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学霸名片
姓 名:卢瑞弘
毕业学校:汕头市飞厦中学、金山中学
高考分数:全省理科前20名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特长爱好:下棋 阅读 睡觉
座 右 铭:举头三尺有神明
丨学霸故事
卢瑞弘:走“寻常路”的不寻常学霸
2018年6月24日15时30分,汕头金山中学高三学生卢瑞弘接到来自清华北大广东招生组老师的电话,被询问兴趣爱好和心仪专业。这意味着,他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接到电话后,卢瑞弘抑制不住喜悦之情,第一时间和父母、老师分享了好消息。这一晚,卢瑞弘度过了一个欣喜又忐忑的不眠之夜,十分期待次日的高考放榜。
第二天11时50分,卢瑞弘的手机收到了一则来自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短信,没有成绩,只有告知成绩排位前20名。
至此,一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相信惊喜的降临。
“当时高考结束,我觉得属于正常发挥的一次考试,但从未曾想过会超常发挥,考进全省前20名!”卢瑞弘说,高考成绩虽然不代表一切,也算人生的一次大考。现在终于不用忐忑不安了。
收放自如,keep住最佳学习状态
在卢家伟姚秀英眼中,卢瑞弘从小到大都比较乖,不调皮,学习方面很自觉,也不怎么需要家长操心。
“我们的教育理念可能有点跟现在格格不入,孩子考好我们也不会特别给奖励,我常常跟他说,读书就和工作一样,是你当下必须做的,你读好读坏是自己的事。”卢家伟说。
采访过程中,卢瑞弘显得有些内向。“你们别看还是比较内向,玩起来挺疯的。”卢家伟说,他从小就跟儿子说,该学习的时候就要认真学,该玩的时候就拼命玩。
卢瑞弘学习之余的一大兴趣,就是玩电脑游戏,但他总能将学习与游戏分得十分清楚,在完成的作业完成后,才会玩。
姚秀英还记得,在小学热衷玩QQ游戏的时候,她还曾放心地给孩子充值Q币,“因为他总能够很快能够静下心学习,我们不担心他会沉迷网络”。
高中时期,卢瑞弘也基本不带手机去学校,周末在家则手机不离手,可谓是“收放自如”。
一直“不需要家长担心”的卢瑞弘,在成长过程中也成发生过被老师“请家长”事件,这也是他从小到大唯一一次被请家长。
姚秀英回忆,卢瑞弘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回家支支吾吾地说老师要求家长打电话。
“原来他那段时间经常玩游戏,连续两次考试只考了94分,所以老师要求向家长了解情况。”姚秀英十分庆幸儿子从小到大都能碰上十分负责任的老师,也由于这一次经历,卢瑞弘规划并形成了周一到周四不玩电脑、周五放学后一丢下书包就玩电脑的自律习惯。
卢家伟回忆,初二的时候,卢瑞弘曾代表学校参加全省中学生计算机比赛,因此耽搁了许多作业。回到家后,由于第二天就要上学,卢瑞弘一直赶落下的作业,直到凌晨4时许。
“我们一直跟他说,那就向学校解释一下,但他执意要完成作业。”卢家伟说,这件事之后,他再也不担心儿子的学业。
卢瑞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霸,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升初考试,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上了当时的重点初中飞厦中学。中考高考,他又取得优异成绩。
在姚秀英看来,卢瑞弘高三这年过得比初三还轻松。在金中住宿,学校规定10点半熄灯,卢瑞弘从来不“开夜车”学习,坚持在夜自修的时候都会高效率学习,保持充足的睡眠质量。
在高三这一年,很多考生都面临着寒假春节这个巨大的“诱惑”,很多人都是在春节的时候玩疯了,导致开学后难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而卢瑞弘则合理安排时间,寒假约一个月,前两个星期在学校留宿,按着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作业套题和试卷。后两个星期,则是尽情享受春节带给人们的喜庆氛围。开学后,在很多同学“心浮浮”的时候,卢瑞弘则经常跑图书馆里静心学习。
卢瑞弘也曾经有过“补课”的经历,而且是补体育。卢家伟说,卢瑞弘虽然成绩好,但就是不爱运动,初三中考前一家子商量之后决定补习体育,最终60分的体育考试卢瑞弘考了54分。
学霸也有曾经迷茫的时候。
卢瑞弘告诉记者,由于一直成绩很好,自己也曾“不可一世”,初二那年被学校选派参加全省中学生计算机比赛,更是让他内心“膨胀”。
但那一次比赛卢瑞弘成绩在团队中垫底,这打破了他一直以来的“自傲”。“原来我也不是神童,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卢瑞弘说,那次之后他调整心态,不再居高自傲。
逛书店、睡觉是一种减压方式
今年,卢瑞弘是金山中学少数几个高考英语口语拿满分的考生。
对英语的爱好起源于什么?
