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秘笈|潮州金中卢思颖:曾痴迷手机,成绩跌落低谷后严格自律

南方+ 记者

学霸名片 

姓 名:卢思颖 

毕业学校:潮州金山中学 

高考分数:全省文科前20名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特长爱好:看电影 

座 右 铭:Live,as though heaven is on earth 

学霸故事 

成长经 

“她绝不是黑马,她一直都是学霸。”虽然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潮州市金山中学考生卢思颖的成绩都不理想,但在高考时却爆发了,成绩“闯进”全省文科前20名。得知高考成绩时,她的班主任黄红华如是说。 

作为一名学霸,卢思颖其实并非一帆风顺,她也曾经历过低谷期,但在父母、老师、同学的陪伴激励下,及时调整心态,最终收获高考好成绩。 

从小记忆力好,幼儿园时曾获打字冠军 

短发、圆框眼镜,话语轻柔,这是个温柔而爱笑的女孩;沉思片刻,低头组织语言之后,面对镜头泰然自若地介绍起自己,这是一个大方有涵养的女孩。 

如果说每一位学霸都有其非凡之道,卢思颖的优秀记忆力应该是其独到之处。 

“她从小对汉字比较敏感,我感觉她有识字天赋。”卢思颖的母亲姚立峰至今还记得,在女儿2周岁左右时曾带她去医院,女儿就已认得“中医”等字。 

姚立峰当时并不确定女儿真的识字,于是在讲故事时,有时故意读错字,女儿却能很快指出其错误。卢思颖在读幼儿园时,曾在全市纵横码输入法比赛中,获得幼儿园组第一名。 

卢思颖从小就喜欢读书看报。

父亲卢金华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家里订了很多报刊,“一年订阅费超过一千元”。卢思颖读小学二年级时,就常常在母亲做饭时读报给母亲听。 

“我的房间、我爸妈的房间里都是一整面墙的书,客厅里还有个大书柜。”在书香里长大,从小就识字的卢思颖爱上了读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而且看书很快,“快到一本书一个晚上就看完了。” 

让卢思颖记忆犹新的是,她曾在父亲的书柜里找到四大名著,“封面发黄、书页很薄很脆,捧在手里怕碎了”。 

对汉字的感情让她在后来的读书路上有了回馈,记住知识点通常是学习的好方法。 

对于政治科目,卢思颖为了记得更全面,她把四本书的重点及几十页的拓展讲义都背下来了,在考试时所有知识点几乎信手拈来。 

遭遇“滑铁卢”,成绩跌落低谷 

在智能手机遍天下的当今社会,校园里的“低头族”也已随处可见。 

卢思颖也曾痴迷于手机里的世界,所幸,她在遭遇“滑铁卢”之后,迅速调整了心态,改变了手机的运用方法,再度摘取胜利的果实。 

卢思颖在小学升初中时,考了全市第一名,得到父母的奖励——一部智能手机。 

一开始,卢思颖没能控制好自己,不小心掉进了手机的“坑”里。总是喜欢玩手机的她,从初一下学期开始,成绩就开始下滑了。 

后来,父母发现不对劲,便与卢思颖商量:“白天不能带手机,晚上和放假时可以带。” 

卢思颖也曾一度沉迷于手机之中,后来严格自律奋起直追。

卢思颖顺从这一建议,但直至初三,卢思颖也没能完全从手机的诱惑中跳出来,每天晚上回家都要先玩手机一个多小时后,才开始写作业。 

回想起当年,卢思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或许是因为青春期的缘故”。 

让卢思颖彻底改变的是高一的期中考试,当时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在150多名。以前在班级里都是前10甚至前5的卢思颖被触动了,“回到宿舍拉起床帘大哭一场”。 

不甘落后的卢思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她要“痛改前非”,于是给自己下了一条规定:手机只用来联系家人和看英语、时事新闻等与学习有关的内容。 

从此,手机不再是障碍,而是成了她的学习助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英剧、BBC纪录片练语感 

“英语读得少,考试前看下老师布置的习题就可以了。”卢思颖对英语向来自信满满,这份自信来源于她的兴趣。 

在所有的科目中,卢思颖最喜欢英语,在早前举行的高考口语听说考试中获得满分15分的成绩。 

对于卢思颖而言,每次考试结束,放松的方式便是去看一部英语原声电影。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当地中英文学校就读的卢思颖便开始接触英语。卢思颖觉得自己从小就打下了英语的好基础,直至中学时兴趣“被激发了”。 

考试结束后,卢思颖最喜欢的解压方式是看一部原声电影。

卢思颖说,激发她兴趣的是一部英剧《神探夏洛克》。这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的电视系列剧,一季只有3集,一集约90分钟。悬疑故事、对话中大量的短句,让卢思颖追剧不停。 

