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秘笈|中山一中徐一:当不后悔成为衡量标准,人生未免少了很多乐趣

香山学堂
+ 订阅

见到徐一,是在2018年6月25日,高考放榜的日子。

当时,她是众多媒体追逐的焦点,频频被追问有何“学习秘笈”。这个刚满18岁的小姑娘,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一条蓝色牛仔裤,对着镜头,十分淡定,对答如流。

这就是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51班的徐一,众多学弟学妹的学霸偶像:今年高考成绩被屏蔽,位列全省文科前20名。

徐一正在自己房间内看书。

学霸名片

姓    名:徐一

毕业学校:中港英文学校、中山市第一中学

高考分数:全省文科前20名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特长爱好:看书、弹古筝、打乒乓球等

座 右 铭:人当自助。


获北大自主招生和博雅计划降分录取

时间回到2018年6月8日17时,铃声响起,高考结束。

当所有考生都沉浸在“解放”的喜悦中时,徐一却在紧张地收拾东西,准备赶当天中山站19时30分发往北京的动车,前去参加另一场考试。

当天,徐一差点赶不上动车了,幸好动车晚点,20时10分才缓缓启动。

为何高考一结束就匆忙赶往北京?原来她要参加的是6月10日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和博雅计划考试。高三这一年里,徐一不仅要备考高考,还要参加北大自主招生和博雅计划的考试训练,时间更紧,任务更重。

但令身边同学惊讶的是,徐一一点都不患得患失:“能考上很开心,没考上也没关系,我还有高考呢。这两个考试成绩不会对我有太大的影响。”

尽管备考任务繁重,但徐一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少有考试发挥失常的情况发生。在不少同学眼中,徐一堪称“考神”。

就在高考成绩放榜前,徐一的好消息就已经陆续传来。

“老师,收到通知啦!我获得北大自主招生降50分录取。”6月22日中午11点多,徐一便发送了微信消息给班主任孔圆圆。同一天,北大博雅计划发布了结果,孔圆圆再次收到徐一的好消息,获降10分录取。

在孔圆圆的印象里,徐一是中山市第一中学办学多年来,文科学生第一个也是唯一获得博雅计划降分的学生。

6月25日,高考放榜,徐一得知成绩被屏蔽,并没有感到很意外。

就算没有“自主招生降分50分+博雅计划降分10分”的光环加持,徐一凭着高考“裸分分数”,一样顺利进入了全省文科前20名,被北京大学录取。

对于常人而言,想在这三个重量级考试中任何一个脱颖而出,均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而这位小姑娘,却将它们全部一举拿下,成为众多学弟学妹眼中名副其实的“考神”。

跟着老师步伐调整学习规划

徐一为什么能从容应对高考?她到底有什么“学习秘笈”呢?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要针对不同学科制定不一样的学习计划。”徐一还真有一套不同的学习方法。

比如,语文要注重素材积累,才能写好作文;英语则可以利用早读、午休等零碎时间去记忆单词;数学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刷题,可以利用晚修等相对较长、较完整的时间去完成。

高三这一年里,徐一的作息很规律,既没有“拼命榨干自己的时间去学习”,也没有浪费不该浪费的学习时间。

徐一建议,不要在晚上宿舍熄灯之后,打开小台灯挑灯苦读,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低效,学习应该注重劳逸结合”。

每周日的晚修时间,班主任孔圆圆一般会利用一小时的时间跟班上学生讲述这周的整体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学生们再根据老师的教学计划去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表。徐一便经常跑去跟老师沟通,询问学习计划制定得是否合理,还有没有什么知识点是需要加强的。

徐一说,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去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可以更系统更全面地学习。这也是她的“学习秘笈”之一。

走进徐一的卧室,书架上放着许多书,其中有一本《苏菲的世界》,是徐一很喜欢的书籍。她对哲学的喜欢,是从接触这本书慢慢开始的。目前徐一已被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录取,她有意以后选择哲学系就读,不过她也坦言自己目前对哲学的了解仅限“皮毛”。