卢瑞弘笑着说,估计是起源于小时候家里台式电脑的键盘。
姚秀英笑着说,卢瑞弘认识东西完全来源于生活道具,喝可乐的吸管也是他用作记英文字母“L”的道具。
或许就是从这时起,一颗爱好英语的种子悄然在他心里种下。
到了初中,这颗种子开始生根发芽。随着英语语法的难度加大,卢瑞弘觉得学语法略枯燥了点,就渐渐爱上了在早读课大声朗读英语课本的习惯。读得多了,很多语法不用解释,单靠语感就可以做题。
到了高中,卢瑞弘遇到了“对他胃口”的英语老师。英语老师会利用课前十分钟放英语歌曲,5分钟听歌,5分钟讲解英文歌词,课后放有趣的英语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原声英语的乐趣。
老师独特的英语教学方法,让卢瑞弘越发喜欢英语,他爱听英文歌曲,爱看美剧,经常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里大声朗读英语。“多听多读多思考,可能就这样慢慢地把英语词汇量积累了起来吧!”卢瑞弘谦虚地说。
平时如何减压?卢瑞弘说,书店在其高中生涯占据了很大的空间,逛书店很快乐,是他的一种放松舒缓的方式。就连班主任张海兵也表示,卢瑞弘“泡馆”的次数让他印象深刻,“几乎我每次去图书馆都能看到他。”
卢瑞弘说,他经常狂书店,也会在网上购书,愣是在当当网上买成了钻石卡会员。卢瑞弘房间的书柜上,积满了许多未开封的图书。上大学前,他再慢慢地把这些书看完。他自认看书类型较杂,语文成绩倒不见得提高,倒是“发白日梦的能力”提高了。
许多人的减压方式是运动,卢瑞弘的减压方式比较特别——睡觉。
“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睡觉,我每天都在努力地睡觉。”卢瑞弘说,周围的同学超级鸡血,起床铃是6点10分,但很多人5点多就起床,宿舍里面最晚起床的就是他,宿舍门基本都是他锁的。但这么喜欢睡觉的人,却在高考前夜失眠,“没办法,考前还是会紧张”。
“导师制”+“培优班”,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
2018年6月27日,高考放榜2天后,卢瑞弘参加了汕头高三毕业生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在早、晚高峰时段协助执勤交警指挥交通。
“卢瑞弘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十分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和学校社团活动。”张海兵介绍,热情开朗的卢瑞弘人缘很好,被同学们称为“宝宝”。
高三以来,卢瑞弘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10名。“他不是天才型的学生,而是非常勤奋好学。”张海兵还记得,在高三第一次大考后,卢瑞弘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便写了一份考试总结请他指导。6页A4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考试分析,用黑色、红色、蓝色、绿色等颜色的笔做标记,一一列明每一科有哪些失误、是什么原因、接下来应该如何改进的情况。
看到考试总结,张海兵有些惊讶:“他的总结非常细致具体,字迹很清秀工整,不知道的都以为是女生的字。”
“作为老师,既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和信心,也要及时为学生提出建议。”张海兵说,看到卢瑞弘计划用较多时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生物科,他用铅笔标注,建议他将时间安排得更合理,不能放松优势学科数学、语文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漏补缺,他在下次考试中考取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他知道自己的长处,也清楚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去调整改进。”张海兵说,在汕头一模中,因为理综“失手”,卢瑞弘考取了高三以来“史上最低”年级第6名的成绩。
