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古驿道遗迹

史志阳江
+ 订阅

【双鱼城至马村古驿道岭脚段】

位于阳西县。自阳西县上洋镇双鱼城沿龙高山坳至岭脚村,再由岭脚村翻越龙高山峡谷穿过尖峰岭到溪头镇的南冲至马村,全长约7千米,是阳西县境内保留较完整的古道,路边建有古庙。

 双鱼城至马村古驿道

【印山驿道】

位于阳西县。驿道绕印山边而开设,穿山段可见古道残留痕迹。据说,古代印山是人口密集、人流较多、集贸较为兴旺之地,设有驿铺、客栈。驿铺旁有一口古井,供过往客商饮马之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还保存完好,现已填埋,找不到原井位。因印山地处山区,清末盗贼猖獗,集市被洗劫一空并被烧毁。此后,印山变为一片荒地。20世纪80年代,此地被辟为水库移民迁安地,印山更名为新安村。

 

【石门至石港古道陂土岭段】

位于阳西县。全长约1千米,宽1米,为沙土和山石路面,穿山峡而过,是明清时期通邮古道。

(阳西县地方志办)

【莲塘驿城遗址】

位于阳东区合山镇莲塘村内。据《阳江县文物概览》(2008年)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在此建驿站,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佥事林应佥把驿站改为驿城。城高1.2丈,厚1丈,有窝房(兵房)7个,垛口518个,城周306尺。有护城池1个,深9尺,阔1丈。城有东西两门,西门外筑有埠头,城门前荷塘星罗棋布,故称莲塘驿城。驿城于清雍正四年(1726)废。”现遗址呈长条形,东西长420米,南北宽180米,占地面积75600平方米。现存土城墙一段,残高3米、厚4米,原外包墙砖已被挖走作筑房铺路用。遗址四周城墙基轮廓依稀可见,遗址内散落墙砖。砖长36厘米,宽16厘米,厚8厘米。遗址中部原有一口圆形水井,现被土覆盖。遗址内及土城墙上生长大片竹林,驿城西面和南面有河道(原为驿站运输的水道及码头)。在东南角城墙内挖出大量陶片,有釉陶及灰陶等。莲塘驿城遗址是阳江地区保存较大的城址之一。

(阳东区地方志办) 

莲塘驿城城墙遗址

 太平驿站七贤书院遗址

【太平驿站】

位于阳西县织篢镇太平村太平小学校内。始建于宋代,时称大圩站。明洪武十二年(1380年)改称太平驿站。明嘉靖四十五(1566年)析地改建太平驿城,面积360丈,设东西两门,两门设有窝铺,城内有七贤书院,周边有泰华庵。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太平驿城改为太平驿站。现存古驿站遗址、古城墙遗址、七贤书院遗址和古梅树等,皆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阳西县地方志办公室)

 

乐安驿站废弃的土制城基

乐安驿站  位于江城区双捷镇乐安村的新屋村。占地面积约22000平方米,今已毁,大部分成为荒废竹园,东北一小角为乐安小学校舍。

【西平驿站】

位于江城区白沙街道白沙村。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旧建筑已毁,原址上已修建厂房、民宅和白沙房管所原办公楼。

(江城区地方志办)

【其他】

青石(川山寺)  位于阳春市合水镇军塘塘仔面村,距阳春市区东北20千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为三栋厢房。旧建筑已毁,2003年重建。

那乌桥  位于阳春市春湾镇那星长塘口村新春公路旁,距阳春市区东北30千米。长43.8米,宽4米,高6.9米,由大理石砌成,三孔四墩,现保存完好。塘口村原有那乌铺,已毁。

泥桥  位于阳春市岗美镇那旦路岩村边,距阳春市区西南30千米。长12米,宽8米,由花岗岩石砌成。现属危桥,禁止通行。

那乌桥

(阳春市地方志办)

 

(资料来源:《驿道乡情》)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