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分钟洪水就灌入家中!灾后村庄“泡”在黄泥里,抢修马不停蹄

南方探针
+ 订阅

8月11日,受16号台风影响,信宜市新宝、思贺、平塘、合水等镇发生山洪,多处山体发生滑坡,通信联络一度中断。

信宜市新宝镇的一段桥梁被洪水冲垮了。

8月13日,南方日报记者在信宜新宝、思贺多个受灾镇走访,直击灾后重建工作。记者看到,当地多个村民家因洪水遭到水浸,村民正在清理淤泥,电力、通信尚未完全恢复,不过,灾区群众和救援队伍早已齐心协力投入到复产工作中。

目前,灾后安置和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截至发稿前,除受灾严重的新宝镇、思贺镇等部分行政村仍在紧急抢修外,信宜市大部分受灾村镇已恢复交通、电力和通讯,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洪水过后,一辆三轮车的底部塞满树枝水草。

“短短几分钟,水就把屋子淹了”

8月13日,信宜市大部分地区降雨已停,洪水渐渐退去后的思贺镇大榔村“泡”在一片黄泥中。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村里绝大部分的路面都是厚厚一层淤泥,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全村家家户户门庭大开,村民们拿着铁锹等农具,把家中的泥不断往外清理。路面上挖掘机将村民们清理出来的淤泥清走。

洪水过后的大榔村,村民忙于清理积留屋中的淤泥。

该村卫生站第一分站的门口,一位78岁的阿婆拿着铁锹奋力地往外铲淤泥。该卫生站是由阿婆的儿子梁超荣负责经营,见到记者到来,他第一句就说:“药都没了,全部被水冲走了。”

据梁超荣回忆,11日当天一直在下雨,午后便无人来问诊。下午5时许,门前河水的水位突然上涨,短短几分钟,水就涌入了他的卫生站,同一条街的村户家中也都遭遇水浸。

“前面一条河,房子背后还有一条小溪,两面同时涨水,十分钟左右,水就把屋子淹了,我们全家人赶紧跑到二楼躲避。”他说。

洪水过后,位于信宜市思贺镇的一段道路突然坍陷,形成一个约5米的深坑。

记者在卫生站的墙壁上可以看到洪水淹没留下的印记十分明显,约有1米5高。玻璃柜里的药物则全部被洪水浸泡过,一台中药架上沾满了黄泥,药材全被冲毁。

“当时我还想把药搬上二楼,后来水流太急,根本没法走路,自己差点被冲走。”回忆起几日前的经历,梁超荣的妻子张超瑞十分后怕。

张超瑞告诉记者,洪水退了以后有人陆陆续续来买药,买包扎伤口的外用药需求大,但店里的药都被毁了。

记者了解到,11日傍晚的山洪暴发后,信宜多个村庄遭遇了水浸。13日上午,记者在新宝镇大坝村看到,村名们都在门前晾晒家中的物品,为了能够行走,村民们把花生壳撒在淤泥上,形成一条条“道路”。

大坝村村民刘大姐说:“水几乎是一瞬间漫进屋内的,很快就齐腰深,当时我还在做晚饭,隔壁屋的年轻人拉着我就往山上跑。”当天,该村的村民都跑到山上去躲避。

忙于清理淤泥的大榔村村民。

洪水退去后,刘大姐家中一片狼藉,电视、冰箱等全部毁了,门前的几亩地是半个月前才种下去的第二造水稻,也被洪水冲毁。不过刘大姐表现得很乐观。“只要家人平安,一切困难都能挺过去。”她说。

