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期中考试”成绩单出炉!未来要实现这十个目标

南方+

积极打造“科技+金融+消费+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型都市经济体系,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大湾区口岸城区;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美好生活示范城区;设立城市更新、棚改、治水提质、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城区环境品质提升5个指挥部,集中资源统筹协调......

8月6日下午,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七届六次全体会议召开。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作工作报告,总结今年以来工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团结号召全区干部群众,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罗湖工作新局面,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新征程中勇当先锋。

九方面工作

持续推进罗湖振兴发展

针对工作中的“大战役”和“硬任务”,罗湖设立城市更新、棚改、治水提质、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城区环境品质提升5个指挥部,集中资源统筹协调,全力抓好“真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各项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32亿元,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亿元,增长34.9%

城市更新量质齐升,在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大力推进规划引领、片区统筹、产业导入和效益提升。上半年,完成招商开元中心、翠绿珠宝大厦等5个项目规划验收,新增产业空间13.3万平方米,引进浦发银行等重点企业50余家;城市更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

罗湖棚改全面开工建设。“二线插花地”棚改范围内居住人员全部搬离,违法建筑拆除完毕;当事人服务中心积极搭建沟通咨询平台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安置房套数及面积组合确认工作圆满完成,真正实现“按需定建”,最大限度保障棚改当事人权益。

拓空间保发展成效显著,加大产业升级力度,加快建设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在清水河片区形成连片土地资源32万平方米。加强产业推介和招商引资,吸引瀚海基因、小米科技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洽谈落地。

治水提质强力推进。启动实施笔架山河等暗涵区域建筑、住宅小区和城中村正本清源,布吉河三条支流消除黑臭等11项工程,下达治水提质项目投资计划10多亿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区、街道、社区三级共52名河长累计巡河2326次,在全市河长制日常考核中名列前茅。

从点、线、面入手,全方位打响老城区品质提升的“翻身仗”。为全面提升城区品质,罗湖强力推进景观照明、花城建设、道路品质提升、“厕所革命”和城中村治理。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上半年,共投入12亿元,完工项目20个,在建项目28个。启动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实施100项改革措施,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完成7所学校新改扩建,新增学位4400个。持续深化医改,莲塘中医院、健康小屋等5个项目完工,新增床位702张;新建一类社康中心6个,全科医生增至390名,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61支,签约居民达到63万。千方百计强化住房保障,上半年筹集人才房和保障性住房5265套,其中棚改开工4424套、更新配建144套、市场筹集697套。

基层治理扎实有效,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升。打掉黑恶势力团伙5个,破获境外涉黑案件3宗,考核排名全市第一。截至7月底,共整治隐患7329项,立案查处224起。10个街道全部完成“一街一车一室”建设运营,全区6795家餐饮单位全部实现“明厨亮灶”,辖区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9.1%;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310宗,监督销毁过期药品1.6吨。

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深入推进基层党建“标准+”模式,区党群服务中心于“七一”前挂牌成立,完成4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七大关键词

解读未来的罗湖

1.务实奋斗

奋力实现“三大目标”。

2.推动“三大变革”

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区。

推动发展质量变革的体制机制。

推动发展效率变革的体制机制。

推动发展动力变革的体制机制。

3.构建“四大支撑”

建设创新型都市经济示范城区。

积极打造“科技+金融+消费+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型都市经济体系,建设创新型都市经济示范城区。

坚定不移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抓住罗湖作为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试点,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列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契机,积极争取政策创新和试点探索,加快城市更新与土地整备,切实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着力打造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积极融入全市金融产业新格局,着力打造以红岭路为轴,长达3.6公里的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利用城市更新加快优质空间供给,加强金融产业引入,提升罗湖金融的发展能级。

加快构建“全域消费”格局。对标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国际一流消费中心城市,系统规划建设罗湖“全域消费”格局。

集聚形成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巩固罗湖在会计、审计、税务、评估、咨询、人力资源等专业领域的优势,大力引进专业服务业,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商业楼宇进行全产业链招商,积极打造楼宇经济示范区。

4.紧抓“两大机遇”

建设大湾区口岸城区。

充分发挥连通粤港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两大机遇,全方位加强深港合作和区域协作,推动罗湖成为大湾区的口岸城区和枢纽城区。

5.围绕“一个核心”

建设美好生活示范城区。

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以完善共建体系、提升共治能力、保障共享效果为抓手,切实回应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罗湖建设成为美好生活示范区。

6.打赢“三大攻坚战”

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示范城区。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7.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建设改革开放先锋城区。

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统筹推动各项工作,认真抓好年度改革计划确定的区级重点改革,创新推进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的微改革、微创新,以优异的改革成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以扎实的改革成效向市委市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个目标

罗湖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1.全面完成年度经济指标任务

落实中央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力争全年GDP增长保持在8%以上。

2.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产业

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力争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以上,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15%,加快形成新动能。

3.深入推进“拓空间保发展”

深入推进“拓空间保发展”十大行动。坚持规划引领、服务产业和完善配套的导向,实施《罗湖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加强全流程监督管控,提高更新质量效益,着力破解项目小而散、“碎片化”等问题。

4.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治水提质。通过持续攻坚,确保全区河流年底前全面消除黑臭、达到地表五类水标准。实施“蓝天行动”,推动 6 个方面、132 项任务落地见效,实现 PM2.5年均浓度 26 微克/立方米的目标。

5.大力开展城区环境品质提升

加快花卉景观大道、特色公园、花漾街区、街心花园建设进度;明晰区、街道城市管理执法事权划分,增强城管综合执法队伍编制刚性约束。

6.千方百计补齐民生短板

打造优质均衡教育,实施集团化办学与联盟式发展。

巩固罗湖医改成效,探索“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门诊延伸。

强化住房保障,年内筹集人才房和保障性住房10831套、供应3414套,完成2000户企业人才货币补贴发放任务。

7.着力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

编制全区公共文体建设规划,加快“两馆一中心”、罗湖体育休闲公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开展市民文明培训,开展公共文明月度巡查,构建文明创建长效机制。

8.千方百计补齐民生短板

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持续开展扫黑除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非法经营、欺行霸市等行为保持严惩高压态势。

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强化民营医疗机构监管。

9.全面完成年度经济指标任务

创新改革评价机制,建立改革评估制度,实行重点改革项目群众评、“微改革”项目大家评。

10.扎实做好中央巡视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

严格按照《关于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和责任分工,做到“条条要整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统筹】吕冰冰

【撰文】苏梓威 祁觊

编辑 祁觊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