徐一房间的书架。

家庭读书氛围浓,妈妈擅长水墨画

孩子的名字,往往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般人听到徐一这个名字,都会认为徐一的父母希望她永远都是第一。

其实不然。“我们不需要她事事都争第一,在我们看来她就是我们的唯一。”徐一的爸爸徐春斌对记者自豪地说。

尽管取名初衷并非要事事争第一,但徐一大抵就是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从小到大,徐一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还学习过古筝、笛子、吉他、大提琴,其中古筝早在初中就考过了十级。这并非家长“逼迫”的结果,而是徐一自己兴趣使然主动提出要学乐器的。

徐一在表达她对乐器的喜爱。

80年代,徐春斌、牟元英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同班同学,由此相识相恋。2000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为新的武汉大学。

不难看出,在那个年代,徐一的爸爸、妈妈也是当之无愧的学霸。不过,学霸父母的教育方法并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测。

小时候,徐一父母工作忙,便经常把她放在单位附近的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偶尔还会放映电影,小小的徐一便看得津津有味。

刚进徐一家门口,记者便看到门口的书架摆放了许多有关美术的书籍。在徐一的家里,也随处可见徐一妈妈牟元英画的水墨画作品。这些看来颇为优秀的画作,只是牟元英的业余爱好之作。

徐一家大厅中摆放的徐一妈妈的水墨画作品。

徐一的房间里,放置了许多她喜欢的课外读物。大抵是从小耳濡目染,徐一跟着父母看了许多书。在徐一父母看来,不必专门挑名著给孩子读,只要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哪怕是漫画书,只要徐一感兴趣,他们都支持。

当然,家长和孩子之间不可能永远都能持统一意见。牟元英回忆,孩子从小到大,家庭意见相左的时候,都会坐下来好好沟通。尤其是涉及到一一自己的事情,夫妻俩都会充分尊重她的意见。

而高考结束后,很多亲朋好友在看到媒体此前的报道后都知道徐一想报考哲学系,出于哲学专业冷门,就业面窄等方面的考虑,纷纷提出让父母劝劝徐一。

牟元英也有这样的担忧,她更希望徐一能选择历史系,认为读史可以明智。但在跟徐一交流后,牟元英还是选择尊重徐一的意见。

“她既然喜欢哲学,那我们也会无条件地支持她。只要一一好好学习,不浪费大学4年的学习时光,学有所成就好。”牟元英说。

在徐一看来,父母平时不会对她的成绩有过多的要求,总是鼓励支持她,从来不会给她造成太大的压力。提及父母,徐一总是笑得特别灿烂。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氛围,从徐一上初中以后,徐一父母基本上就不用在孩子的学习上过于操心。

“不用我们督促,她自己就喜欢看书,爱学习,自觉做好功课。我们都很放心。”徐春斌说。

老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徐一的学习自主性在班主任老师孔圆圆这里得到了印证。

孔圆圆自2007年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中部任地理教师,至今已带过六届高三学生。

今年高考,孔圆圆带领的高三文科151班,共41人,有6人进入省文科前70名。除了徐一,还有两个女生分别考了省21名、省30名,被北京大学录取。

徐一的班主任老师孔圆圆

在孔圆圆看来,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徐一这个孩子的“斤斤计较”。

“她对地理这个学科的较劲是你难以想象的,她的学习态度真是精益求精。”孔圆圆说,有时候在一些题目上,老师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凭自己的教学经验解题,一对答案也确实没有错。很多学生也是如此,只要题做对了就不再花心思在上面。“但徐一不同,她就是会咬文嚼字地跟你‘犟’,跟我说发现某个题目题干有问题,这样解答不严谨。偏偏我还因为这样的事曾被她揪住过两次,这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高二时,徐一曾因演讲失利而在学校的“十杰学子”评选中落选。到了高三,为了鼓励徐一,孔圆圆提出让她去给初中部的中考学生做演讲,也借此鼓舞师弟师妹。

不曾想,徐一周末回家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便写了一篇近4000字的演讲稿。在演讲中,徐一跟初三学生分享了她的5个学习小故事和学习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初中部的老师找到了孔圆圆,告诉他,徐一当时演讲完,演讲稿就被现场的家长拿走了,可见徐一演讲的魅力有多大。