被泥水浸泡过的电视机。

一棵被洪水连根冲走的树木,停留在一片水稻之上。

洪水灾害发生后,信宜多个村停电停水,通讯中断,相关部门正在竭力抢修。“村里还没有信号,这几天和远在深圳工作的哥哥只通过一次电话。”刘大姐的儿子说。

供电设施因树木倒塌而损坏,供电局抢修队伍需先上树处理掉压实电线的树枝。

信宜供电局工作队对新保镇电力设施进行抢修。

村干部冒雨背高龄老人蹚河

“我活了一把年纪,真没想到村干部可以待我这么好,简直就和亲人一般!”想起前天下午被村干部背着冒雨转移,丘大伯仍激动得不能自已。

家住信宜市思贺镇横岗村87岁的丘秀基告诉记者,自己在村一辈子没遇过这么大的雨。事发当天,他的房屋被淹,后由一位驻村干部背出,脱离险情。

思贺镇横岗村的丘大伯今年已经87岁,他居住的房屋因为地势较低,被村委干部列为暴雨天气需要重点留意的几处村居之一。8月11日下午,收到台风预警的横岗村村委干部先后两次前往丘大伯家中,劝说丘大伯一家提前转移。然而听说要离开房屋,丘大伯却表现得有些犹豫,迟迟不愿意撤离。

“经过沟通后我们了解到,老人家一来是不放心家里养的鸡鸭,二来年事已高,腿脚上又有些毛病,担心自己没办法顺利走到安置点。”负责给丘大伯做工作的驻村干部吴伟龙向记者介绍,丘大伯的大部分子女都不住在村内,暴雨当天,家中只有已经60多岁的大儿子和儿媳,身体状况也只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在帮丘大伯安置好家中的家禽后已经接近下午5点,天色在肆掠的暴风雨中显得愈发阴暗,看着屋内逐渐涨起的积水,吴伟龙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对丘大伯说:“大伯,您要是不方便走,那我就背着您走!”说完一把背起老人,朝着屋外蹚了过去。在经历了20多分钟的艰难跋涉后,吴伟龙带着丘大伯一家人平安抵达了安置点。

据了解,11日当天,吴伟龙和横岗村村干部共转移了5户高危房屋的居民到安置点,其中就有3名像丘大伯一样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想起前日灾难面前的恩情,老人们感激地拉着这位90后小伙的手,亲切地如同家人。

大榔村的自来水还没有恢复供应,一些村民来到河边清洗碗碟等生活用具。

灾难过后,复产正在进行

抢修车辆陷入了泥地中,立马有附近村民帮忙推车;看到埋头工作的救援队,会有路过的人递上一瓶矿泉水……记者从灾区现场观察到,目前虽然部分镇村水电、通信等尚未恢复,部分路段因山体滑坡而遭到破坏,但灾区群众和救援队伍早已齐心协力投入到复产工作中。

当地学校老师自发组成志愿队伍,来到大榔村参与救灾行动。

“在得知灾情的消息后,我们思贺中学所有的教职工都取消了假期,在乡亲们没有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前,我们还不能休息。”在思贺镇大榔村,记者采访了正在一片泥泞中埋头苦干的欧老师,他衣服上已经沾满了污泥,却丝毫不以为意。

据欧老师介绍,目前思贺中学的100多名教职工已经组成志愿服务队,分散在镇内受灾严重的各个村和路段,目前主要负责道路和房屋的清淤工作。这些平日里为镇上孩子传道授业的“教书先生”们,这两天一直在为小镇的居民们挥动铲镐。

同样在大榔村的街道,记者还采访到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大榔村村委委员梁伯,他告诉记者,为了安排好村民的生活、复产工作,村里的6名委员已经连夜加班加点了,“不过好在越来越多的支援力量加入进来,我们的心也踏实了很多。”

很多小孩在这场恢复家园的行动中也自觉参与劳动。

据悉,一些受灾程度较轻的镇,组织起了志愿队伍,进入灾区帮助开展重建工作,来自信宜市贵子镇的志愿服务队,镇长第一个换上行头加入清理淤泥的行列中;由于部分镇区电力尚未恢复,为了方便村民联系家人,南方电网茂名分公司的党员先锋队搭建起了多个临时充电处,供手机用电。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合力下,灾区的灾后安置和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南方+记者】金祖臻 吴扬

【摄影】罗斌豪

【后方联动记者】徐勉 实习生杨晓彤

【通讯员】张宇

【校对】曹柏英

编辑 姚昱旸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