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十大文化名片】看好心湖由来,探索冼夫人"好心精神"

茂名发布
+ 订阅

茂小布说

日前,“茂名十大文化名片”揭晓,好心湖、冼夫人、茂名石化、电白沉香、信宜玉雕、古荔贡园、化橘红、茂名年例、潘茂名、浪漫海岸闪亮登场。这是我市首次举行文化名片评选活动,以“挖掘文化精髓,发现茂名之美”为主题,旨在搜寻真正能够体现茂名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文化品牌,让其成为世界认识茂名、了解茂名的窗口,同时激发茂名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茂名日报对“茂名十大文化名片”的由来以及如何传承等进行宣传推广,助力“滨海绿城、好心茂名”的城市品牌创建。敬请读者垂注。

好心湖

“好心湖隐藏着茂名的城市根脉,承载着茂名的城市记忆,体现了茂名的发展理念,弘扬了茂名的城市精神,它获选'茂名十大文化名片'实至名归。”在“茂名十大文化名片”评选中,好心湖以最高票入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少莲在点评中谈到好心湖时,给予极高的评价。

茂名日报记者 甘杨松 摄

好心湖的由来

茂名被誉为南方油城,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扬名,而我们这座南方油城的发祥地就在露天矿。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部署下,1958年,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矿山在茂名破土动工,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和民工组成建设大军,汇集在露天矿,和茂名人民一起挖矿、取宝、炼石油,在这里真实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在我国石油紧缺的年代,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为国家甩掉“贫油国”帽子和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也记录着建设者为新中国经济奉献的无限荣光。

但这也是一片命运多舛的土地,由于各种原因,经过半个世纪的演变,昔日的沧海桑田,在承载茂名悠久矿业文化、辉煌历史的同时,也一度成为城市的一道“伤疤”:矿坑深不见底,垃圾如山,灰尘百丈。

茂名日报记者 丘立贺 摄

2013年迎来露天矿涅槃重生。这一年,市委市政府毅然决定,关停矿区所有污染企业,带领大家把露天矿打造成生态公园,把绿水青山还给人民,通过“引水、种树、建馆、修路”,把高州水库、鉴江的水引进了矿坑,让矿坑蜕变成为美丽的矿湖,同时对解决周边约8800亩农田灌溉和有效改变小东江流域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融合冼夫人“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的精神,在2017年6月,市政府正式将该湖命名为“好心湖”。

生态之湖传承城市文化

好心湖位于茂名西北角的露天矿生态公园,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1.5公里,面积比杭州西湖还要大,从高空俯瞰,像一只巨人瞳孔,又像一个巨大脚印,神秘而又美丽,充满着诗情画意。好心湖水青蓝相间,碧波荡漾,一边像一块蓝宝石,另一边像一块绿翡翠,最深的地方达到100米,颜色由浅至深,富有层次感。湖的周边种满了各种花木,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四时之景皆有不同。漫步湖边,又闻鸟语花香,又见白鹭成行,景致唯美,又被人们称为城市边的“九寨沟”和“马尔代夫”。如今的好心湖美得让茂名骄傲,“绿水青山着粉黛,七彩霞光映木桩,待得芳华初成时,比肩西子最难将。”用于形容它最恰当不过了。

好心湖的美,不仅于它的外貌,更于它的文化积淀。它承载着城市记忆和矿业历史文化,是典型的工矿业遗迹,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生产、经济等方面的多重属性,极具科普价值。在工业遗址区,你可以亲身感受油页岩,想象当时建设者在这里为祖国经济热火朝天奋斗的景象。而在公园里,茂名依托矿区废弃厂房,就地取材,正在修建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集展览、科普、藏品收集等多功能,总建筑面积为9021平方米,项目落成之后的博物馆将成为一个传承茂名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平台。