徐一给初三学生演讲时的部分初稿内容

作为有着11年教学经验的地理老师,孔圆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光是地理学科的统计本,高三一年里徐一她们班就写满了8本。孔圆圆说,他们班有这么一个“特色”,老师先把统计本发下去在班上传阅,同学们错了哪道题,就在上面画一横,而统计本的下方,是同学们自己的错题解析思路。这样统计本收上来,老师一目了然,知道哪道题学生错得最多,学生为什么错,能更加高效地解答学生疑问。每个科目都是如此。

孔圆圆解释,通过统计本大致了解学生错在哪里后,他比较喜欢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互相分析对方的解题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他们自己就可以解决有关错题的疑问,对错题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不再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去理解错题。

若说错题统计是孔圆圆所带班级的特色教育方式,那么分小组学习,则是中山市第一中学的常见“学习手段”。

孔圆圆介绍,班级里大概每4-6个人为一组。平日里学校布置的作业,小组内成员便可以互相检查;遇到难题也可以成员间讨论解决,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实在解决不了再寻求老师帮助。分小组学习,既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也提高了同学学习效率,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同窗情谊,小组间还可以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可谓一举四得。

而今,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51班集体毕业了。一本名为《初见》 的书被送到了班上每一位学生和老师的手中,上面写着的老师们的寄语以及班上41位学生的读书心得。

《初见》记录着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51班每一位老师的寄语和学生的读书心得。

《初见》中徐一所写的《四世同堂——血与火洗礼下的世人百态》

“当不后悔成为是否要做一件事情的衡量标准,人生未免少了很多乐趣。”采访结束时,徐一再次向记者提及自己坚定的选择哲学专业的原因。

她也表明了她的人生态度:“人总是要在不断试错中成长,现在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及时去做,而不是在他人的意见海洋里浮沉,摇摆不定。人生那么长,就算你的决定最后被证明是错的,也总有你改正的机会。”


学霸“秘笈”:

制定明确目标,合理规划时间

文/徐一

合理规划时间

高三的时间其实很紧张,制定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十分关键,把高考前你想要复习的内容合理分配到每个月,每个周,这样有利于让所学知识形成体系,复习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每天而言,也要给自己制定计划,并对每个事项的完成限时。

制定明确的目标

到了高三上学期的末尾,成绩一般来说已经相对稳定了。这时应该理性评估自己的进步空间,给每科设定一个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分数目标。然后再在这个目标下去反思一下自己的失分空间,即一套卷子下来,有哪个地方我也许会失分,哪个地方我绝对不能丢分。从而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按照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分分必争。

做好知识的积累

在高三剩下的时间里,你也许会做许多套题以及专项练习。对待这些套题和专项练习应该要从中学习出题的模式和答题的套路。在做题时,可以有意识的积累常用答题模板和语言。在考场上可以节省组织语言的时间,最后标准规范的答题模式也有利于在改卷上也有优势。

保持良好的心态

高三考试会比较密集,大家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次考试成绩有可能会有一定的起伏,这都是正常的。高三的一大任务就是解决问题,弥补知识的漏洞。所以如果考差了,需要做的是冷静的分析原因。对待下一次考试应该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把它看做是检验上一次考试后所做的调整和努力是否有效的工具。不要让一次考试的成绩太过影响心情,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

注意劳逸结合

高三是需要拼尽全力的。但在努力学习的时候也要注意休息和锻炼身体。通过挤占休息时间来增加学习时间是一件很低效的事情。只有保证了充足的睡眠,学习状态才能好。另外,在放学以后可以去操场锻炼一下身体,跑跑步之类的。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让你们撑过高三的努力学习的生活。而且跑步是缓解压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跑到累的时候,精神就会很放松,心情也会变好一点。

【策划】 戎明昌 

【统筹】 陈枫 吴少敏 黎詠芝

【记者】 廖冰莹

【摄影】 王云

【实习生】韦幸榛

编辑 朱晓宇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