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再发现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那西村发现3例,患者是邻居

广东阳江发布
+ 订阅

再发现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

据市疾控中心最新通报

江城区城西街道那西村

发现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

患者目前在市公共卫生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截止目前,我市今年已确诊5例登革热病例,其中4例为本地感染病例,1例为输入性病例。

家住城西街道那西村那西新村自然村的患者冯×允,是一名67岁的男性,家中住2人。患者自诉近1个月无外出史,于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头晕、腓肠肌酸痛等症状,到市中医院就诊住院,最高体温39.5℃,经检测登革热抗原阳性。10日上午转诊市公共卫生医院感染科住院,经市疾控中心复核NS1抗原阳性,PCR检测登革热病毒型阳性,确诊为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

之后,市疾控中心对上述患者居住地半径200米核心区进行入户病例搜索,再发现3例发热病例(冯×允邻居),其中2例确诊为登革热病例。患者为一名64岁女性和一名2岁半女童,目前均已入院接受隔离治疗。

疫情发生后,市疾控中心、江城区爱卫办、城西街道办事处组织工作人员到疫点半径200米范围进行超低容量药物灭蚊喷洒,并进行入户宣传,发动群众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由于近期持续下雨,药物喷洒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工作人员专门给疫点周边群众免费派发了灭蚊喷雾和灭蚊烟片。

疾控部门工作人员对那西村疫点附近进行灭蚊消杀

为做好防控工作,城西街道办事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村(社区)两委干部到辖区内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全面开展防蚊灭蚊的爱国卫生运动。

疾控部门工作人员对那西村疫点附近进行灭蚊消杀

根据8月初各地蚊媒监测情况

阳江部分地区属于高风险地区

11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登革热防控工作会议,会议通报分析了我市登革热疫情形势与对策,并就登革热疫情防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会议要求,要高度重视登革热防控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以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疫情监测、分析和研判,严防死守,科学防控。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的症状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即隐性感染,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要防止登革热,市民需要从源头做起,积极采取防蚊灭蚊措施。”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市民要积极动手防蚊灭蚊,翻盆倒罐清理家中积水,清除蚊媒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

最近正值旅游旺季,小布特别提醒各位前往国外尤其是前往东南亚、南亚、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国的亲们要做好防蚊措施:

使用蚊子讨厌的驱蚊剂

成分含量有讲究,蚊子很讨厌含有下列成分之一的驱蚊剂:

Ø  DEET

Ø  派卡瑞丁(picaridin)

Ø  驱蚊酯 IR3535

Ø  柠檬桉油(OLE)

穿蚊子不喜欢颜色的衣服,尽量穿长袖长裤让蚊子无从下嘴

伊蚊有趋暗的习性(喜欢黑暗的角落和深色的东西),穿浅色的长袖衣裤可以让它们从视觉上就不想选择你

避免在伊蚊活跃的时候活动

伊蚊喜欢在上午7-9点,下午4点-6点左右出来蹦跶,尽可能避开这个时间段到户外活动

来源|阳江日报

图片|谭兴孚  广东疾控

编辑|张健青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