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药】“银柴胡”比“柴胡”只多一字,用法却大有差别!你知道吗?

胡世云
+ 订阅

  上期药材

  

  上面这两味中药是什么,你猜出来了吗?没错,它们分别就是柴胡和银柴胡!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吧。

  药材对比

  柴胡

  银柴胡

  原植物

  饮片图

  来源

  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按性状不同,前者习称“北柴胡”,后者称“南柴胡”。

  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

  北柴胡 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  ,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 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本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别名

  地熏、茈胡、山菜

  银胡、山菜根、牛肚根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甘,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

  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清虚热,除疳积

  主治

  1 表证发热及少阳证。

  2 肝郁气滞。

  3 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4 疟疾寒热。

  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

  应用

  治疗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

  煎服3-9克。解表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

  煎服,3-9克。

  柴胡的传说故事

  据传,在古代有一个胡进士,家里雇佣了一个叫郑阿三的长工,一天,郑阿三病了。只见他时而高热不退,时而寒冷颤抖不已。胡进士怕阿三的病传染给家人,叫他带上工钱火速远离这个村寨。郑阿三离开胡家,一路向东边走去。走到一片茫茫水湖边,只觉得天旋地转,倒在草丛中动弹不得了。郑阿三醒后感到口渴就喝湖水,饥饿无法忍受就口嚼草叶、草根充饥,说也奇怪,十天半月过去了,郑阿三的寒热病竟神奇的不药而愈。

  康复了的阿三,又回到胡家。此时,胡家少爷正患着与阿三同样的病,众医诊治,仍无良策,寒热交加难以控制。胡进士见到阿三,十分惊奇地询问,是何方神医神药把你的病治好的?阿三慢慢把经过叙述了一遍,胡进士就命阿三去湖边采回救命的“神草”来给少爷治病。

  阿三再次来到逃命的湖边,见到长势茂盛似如细竹叶的草就抡了一大包带回去。不几日,胡少爷吃过草药寒热病也同样痊愈了。这时郑阿三名声大起,人们叫他“郑草药”求他草药的也不少。原来湖边的这种草附近村民用来当柴烧,人们为了纪念此草治疗胡少爷有功,干脆取名为“柴胡”。

  银柴胡的故事

  柴胡和银柴胡均有祛邪退热的功能。但是在古代,柴胡和银柴胡并没有区分,而是混淆用的。

  直到有一次,有一个叫刘翰的商人,他经过银州,听说银州这里盛产柴胡,家乡的柴胡又紧缺,于是就买了很多柴胡回去了。

  正当他生意红火的时候,村里的张老五把他告到了衙门。原来,张五因为发热,去药店抓药,可是不巧,药店里的柴胡缺药了,于是想到了刘翰的柴胡。奇怪的是,连服用了好几天的药,病情也不见好转。后来,买了一些本地的柴胡,喝了药后,药到病除。

  正在这时,张老四来到衙门,说是要感谢刘翰。原来张老四,长期发热,吃了不少本地的柴胡都不见好,前些日子,听说商人在外地购进了一些好的柴胡,就买了试试,没想到,试了之后,发现这药效果真的是好,身体一天天在好转。

  这两个柴胡,虽然外貌相似,并且也都有退热的功能,但是刘翰从银州购进的柴胡根是白色的,这种柴胡善于清虚热,除疳热,而本地柴胡却长于解表退热。张老五新病,感受了表邪而导致的发热,所以用刘翰的柴胡效果不好,而用本地的柴胡效果很好。张老四是久病,阴虚发热,所以用本地的柴胡效果不好,而用刘翰的柴胡却有奇效。

  后来人们就把刘翰的“柴胡”称为“银柴胡”了。

  下期药材

  

  下面这两味中药是什么,你能看出来吗?如果你猜到了,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胡世云主任你的答案哦。一起开动脑筋吧!

  欢迎留言识药

  答案下期揭晓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三思 | 排版:阿志

  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说中医」特辑,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收听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