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八月,很多养蟹塘口已经光塘,浑水,蓝藻成灾……
很多蟹农很是灰心,问我:6月底,我塘水清草好,一个7月,基本废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7月份,养蟹者说技术团队,跨越螃蟹主产区6省市,行程15000公里,走访近千户养殖塘口,经过大量实际塘口对比,发现问题还是出在水体调控与沉水植物的养护管理技术上。
今天我重点说说,夏季中高温到底需要怎么样的调水实用办法与控草技术。
其实,一个正常的养殖塘口,要实现的目标,通俗地说:就是水清草好。用专业术语解释,就是构筑一个水体环境可自净功能的良好生态。
什么叫自净功能?
▼
就是能完成碳源排放→氮基消化→有氧运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产氧,这个碳循环。那么,在大闸蟹养殖水体中,这样一个水体环境的平衡链条,收支就两平衡了。
在水环境自净平衡体系中,有哪些条件失衡,会产生水环境失衡呢?
一、水体中藻相不平衡;
二、水体中沉水植物丧失;
三、水体中养殖动物超限;
四、水体中浮游生物过量;
今天重点讲一讲
塘口夏季浮游生物过多
对养殖水体会造成的危害
▼
我们在处理水体中浮游生物时,又会出现什么样的误区,以及高温时期为什么要杀虫(实际就是要通过药品控制水体中过量生物,控制水生昆虫对沉水植物的危害,管控水体造氧,碳循环双平衡;减少氧耗,碳基代谢废物对水体的影响,最大限度,为大闸蟹创造良好栖息环境)。
但是,很多养殖户,虽然能明白,杀虫,控制浮游生物的必要性,还是会走入误区。下面的误区,笔者总结的结果:
(1)塘口杀虫及处理浮游生物要杀死、杀完,杀干净
无论春夏高温,有的养殖户,每次杀虫都坚持把虫杀死、杀完,大有赶尽杀决之势,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一般杀虫剂只要能达到让其丧失繁殖力和对沉水植物植株的危害能力即可。所有杀虫剂在使用同时或多或少的会对植物及养殖动物都会产生毒害作用,特别是大闸蟹幼龄2壳前期,高峰蜕壳期,过于追求杀死、杀完,往往会造成药害。
(2)无论什么时间点只要见塘口内虫就杀
塘口内的杀虫,控制浮游生物时间点有严格的要求与指标。a春季以植物芽叶为食的水生昆虫是必须灭杀的,水体大量轮虫,沙虫,摇蚊幼虫的过度繁殖,会消耗水体里大量营养盐和氧气,也是必须清理的。但是,必须经检查后,发现虫,浮游生物的数量达到危害阈值,会对沉水植物或水体产生危害影响时,才需要杀虫,否则,可以不予考虑。
药完虫子后有轮叶黑藻的塘口
(3)很多养殖户迷信杀虫,抑制浮游生物的特效药
其实,越是水产特效药,越会对沉水植物危害的危害越大,产生抗药性就强,效果会越来越差。选择杀虫剂只要能达成控制虫对植物体的危害即可,不必被某些新概念药品所忽悠。
(4)不区分用药意途,跟风滥用杀虫药
大闸蟹是甲壳类水生动物,对很多农业昆虫杀虫药敏感,目前渔药市场打着水体调节剂,非药品的杀虫药比比皆是,实际上以上药品,是用农药复配的,以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为主,标注成植物提取成份。迷惑养殖户,如果养殖户在使用杀虫药时,不能对症下药,滥用杀虫药,经常是当发现无效时,塘口已经出现大问题,沉水植物已损失大半,或者根本不能逆转。
(5)塘口只注意沉水植物的成虫危害,忽视水虫,浮游生物的虫卵期用药
有的养殖户只注意杀死成虫,忽视虫卵孵化期用药,在虫类产卵期,没有做好当虫卵大量孵化时的应对预防用药措施。
(6)塘口长期单一化使用单一杀虫剂
塘口长期使用单一杀虫剂,会使水生虫体产生抗药性,在用药过程中,最好能有几种成份不同的杀虫剂交替配合使用,比如:轮叶黑藻,苦草,水体浮游生物,对不同的植物针对性药物,苦参碱,枫叶碱,苦楝碱,甲维盐,腈肟磷复合药等制剂。
(7)很多养殖户随意加大杀虫药品使用剂量
造成对养殖动物的不可逆伤害。因为不按照说明剂量用药,会增加虫体抗药性,且很容易造成药害。很多杀虫药的药性与PH,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便加大用量会造成塘口养殖生物的大量中毒反应。
(8)塘口杀虫后,很多养殖户立即检查,查找虫体有没有死亡来判断杀虫药有没有效
其实这就是误区。目前,副作用小的杀虫剂,控制浮游生物药,都以植物提浸成份为主,以麻痹浮游生物,虫类神经为主,胃触杀为辅,很多药剂要在2~3天后虫体才会逐渐死去脱落,一般3天后才看到确切效果,检查药效的最有效办法为:用药24小时后,下风口看虫体有没有增多,一般情况下,虫类会附着在草区,如果下风口虫类明显增多,说明药效很直接。
以上对养殖大闸蟹塘口的关于不同时间点,控虫,控制浮游生物的调水办法和认知,仅代表养蟹者说技术团队的一家之言,希望更多的养殖户能一起分享你成功的经验,为养殖基础知识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理论,实践经验。
例牌声明:本文所提产品均与本平台无任何利益关系,为原文作者案例分享需要,仅供参考。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
点击“大拇指”,让我知道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转载声明 xiehangjia-ncbd
来源:养蟹者说,作者:老潘,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本平台经授权转发。
投稿、爆料请联系小编:Young-fight。
深耕河蟹产业
对于各种养殖投入品来说,养殖面积广阔的河蟹产业,更是值得期待的蓝海。以国内河蟹产量排名前两位的江苏、湖北为例,总共养殖面积约450万亩,动保市场容量超过10亿元,饲料覆盖率仅20%左右,还有至少40万吨的开发市场,是一个具有非常潜力的市场。在国内,嘉吉、恒兴、天邦、正大、海大、澳华、通威、粤海、上海一新、江苏好润、金康达、展翔、正邦、邦基、淮大江、大北农、利洋、卓越、绿百多、水世纪、渔状元、华扬、科杨、渔经、安进、康洁等企业已经在这一板块蓄力、布局,在河蟹消费火爆的今天,河蟹料的竞争已悄然进行着……
武汉华扬
安进水产
江苏好润
北京水世纪
浙江澳凌
绿百多
嘉吉水产
大北农神爽水产
渔美康
奥可信
无锡华诺威
恒兴
上海泰缘
无锡中意
上海邦嘉
欢迎举荐(联系小编:Young-fight)
《农财宝典》-小龙虾通
将在8-9月派出精锐采编团队
分别远赴湖北、湖南等小龙虾主养区
走访虾王,解密虾王养虾之道
来约来约
2018年9月底
召开2018中国虾王大会
汇聚小龙虾精英论坛
聚焦500亩以上养殖面积大型养户
旨在为困境中的中国小龙虾养殖业
摸索新模式
搜寻各地小龙虾养殖精英
集合专家、企业、流通商等行业人士
对防治虾病技术手段进行交流和碰撞
戳原文,掌握更多蟹蟹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