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田革命老区的这些“红色”故事,你听过吗?

广州从化发布
+ 订阅

吕田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1957年吕田地区被国家民政部评划为革命老区,其中吕田镇三村村被评划为抗日游击区,塘基村、莲麻村黄沙坑被评划为抗日根据地。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三  村  村

白石咀胡氏公屋位于从化吕田镇三村村,是从北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地旧址。是一座泥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坐东向西,由四房、一厅、两廊、一天井及两侧炮楼组成。

中共从北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地旧址

(邹庆洲 2017年摄)

中共从北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地旧址指示牌

(邹庆洲 2017年摄)

1941年春节前,在吕田三村村胡斯增家里举办了一期党训班。由前北特委派来的陈枫主持上课,学习内容有联共党史、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等。党训班为从北革命基地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从化党的工作基本从南面转移到从北地区。

复原胡斯增家里举办的党训班

塘  基  村

巢德麟小楼位于吕田镇塘基村喉咙山下,屋前有乡道经过,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是一幢用木板分隔为两层的小楼房。吕田塘基为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人民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过较大的贡献。

从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邹庆洲 2017年摄)

1948年夏,塘基背保卫战在此打响。驻龙门城的国民党独立二团派出1个营,纠集龙门武警中队和地派自卫队约600多人,装备有重机枪、小钢炮等武器,进犯吕田塘基背革命根据地。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立即组织4个中队反击敌人,保卫老区人民夏收夏种。

回想起当年革命战争的光辉岁月,从化吕田镇塘基村东江纵队的几位老战士即使已年近百岁,但仍能从他们的言谈语句中感受到一种澎湃的力量。

从化吕田镇塘基村东江纵队老战士 巢作志

(邹庆洲 2017年摄)

从化吕田镇塘基村东江纵队老战士 巢枚堂

(邹庆洲 2017年摄)

从化吕田镇塘基村东江纵队老战士 巢作佳

(陈伟丰 2017年摄)

从化吕田镇塘基村东江纵队老战士 胡水妹

(邹庆洲 2017年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陈伟丰 2017年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复员军人证明书

(陈伟丰 2017年摄)

2007年7月由从化市委、市政府认定为从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1月由中共吕田镇委员会认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5年11月由吕田镇人民政府认定为吕田镇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基础。2016年12月由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评定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塘基背革命斗争史(简介)

(陈伟丰 2017年摄)

莲 麻 村 黄 沙 坑

吕田莲麻黄沙坑为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人民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黄沙坑从1945—1949年先后有11人(其中女4人)参加过人民武装部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过较大的贡献。2015年由区武装部授予东江纵队从化大队活动基地牌子。

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揭牌

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

(邬影红  2016年摄)

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

(邬影红  2016年摄)

1946年11月恢复武装斗争后,黄沙坑仍为游击队主要根据地之一,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后扩改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简称东三支队)。1948年12月10日,杨梅潭伏击战缴获武器装备部队后,将多余的武器运到黄沙坑由黄伙荣收藏于大山石洞里。

东纵从化大队活动基地——黄沙坑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从化人民民主革命斗争至此告一段落,原粤赣湘边纵队东江支队第三团也辉煌地完成了这一段历史赋予的任务,留下的武装编入县大队和公安营,为捍卫革命胜利果实而继续战斗。

东纵从化大队活动基地——黄沙坑村

2015年开始,三村村和塘基先后被评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黄沙坑基地也在积极申报中。

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牌匾


来源:从化兰台

网络编辑/刘芳

审核/王瑞君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