追剧的间隙,卢思颖又上网找原声电影、BBC其他视频来看。卢思颖这种特殊的放松方式得到父母的支持,于是她每个周末回家看,寒暑假则几乎每天都看。 

卢思颖不仅看英语原声电影电视,听的歌也大多是英文歌,她还会买英语原版书来看。看得多、听得多了,语感自然就有了。因此,卢思颖的英语成绩从来都不差。 

统筹安排,利用碎片化时间 

在高考面前,高中的学习时间可谓弥足珍贵。如何运用好有限的时间,对于卢思颖而言,这是一道需要精心回答的题。 

卢思颖将每天的时间安排得很妥帖: 

每天早晨从6:00醒来开始,起床、晨读练习、早读、上课、吃饭、自修、写作业,每天深夜随着23时进入梦乡结束;

每天在晨读时做语文基础训练,做套题,每天刷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数学习题;每天在夜修之前背诵当天所学……

为了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卢思颖有个小窍门,从高一期中考之后,她把原来安排在晚上的洗澡、洗衣服调整至午饭过后。因为晚上洗澡的人多,得排队,中午错峰洗澡节约时间。 

这样一来她可以吃完晚饭后直接回班里学习,从而节省从食堂回宿舍的时间、排队等洗澡、和室友闲聊的时间,“每天能增加一两个小时。” 

卢思颖善于利用碎片的时间进行学习。

除了调整作息安排赢得大块时间外,卢思颖还特别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 

比如,在课间休息时,她或者找老师问问题,或者是做些选择题,因为做选择题所需的时间短。在食堂排队等打饭的时候,她会用手机看时事新闻,关注人民日报等微信公众号所写的国内外大事,高三以后特别关注党的十九大的信息。 

在闲暇时间拓展知识点也是卢思颖的强项,对于政治这门时事性比较强的学科,卢思颖善于从日常中积累。 

比如,前段时间很热门的《国家宝藏》和《辉煌中国》两部纪录片,周末在家时,卢思颖当放松休闲去看,事实上边看边积累里边出现的内容,“答题的时候看到这些东西就有一种熟悉感。” 

教子经:以身作则,陪伴比什么都重要 

“人们常说中国的父母很伟大,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有的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有的追求,供孩子吃好、穿好,送孩子到最好的学校去读书。而在我看来其实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和孩子一起面对社会、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搭起成长的桥梁比什么都重要。”早在2010年,卢思颖的母亲姚立峰就写过这样一篇日记。 

时至今日,姚立峰依然坚持这个观点。她认为,从小陪伴孩子,从小就进行正确引导,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他打小看见的就是婆媳斗法、妇姑勃谿的世界,你怎么能指望他长大了爱人如己?”姚立峰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姚立峰认为家庭氛围对于培养孩子非常重要,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姚立峰和丈夫卢金华都非常喜欢读书看报,他们在家里装了很多书柜,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同时坚持每年订几份较好的报纸和杂志。 

“作为家庭主妇,我获取知识和信息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报纸,不看报,我觉得自己思想跟不上时代”。姚立峰说,家里的电视并不常开,夫妇俩最喜欢的便是陪着孩子一起阅读、玩耍,经常和孩子一起互动,陪孩子听音乐,送孩子上学。 

坚持欣赏教育,平等相待互相尊重 

“我们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平辈人的关系,我不会命令她,而是尊重她。”姚立峰这么解释自己与女儿的关系。 

夫妇俩注重“欣赏教育”,经常顺着女儿的兴趣挖掘女儿的潜力。女儿喜欢什么,姚立峰夫妇会鼓励她,“喜欢就要认真去做,不喜欢就不要做,努力了就好”。 

姚立峰发觉女儿小时候就喜欢读书识字,于是在卢思颖二年级的时候,她将家里一份报纸里“经典阅读”板块介绍给孩子看,并且跟她说:“能听到你声情并茂地读给我听,是我的一种享受。” 

经妈妈这么一讲,卢思颖真的拿一篇文章读给妈妈听。适当的时候姚立峰便加以赞赏。 

久而久之,卢思颖一放学就到大门信箱拿报纸,经常在妈妈做饭的时候读给妈妈听。此后,姚立峰又把报纸里面的一些小常识或有益的知识、励志的电视节目推荐给女儿看。 

卢思颖家里的书架一角。受访者供图

女儿长大后,也时不时地推荐些图书、电视节目给妈妈看。姚立峰便会认真地去看、去学习,即便是有些内容对她而言已经有些困难,“外国人的名字总记不住。”姚立峰笑着说。 

一有机会,姚立峰夫妇还会带着孩子出去旅游,让孩子增长见识。出发前,姚立峰会对孩子说,“今天我们去哪玩,最好能写篇作文。” 

事实上,姚立峰并不关心孩子是否真的写,她希望孩子在出去玩的时候能用心留意身边的事情。姚立峰记得卢思颖小学三年级时去北京颐和园,回来后写了一篇很好的作文,被老师当成了范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姚立峰觉得了解孩子的伙伴是谁也很重要。她一直关注着孩子的交往对象,知道孩子不少同学的名字,但仅限于“知道”,并不深入介入她们的交往。 