目前露天矿已经改造成集工业特色糅合山水园林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生态公园,公园水上运动区、城市休闲区、婚庆文化区、工业遗址区、生态农业区等功能区块初具规模,成为了人们休闲活动兼具文化、旅游、休闲与度假多功能于一体的好去处。公园于2017年11月21日获批国家矿山公园资格,正朝着“国家5A级风景区”的建设目标迈进。

(文/茂名日报记者 张彩霞 通讯员 林诚)

冼夫人

“学习冼夫人,唯用一好心”。2014年,“冼夫人信俗”正式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冼夫人信俗是源于人们对冼夫人的敬仰而逐渐形成的民间信仰习俗。今年,经历初评、网络投票、复评以及终评后,茂名“十大文化名片”正式揭晓,“冼夫人”脱颖而出。她的入选众望所归,是茂名“好心精神”的一次闪亮展示。

冼夫人像

“我对冼夫人这个名片感受特别深。今天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型转型的时期,将冼夫人这个卓越的人物深入挖掘、整理、攀谈和广为传颂,这是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小鲁认为,“茂名十大文化名片”评选活动让人们认识到粤西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品味,是粤西文化的一次张扬、展示和提升,也提高了茂名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同时,这次活动也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主题落实到位。

探秘“冼夫人”

冼夫人,又称冼太夫人,岭南圣母。公元约522年出生于广东高凉郡山兜丁村,卒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保证了社会的和平稳定,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岭南地区6世纪越族地区杰出的政治领袖。先被南陈封赐为中郎将、石龙太夫人,后被隋文帝封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去世后被朝廷谥为诚敬夫人。历代朝廷也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当地数州黎民百姓,为感激她平定叛乱,保护百姓安宁,都尊称她为“岭南圣母”。周恩来总理称赞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后来,人们对冼夫人的敬仰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信仰习俗——冼夫人信俗,这是以信奉和弘扬冼夫人的爱国、爱民、立德为核心,以冼太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由祭祀仪式、日常生活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2014年,“冼夫人信俗”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茂名地区的冼太庙也超过200座。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戴国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茂名是冼夫人故里,冼夫人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俚人文化的光辉代表,是岭南本土文化的精髓,其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穿越了时空,增添了茂名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冼太夫人故里景区

探索“好心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冼夫人在其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价值,概括起来就是她对自己平生所作所为总结出的五字真言:“唯用一好心。”“好心精神”的灵魂是爱国爱民、民族团结。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的精神,体现的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好心”,是爱国之心、爱民之心,是社会和谐之心、民族团结之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好心精神”在茂名代代相传,涌现了一批批“好心茂名人”“好心茂名家庭”等典型事迹:热心肠的百岁老人黄仕森、弘扬慈孝文化的使者张新尊、小家装着大爱的林美丽家庭、小区里的模范之家蔡栋荣家庭……这些好人好事“好心精神”,点点滴滴,导人向善,催人奋进,是茂名人最好的精神食粮,是给予新时代和谐社会的最好滋养。

“在‘好心精神’的感召下,茂名人要更努力地去推广和宣传好心茂名的形象,不仅要保护好冼夫人的文物古迹,还要挖掘、收集和整理好冼夫人的民间故事、传说、音乐、舞蹈等各方面文化以及历史资料。”副研究馆员、原高州市文化馆副馆长周泽明认为,冼夫人成为茂名“十大文化名片”,体现着好心茂名正沿着冼夫人的“好心精神”继续弘扬下去,打造好心之城的茂名。

一句“唯用一好心”的朴素表白,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茂名通过弘扬“好心精神”,打造“好心文化”品牌,顺应了时代潮流,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强烈的思想道德共鸣,营造了风清气正、心齐劲足、健康向上的城市发展局面,也充分展示了城市的内在精神魅力。探索弘扬“好心精神”的有效路径,就是让点点滴滴的善行义举汇聚成推动茂名振兴发展的强劲动能,让好心茂名成为企业投资、创新创业、观光旅游的一方热土。

(文/茂名日报记者 邓海菲)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詹翔闵

值班总监:黄策

来源:茂名日报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