调查取证过程中,滴滴公司曾多次以需要向总部申请为由拒绝、拖延提供车辆、订单等数据信息;在签收执法文书时也多次以“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等理由搪塞并拒绝签收;对于已经生效的处罚决定,滴滴公司也不按期缴纳罚款。

对于滴滴平台在调查取证、签收执法文书、执行处罚决定等方面存在不配合执法监管的行为,广州市交通部门一方面依法以“不配合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调取查阅相关数据信息”为由立案处理;另一方面通过联合行业管理部门约谈公司负责人,要求其配合处罚文书签收工作。

据了解,目前,滴滴平台已有29宗违章案件将到强制执行期,若滴滴平台仍拒不执行处罚决定,待法定期限届满后,市交通部门将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顺风车下架期间以顺风车名义非法营运,最高罚款10万

据了解,为进一步规范市场营运秩序,合理厘清非法营运行为与拼车、顺风车的界定,广州市制订了《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公安局关于查处道路客运非法营运行为涉及私人小客车合乘认定问题的意见》,按照鼓励和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行为的原则,明确了合乘出行的内涵和具体认定标准,对以合乘名义从事或变相从事非法营运活动的,将依法予以查处。

根据该《意见》,合乘出行者须通过互联网方式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并且符合实名注册、车辆取得本市号牌、全天不超过两次合乘出行等规定。在目前滴滴平台下线顺风车业务期间,若以滴滴顺风车名义从事旅客运输的行为,将涉嫌非法营运,依照《道路运输条例》将被处以3万-10万元不等罚款。

近年来,广州市交通部门多次通过约谈、走访等方式,督促开展合乘业务的平台公司,依法依规开展业务,不得以“顺风车”名义变相从事非法营运行为,并将相关数据库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同时,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严厉查处非法营运行为。今年,市交通部门查处42宗以“顺风车”名义变相从事非法营运行为。

广州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约车服务的迅速发展给市民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出行选择。但依法依规经营,严守安全底线,落实承运人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是任何网约车平台经营、发展的前提。市交通部门重申,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共享经济也不是违规经营的灰色地带,对于网约车市场存在的违规行为,市交通部门将继续保持高压整治。

【记者】余秋亮

【通讯员】交通宣

【校对】符如瑜

编辑 李欣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