教育经:同学之间自发组建学习小组 

“今年金山中学文科成绩应该是历年最好的。”已经有6年高三班主任经验的黄红华如是说。在她看来,及早地做好学生管理,适时地加压、减压对于学生备考非常重要。 

“从开学第一天,就告诉学生们,第一学期要做三遍高考真题,让学生们明白高考究竟考什么,方向和重难点在哪里。”黄红华介绍她的“前三后三”备考经验。 

“后三”则指得是,在高考最后一个月,学生们再回顾三遍真题,摸清高考答案的组织方向,以及每个人薄弱的知识点。

黄红华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了个性化的笔记本,“这个本子主要是让学生们做每日学习计划以及长期计划。”黄红华介绍说,此举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做计划的习惯。原本需要开小组会、抽查计划等,到了第二学期,学生们都已经自觉做计划了。 

黄红华还组织同学们在本子里互写祝福语,或是鼓励学生当成日记来写,“不少学生就在本子里将自己的情绪波动、学习状况都写出来,这样就将压力发泄出来了”。 

在金中,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日记本”来解压,还能找心理咨询老师、科任老师、班主任“聊天减压”。黄红华便是学生们最经常预约的一位老师,以至于“像看医生一样需要排号预约。”黄红华与学生一对一地聊天,她主要是倾听,并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包括宿舍矛盾、家庭矛盾、学习方法得当与否等。 

在金中,除了老师们的合力之外,学生们也合力。根据老师的建议,同学之间自发组建学习小组。学生们自己组建、自己命名、自选组长、自我管理,大家都很开心。学习小组的成员们每周聚一次,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困惑,将各自的资源共享。 

“面对高考,如果是孤军作战,可能大家的心理问题会很严重。但有了学习小组后,学生们会觉得我是有伙伴的,而且大家都有压力,这种压力是共性的,还能互相调剂开导,这样压力就缓解了。”黄红华觉得学习小组是不错的工作方法,学生们在共享中互相得益, 

如果说学习小组是一种合力的话,那么在金中实行的“导师制”则是学生与老师的一种合作。从高三第一学期开始,金中尖子生们可以自我增加难度,自愿选择不同的科任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 

导师则因材施教,给予一对一的提高辅导,并在每周固定时间讲解高难度题型。期间,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变换导师。 

卢思颖收到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学霸秘笈”: 

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 

文/卢思颖 

在高中学习中,我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语言学科的学习从来都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应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因而对于语文和英语,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练习来保持一定的语感与题感。比如语文,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每天我会做至少半小时的语基练习,高三后期则坚持进行套题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从小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课余时间里我会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有时还会看一些英文原版书籍,使自己尽量处于一个英语环境之中,从而培养了较好的语感,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 

在高三的学习中,我一直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因而花费较多的时候来补齐数学这个自己的短板。在第一学期时,每个夜修我会花至少一个半小时用于数学的学习,注重夯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提高练习。在练习中不懂的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使该知识点得到巩固。考试前可以将做过的试卷、练习拿出来翻一翻,着重研究自己的错题。 

对于文综三科我则采用背诵、做题、总结的方法。首先通过背诵与梳理知识点,形成自己完整有序的知识网络,为答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通过一定量的习题来对知识进行巩固,做题不求量多但求质优,特别是政治这一比较注重时政的科目,更应该做一些新题。最后定期对错题进行总结,找出自己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真正为自己所用。同时也通过整理,从一道题的答案中总结出解答一类题的方法。由于高三时间紧张,整理的错题几乎没有时间可以再看,所以在整理时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利用整理错题的时间将题目再做一遍,争取研究透整道题。此外,由于全国卷更加注重时事,因而我在课余的时候会多看一些新闻,了解国家大事,这对答题也有一定帮助。 

在平时的时间安排上,我有较分明的规划。该学习的时间就认真学习,该玩的时候就认真地玩。比如高三,周一到周六在学校的时间我就全神贯注地学习,利用好每一点时间,如用在饭堂排队或是夜修下课回宿舍的路上的时间来看一些英语新闻;而周日回家时,我就抛开所有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尽情地玩,也使自己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一些放松,缓解压力。 

除了以上这些方面,我觉得在高三学习中,心态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喜欢通过跑步和听歌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同时也会和老师同学进行一定的沟通交流。高考的最后几天,我尽力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而不去思考高考任何可能出现的结果。在考试期间也尽量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一个亢奋高昂的状态,而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悲观消极的事情,从而利于自己在考场上的发挥。 

总结起来,我觉得高中的学习需要拥有:掌握知识和运用它们的能力、合理的时间安排和良好的心态。具备了这三方面的要素,那么便不难为自己的高中生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了。 

【策划】 戎明昌 

【统筹】 陈枫 吴少敏 廖奕文 

【图文】苏仕日 

【摄像/剪辑】郑淼鑫 洪礼慧 



编辑 李婉芬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