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昨天,紫金县龙窝镇嶂下村首届田园文化节隆重举行,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郑小阳,紫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志勇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活动现场是
这样的
热闹
场景
好比过年
观龙舞
赏戏曲
热闹非凡
活动现场,村里村外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景象,锣鼓喧天、彩旗飘飘,来自县内外各地的人们相聚于风景秀丽的嶂下村,观龙舞、赏戏曲,表彰文明、助力学子,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活动对嶂下村“十星级文明户”进行了表彰,一批学子受到爱心捐助。紫金通过举办嶂下首届田园文化节,旨在让广大群众走进传统民俗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魅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当天上午,举行了盛大的巡游活动,龙舞、狮舞、木偶戏、纸马舞、春牛舞、花朝戏等非遗项目进行了精彩展演。据了解,嶂下村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蔚起,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蒲米制作技艺,市级、县级非遗项目有客家山歌、纸马舞、龙舞、狮舞等。文化名人有诗人黄迁、花朝戏著名演员黄桂亮等,现代嶂下村更是人文荟萃。自古流传的田园节是嶂下村最隆重的节日,热闹非凡,充分体现了感恩、敬贺、祥和的人文精神。
此次活动,还举行了省级非遗项目蒲米制作技艺的授牌仪式。据了解,嶂下村已成立了蒲米传承制作中心,并注册了商标,以期用现代化管理标准,推广发扬非遗技艺、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据该村蒲米传承人黄准多介绍,蒲米制作是嶂下村世代相传的技艺,具有较大的区域影响力。当前许多客家人仍保持食用蒲米的习俗,紫金县有许多人制作、经营蒲米。蒲米制作技艺去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七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风头盖过 “紫金三宝”。
许多外出乡贤从外地特意赶回来参加田园节。河源市永安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黄增灼表示,此次活动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一个与乡亲们联络沟通感情,共商乡村振兴、加快嶂下村建设的机会,作为外出乡贤,他愿意参与家乡建设,建设美好家园。
据了解,紫金县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传承保护客家农耕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使民风向善向上,实现农村善治。在乡村积极传承和延续优秀传统、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传递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正能量,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民村风得到极大改善,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外出乡贤在精准扶贫、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乡村基础设施等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乡村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来源 | 紫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