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业绩下滑,百丽入股“73Hours”转做奢侈品?

南方+ 记者

在入股时装品牌intial后,百丽又控股了轻奢女鞋设计品牌73Hours。

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丽”)近日与女鞋品牌73Hours签署收购协议,百丽国际将成为73Hours控股股东,但交易金额并未透露。73Hours定位为轻奢女鞋,在业内人士看来,百丽此番对其进行收购是调整步伐的其中一环。

73Hours可以弥补百丽产品线上的空缺,而百丽的全产业链、后台仓储物流等,则是73Hours继续扩张所需要的。

收购女鞋品牌73Hours

成立于2015年的73Hours以法国浪漫设计为特色,女鞋基本以高跟为主,优雅、精致、公主风是73Hours给人的印象,目标人群是消费能力较高的白领,价位在1000元-1500元左右。

对于这一轻奢女鞋品牌,有不少白领愿意埋单,广州的冯女士就是该品牌的忠实“粉丝”,“主要是款式非常高档,而且高跟鞋是很难挑的,这个牌子入手了3鞋都不会磨脚,外观和质量都有大牌水准。”但冯女士也表示73Hours的价位偏高,不过仍在接受范围之内。据了解,73Hours北京汉光店2017年营业额单店突破一千万元。

2018年上半年,73Hours线上线下营业额已经接近去年的全年营业额,预计2018年底开店数量会达到30家,且全年线下实体店铺营业额增速达到200%。并且73Hours在电商渠道的成绩也非常亮眼,目前线上线下销售各占一半,今年前8个月销售额已接近去年全年;预计今年底实体店将达到30家。目前,73Hours已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十个一二线城市的主流购物中心开设了19家线下门店和专柜。

对于这次收购,百丽国际集团CEO盛百椒表示,公司一直在探索拓宽集团业务边界,进入未覆盖的相关细分领域,此次携手73Hours,将开启集团的轻奢时尚业务,73Hours也将借助百丽国际的全产业链平台和行业运营经验加速业务拓展。

收购完成后,73Hours将保持品牌独立运营,现任团队也将留任。73Hours创始人表示,百丽国际的全产业链、后台仓储物流等,是73Hours继续扩张所需要的,百丽国际的运营实力、行业经验都将为73Hours提供巨大的发展助力。

战略合作丰富品牌矩阵

百丽集团于2017年7月退市,创下了国内史上金额最高的私有化记录,以531亿港元被由高瓴集团牵头、鼎晖投资及百丽国际执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组成的财团收购。此前就有业内人士指出,百丽的症结在于,虽然有很多品牌,但是无论从年龄层、风格来看都没有太大的分别,众多的品牌没有形成区隔。这导致百丽的消费者逐渐流失,转而去消费小众或者更加个性化的品牌。

自2007年上市以来,百丽集团大力收购及自创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矩阵。旗下鞋类业务的自有品牌包括了Belle、Teenmix、Tata、Staccato、Millies、Joy&Peace等14个品牌。代理品牌主要包括 Bata、CAT、Clarks、Hush Puppies等,占据了女士鞋类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这些品牌多数是走大众路线,在广州正佳广场二楼的百丽品牌集合店百丽MAP里,囊括Belle、Tata、Staccato、Millies、Joy&Peace等品牌,打折是长期的促销措施,价位一般在500元-800之间。

与走大众风格的百丽国际原先的消费人群区别开来,73Hours 25-29岁的客户占比超四成,而年轻消费者正是百丽急需要拉拢回来的。

业绩有所回暖

从2014年开始,“鞋王”开始陨落,打折和关店成为成为关键词。

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2年期间,百丽门店每年净增量都在1500-2000家;2013年,百丽的开店速度开始放缓,到了2014年,百丽的“疯狂开店”戛然而止,2015财年百丽的净利润出现首次下滑,跌幅超过了38%,2015-2016财年,百丽的关店数量达到366家。

在2016年,百丽在其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发布了转型计划,调整定价、对线下鞋类店铺做减法,加强线上渠道销库存的能力。

2017年年中,“鞋王”百丽宣布私有化,高瓴集团入主。高瓴资本张磊也曾对外明确表示,高瓴资本收购了百丽以后,重新审视这家传统企业,用互联网思维的形式思考可以帮助它做什么,高瓴希望把百丽打造成一家零售基础服务提供商,在新零售业务上发力。

2018年,百丽在新零售上做了不少尝试,包括Tata开出的快闪店,3月份开始运行鞋履定制微信平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脚型数据定制鞋子,准备建设智慧门店……在一系列措施下,百丽虽然未能回到巅峰,但业绩已经有所回暖。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女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在2018年第一季度女鞋行业销售额排行榜中,销售额最高的是足力健,达到8785万元;卓诗尼排在第二位,销售额为8140万元;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骆驼和CHARLES&KEITH的销售额分别为8128万元和7485万元,达芙妮的销售额为7085万元,回力、百丽、热风、人本、红蜻蜓的销售额均在5500万-6500万元之间。

2018年一季度,从百丽客单价的变化情况来看,上涨了269%,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分析,百丽退市是以退为进,是在市场被迫转型期间所做的主动选择,在艰难的线下零售大环境下,通过私有化来调整企业的发展步伐,重新规划企业未来。从2018年一季度百丽女鞋单价的变动,似乎可以看出百丽的调整步伐。

【南方+记者】彭颖

编辑 李劼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