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佛山的历史人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谁?
没错,黄飞鸿!
这个人和电影里的唔多似?
一代洪拳大师黄飞鸿是地地道道的佛山本地人,也是武侠电影最为偏爱的主角之一,一招“佛山无影脚”风靡整个华语电影圈。
资料记载,中国首部真实武术表演的功夫电影,主角就是黄飞鸿。
1949年至今,关于黄飞鸿的电影超过100部,扮演过黄飞鸿的演员近20人。
黄飞鸿系列电影甚至是世界上时间跨度最久、拍摄部集最多的系列片,2001年,还被收录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有研究者将黄飞鸿电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黄飞鸿电影:1949年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
导演:胡鹏 他执导过59部黄飞鸿电影
“黄飞鸿”:香港演员关德兴
睇过香港粤语长片的老广们,应该都记得那句“吃碗面,反碗底”(粤语里形容人吃里扒外)的经典台词。
◆第二代黄飞鸿电影: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香港观众已不满足于旧式的、平实的粤语对白影片。由袁和平执导、成龙主演的《醉拳》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著名电影理论家贾磊磊:
“自此,黄飞鸿成为所有侠肝义胆、武林豪杰的代名词。他的象征意义远超出历史上广东西樵睦洲乡的真正的黄飞鸿。”
◆第三代黄飞鸿电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代表导演:徐克
“黄飞鸿”:李连杰、赵文卓
“黄飞鸿”从打抱不平、惩恶扬善的侠客变成医术高明、武功高强、心怀天下的民族英雄。
这一时期黄飞鸿到底有多火爆?
大卫·波德维尔所著的《香港电影的秘密》记载,1991 年春,电影《黄飞鸿》在曼哈顿连续放映了一个月。
祖庙博物馆副馆长莫彦:“当时我还在读中学,大家都看黄飞鸿电影,我也是从电影中知道佛山的存在。”
黄飞鸿系列电影已成为香港电影史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而”黄飞鸿“也成为香港武侠电影的一个文化符号。
“佛山”一词与“黄飞鸿”紧密相连。
现在,“黄飞鸿”又回来了!
今年5月22日,赵文卓现身祖庙,携新电影寻访黄飞鸿故里,并举行了“功夫佛山——黄飞鸿系列电影”启动仪式。
赵文卓在新浪微博里写上了这样一段话:“带着满满的敬意回到黄飞鸿故里佛山,衷心祝愿我们的一代宗师正气永传!祝愿佛山能培养出更多英雄和好汉……”
老IP加新手法,唤醒了众多影迷的黄飞鸿情怀。
电影上线首周分账票房已有1000万元,两周点击率超过3290万。
今年7月,位于祖庙博物馆的黄飞鸿纪念馆完成了首次改造升级。
改造后黄飞鸿纪念馆陈列展览的展陈面积达930多平方米,包含了180多件(套)藏品实物、近160组文照、图片、复原场景等。
纪念馆有多媒体动态展示、游戏互动等现代科技元素,让游客可以全方位领略这位武林宗师的传奇一生。
因为知道黄飞鸿而来佛山的人从众,佛山不能浪费这个大IP。一个热门影视IP往往能够带火一座城市。
《佛山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围绕“佛山制造 中国功夫”的城市形象和“Kung Fu's Home”的国际旅游宣传口号,对佛山旅游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包装。要依托佛山功夫及武术文化品牌,重点突破北美、欧洲、大洋洲为主体的旅游市场。
而且,成功经验不少,就如《泰囧》之于泰国清迈、《帕丁顿熊》之于英国伦敦。
不过90后、00后年轻人买不买账?
专家们有话说——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 90后、95后人群已成为观影主体。动作电影如何与新的观影主体产生更加良性的互动,这是一次新的考验。”
知名导演陈嘉上:“为佛山悠久的功夫传统披上全社会喜闻乐见的新衣,是摆在佛山面前的一道考题。”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张慧子:“佛山可以基于不同人群对黄飞鸿的认知,对这个IP采用多维度形象的包装,并将黄飞鸿与佛山的一个城市特点结合起来。”
专家们说,除了传统影视作品,还可做黄飞鸿的微信流媒体、快手、抖音、网络游戏......
要吸引年轻人关注,除了“百岁高龄”的“黄飞鸿”,佛山也还需要更多年轻元素。
“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这些佛山的新特质怎么样让年轻人接受?
让年轻人关注,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让更多年轻人来佛山,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定居创业。创造一个惊喜,有了惊喜,第二步才能更加悠然。
一个年轻的佛山,需要让年轻人觉得“有趣的灵魂”!
(了解更多,请戳>>黄飞鸿元素频繁亮相,能否担起佛山“城市宣传大使”重任?)
【记者】王芃琹
【见习记者】卢浩能
【策划】段思午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