张海兵及时与卢瑞弘沟通,针对他理综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小题作答时间过多的问题提出调整意见。
“他的心态非常好,考后注重总结,考前却是‘无所谓’的状态。” 张海兵说,他很乐呵,“没关系啦、随便啦”是他的口头禅。一模“考砸”之后,他面对二模还是一样淡定,“没关系啦,一模已经那么差了,二模不会再差了”。
“佛性”心态的背后是努力的付出,卢瑞弘平时听课、做笔记都非常认真,一遇到不懂的问题便及时和老师讨论。“卢瑞弘很爱思考,经常和我探讨数学题,除了一些常规解法,他也会思考怎么做题更简便。”张海兵说。
和其他学生一样,卢瑞弘在学习上也曾遇到“拦路虎”,曾为语文犯难。为了让优秀学生更优秀,金山中学根据尖子生的弱势科目,为理科成绩年级前20名、文科成绩年级前5名的尖子生配备了一对一的导师,每周为他们进行2-3次辅导,卢瑞弘的导师是语文老师许佳玲。
针对自己语文阅读题薄弱的情况,卢瑞弘经常向导师许佳玲请教并强化训练。有时候许佳玲不在办公室,卢瑞弘便向其他语文老师请教,几乎高三的语文任课老师都认识了他。
除了导师制,金山中学还设有培优班,理科成绩年级前20名、文科成绩年级前5名的尖子生可在晚自修期间自由选择到此交流学习。高三备课组长、尖子生导师还会到培优班跟班,方便学生随时提问。
“卢瑞弘非常注重及时解决学习问题,向多位老师请教、向其他尖子生学习,也让他汲取了更多的经验。”张海兵说。
丨学霸秘笈
好的学习成绩在于“积累”
文/卢瑞弘
语文——“通情达理”
语文的阅读量比较大而且涉及的文本类型比较多样,我的体会是,每天要尽量保持一定的时间学习语文,保证每天一定的题量。对于文言文和古诗,我的经验是两天一练,论述文、文学类阅读以及实用类阅读三天左右一练。
此外,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实打实的积累和总结。积累常见的成语释义、病句类型,总结各类题型的答题思路。作文则应该在多积累的同时多动笔修改练习,锤炼自己的文笔。我在刚上高三的时候把一篇作文反复修改了三次,在过程中收获的经验直接把我的作文从混沌中拯救出来。
我的语文老师强调语文就是“通情达理”。上面所写的是如何做到“达理”,我认为“通情”也是学好语文不可或缺的部分。平时多读些书,多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体味生活,从中学会如何去“悟”,我认为这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英语——兴趣和练习
我认为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在于兴趣。英语终究是一门语言,她是美的,是与古朴庄严的中国文化不同的另一种美。我认为如果能体味到这种美,学起英语会更加轻松愉快。在平时我认为积累和练习是秘诀。积累平时见到的熟词生义,或者是漂亮的表达等等。
至于练习,我的想法也是需要保证每天一定的题量。尤其是完形填空,我个人经验是一天一练,其他的阅读类型也尽量两天一练。平时有时间也需要开口读,慢慢培养起所谓的“语感”。
数学物理——刷题,分析,消化
这是两门比较典型的理科。我的想法是学习这两科需要足够的题量积累。数学在做完题目之后注重对答案的分析,推敲答案的思路然后将其消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刷题”,理解消化答案才是重点。
物理的重点在于模型。在做完题后应该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模型再进行分析,尽量做到把题目中模型的每一个物理过程都分析透彻,我认为这才是物理刷题的意义所在。
化学生物——梳理主线,理解知识点,多看课本
这是两门所谓“偏文科”的理科。主要是因为这两科的知识比较零碎,记起来有点辛苦。我认为学习这两科重点在于梳理和理解。将每门课的主线抓出来,沿着主线梳理各个小知识点,在学习每个小知识点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运用,应该尽量将这个结论背后的原理理解吃透,这样比起单纯的死记硬背要好记一些。此外,多看课本也是学习这两门课的好方法。平时没事多翻翻课本,正文旁栏插图等等都看一下,也是加深记忆的好方法。
【策划】戎明昌
【统筹】陈枫 吴少敏 黄学佳
【记者】余丹 马立敏 叶彤
【摄影】董天健 杨立轩 实习生陈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