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在广州荔湾区龙溪中路中铁国际城旁,中国教科院荔湾实验学校(简称 “荔湾实验学校 ”)已经建成,这个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校园将在9月迎来首批约200名新生。
今年9月,广州还有很多学生将共享教育资源供给扩大的福利。教育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是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2018年广州市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扩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资源供给工作进展如何?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广州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增幼儿园学位1.1万个,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标准;新增中小学校基础教育学位7.8万个。
今年下半年,广州将继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完成增加13万个中小学学位的目标;全面实施广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积极应对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学位的刚性需求,各区以镇、街为单位开展学位需求预测,“一区一策” 提出符合本区实际的增加学位供给的措施。
新增幼儿园学位1.1万个
5月4日,2018年广州市花都区公办幼儿园招生办法的正式发布让不少家长的幸福感倍增。今年花都区新开办8所公办幼儿园,共有22所公办幼儿园参加电脑派位,比去年增加了9所,共提供学位2050个,同比新增电脑派位学位数850个,极大地扩充了花都区公益普惠学前教育学位数。
花都区是广州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广州已新增幼儿园学位1.1万个。
为满足“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入园需求,今年1月,广州正式出台《广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7—2020年)》,并周密部署推进,明确了有关市直部门和各区重点任务,指导各区开展本区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编制工作。
在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方面,广州加大对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会同财政局印发了《广州市幼儿园生均定额补助实施办法(修订)》,调整了幼儿园生均定额补助标准。
为发展公办幼儿园,对新建 、回收、改扩建的公办幼儿园的新增班数,广州市区财政给予每班30万元一次性补充资金。今年上半年,广州1821所幼儿园提供学位53.6万个,其中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40.9万个,占比76%。
同时,广州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保教人员持证率和待遇水平。2018年将公办性质的集体办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标准按培养成本从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每生每年3555元,并首次调整了生均定额补助的使用方向,50%可用于补助幼儿园非编教职工津贴。
下半年,广州将全面实施广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同时,推进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的普惠性服务。
新增中小学学位7.8万个
今年9月,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荔湾区合作共建的九年制公办学校——中国教科院荔湾实验学校将正式开学。荔湾实验学校将借助国家教科院的先天优势办学,这让不少家长倍加期待。据介绍,荔湾实验学校为公办九年制学校,占地 48000 平方米,共设计 72 个教学班,其中小学、初中各 36 个班。
今年初,广州在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育资源供给上定下了一系列“小目标”:完成163所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提升项目;再建10所市级示范性高中;完成37个校园微改造试点项目;年度新增约13万个公办中小学学位。
一年过半,广州今年年度新增约13万个公办中小学学位的目标也已完成过半。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广州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已新增中小学校基础教育学位7.8万个。
按照市区联合推动、软硬件同步推进、初高中统筹发展、其他普通高中建设同步加强的原则,广州新认定了13所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并首次将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纳入提前批招生。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双示范”协同发展,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水平,推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作为广东发展的先行地,广州来穗人员数量已超过户籍人口数量。满足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对教育的需求,成为广州推进教育普惠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广州将把符合条件的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含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起始年级的比例提高到60%。
以广州的外来人口大区白云区为例,白云区来穗局数据显示,2018年收到积分入学申请4169人,通过审核的实际申请2684人,通过审核的申请人数比往年增加49%。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白云区积分入学增加了“第三批”的补录批次。列入积分制入学名单但在第一、第二批均未被录取的随迁子女、列入积分制入学名单但因疾病等特殊原因逾期未填报志愿的随迁子女,可根据公办学校或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的学位剩余情况,决定是否参加剩余的公办学校或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学位补录统筹分配。
下半年,广州将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广州将继续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163所,新增学位13万个的目标。”广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还将继续推进互联网+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推行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围城区和农村地区覆盖。广州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在全市层面的扩增和再配置,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亮点工作
集团化办学 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
今年3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正式托管增城实验中学,8年级1班学生郭君鸣深刻感受到“名校托管”带来的改变。“我的学习行为习惯更好了,我们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他说。
近年来,广州市、区两级都在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基础教育实现均衡优质发展。通过直接建校、委托管理、合作帮扶等形式,广州以优质品牌学校为龙头组建办学集团,带动区域内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
去年12月,广州成立广雅、执信、二中、广州实验首批4个市属教育集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参与办学的广州实验教育集团横空出世,将在6区办幼儿园、小学、中学,打造广州的实验教育体系。
广州市教研院院长方晓波介绍说,广州市教研院办学充分体现“三个结合”:办学与办院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结合,基础教学研究与应用教学相结合。
今年3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在从化区温泉镇桃园中学举行了广州实验教育集团从化温泉教育集群成员学校挂牌仪式,从化区温泉镇的6所区属公办小学和2所区属公办初中学校纳入从化温泉教育集群,建立市、区、校三位一体的学科教学平台,同时遴选数所市区优质学校加盟,形成“6+2+N”项目。
在学科调研的基础上,“6+2+N”项目选定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作为集群龙头学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6+2+N”项目学校可以实现同步课堂、同步练习、同步测试,推进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延伸,使温泉教育集群逐步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当地教育资源优化升级。
为进一步加大市属优质教育资源向非中心城区辐射延伸力度,今年5月,广州市成立第二批市属教育集团,分别以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为核心,每个集团带动若干所学校发展。
目前,广州已实现市属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全覆盖,使每个区都至少有1个市属教育集团在当地办学。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三批市属教育集团也在筹划准备当中,其中包括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州协和中学、广东华侨中学三个教育集团,将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名校。
1.对广州今年上半年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的工作,您打多少分?2.对于广州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您最期待什么?3.对于广州扩大中小学教育资源供给,您最期待什么? 提交
【记者】马立敏
【校对】叶剑华
【实习生】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