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进入三伏天后,深圳的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据气象部门预报,进入8月,深圳炎热的夏季还将进入到蒸笼模式。
游泳为解暑第一利器,在炎炎夏日,纵身跃入水中那透彻心扉的感觉,使很多大人小孩都贪上了水中的那一片凉爽。
我国每年有约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95%以上。
根据深圳市急救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今,120溺水出警的次数已高达88次,而7月1日—31日,就出警了21次,其中7人溺亡。溺亡名单中,有一名16岁中学生,在大鹏葵涌海域溺亡。
为提高青少年水上自救、互救的能力,近日,深圳市红十字会水上训练基地在白沙岭游泳馆揭牌,现场还为30多位青少年志愿者进行了水上安全救生技能公益培训。
16岁少年葵涌海域溺亡
每年的7、8月正值酷暑,天气炎热难耐,并且处于暑假期间,很多孩子想去游泳玩水,溺水在这一时期达到最高点。
7月29日,一名16岁的中学生跟同伴在大鹏葵涌海域游水,不小心被海水淹溺。
深圳哪些地方是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呢?根据深圳市急救中心统计,从120接到的溺水者接报区域分布上来看,在大梅沙、小梅沙、大鹏海滨区域发生的溺水事故最多。大梅沙海滨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暑假以来,相约来海滨戏水的学生明显增多,有些学生并没有家长陪伴,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不过,大家经常去的泳池也不是一个安全场所。7月,就有2个小孩在泳池发生溺水,好在急救及时,孩子生命无碍。
市急救中心提醒,青少年儿童应在家长陪护下在正规游泳场游泳,以免发生意外。非正规游泳场如海滩、水库,水深浅不一,且无水上救生员,青少年儿童在无家人、朋友的陪护下游泳,极易发生溺水事故。儿童溺水时通常表现为两眼无神、不说话,不会像成年人那样猛烈拍打水面,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游泳时表现出上述症状,应及时拨打120、并判断情况下水施救。
当发生意外溺水的时候,如何才能自救和互救?听听水上安全急救专家们怎么说:
溺水了,如何水上求生和自救?
深圳市红十字水救队队员长、高级教练潘庆伟提醒,首先应要注意这两点:
A.心理上保持冷靜镇定
B.只要能漂,就不会死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漂浮的方法有三种:仰漂、水母漂、俯漂(抱枕漂)
3、利用可利用的一切物品,包括衣物制作浮具。
如何利用衣物制作浮具?
裤子:
首先:把两条裤腿绑起来,将裤子朝下套在脖子上,如果裤子有拉链和扣子,要拉上拉链,并扣紧扣子。
然后:将裤子放在水里,左手抓住裤腿放在水里,右手从水面向水下朝裤子里打气,把气体打入裤子中,裤子中充满空气,像一个充气的浮具。当感觉充气成功的时候,双手抓住裤腰,将裤腰收紧,并单手拉到自己肚子的位置。
最后:人向后躺,等待救援。
注意:如果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出现漏气或者气不足了,再次张开裤腰,继续打气,将空气重新注入裤管中。
上衣:
提醒:当我们发生意外落水的时候,穿的衣服不能脱掉,如果脱掉衣服,第一自身的浮力会减少,第二我们身体跟水接触后,容易失温,人在长时间失温的情况下,容易消耗大量能量,可能出现昏迷或溺水的情况,所以,意外落水的时候,不要脱掉身上的衣服。
首先:将衣服扣子都扣好,绑住下摆并扎紧,再把衣服稍微向上半身提一下,让衣服有一个充足的气囊。当我们落水的时候,借助衣服漂浮的方式,就是我们先要用双手拉住衣领,防止气体从脖子后面漏出去。
然后:吸一口气,沉到水里,朝脖子衣领的口子吹气,把气吹到衣服的气囊里面。
注意:换气的过程中,一定要拉好衣领,防止从脖子口位置漏气,导致衣服气囊气体的减少。
问题一:
游泳时怎么呼吸 ?
——用嘴巴呼吸,不能用鼻子吸气
问题二:
游泳时呛到水怎么办?
——吞下去!吞下去!!
问题三:
游泳时发生抽筋怎么办?
——立即呼叫、举手求救;抓住泳道线,抱住救生浮标;反向拉伸抽筋部位。
问题四:
如何预防游泳时四肢抽筋?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生病了更加不能进行水上运动。
3.不管气温冷暖,游泳前先往躯干撩些水,然后再进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孩子溺水了,家长或同伴如何急救?
对于家长来说,除了注意选择玩水地点、加强看护,懂得孩子呛水以及溺水后的正确的救护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1. 首先保证施救者(家长)的自身安全
当发现有人落水时,救助者不要贸然下水救人。会游泳不代表会水中救援,水中救援需专门训练。尽量利用绳索、救生设施进行岸上救援;尽量多人一起施救,避免单兵作战。
2、溺水孩子被救上岸后的处理
如何处理视孩子的具体状况而定。
o 清醒,有呼吸有脉搏
立即呼叫 120,然后陪在孩子身边并注意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o 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
立即呼叫 120。如果溺水者口鼻中有异物(如水草、淤泥等),应清出异物,同时检查溺水者有无外伤,存在头部或颈部外伤者应避免自行搬动;无外伤者,应使其保持在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等待过程要密切观察呼吸和脉搏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o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
类似假死状态,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应清理溺水者口中的异物,进行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保持侧卧位,注意保暖,等待 120 的到来。
o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
立刻清理口鼻异物,心肺复苏采用传统的A-B-C顺序,即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施救过程中,应同时呼叫 120,并持续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最新的关于溺水的循证医学推荐是: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随后每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时注意按压部位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的力度是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的姿势是急救者两手指交叉,手臂绷直,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半身力量向下按压。
关于溺水的常见误区
1、利用倒立、顶腹部、拍背等方式排水
不管哪一种排水法,都是错误的。
水一般不会阻塞气道,因此不需要排水,而应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此外,对溺水心脏骤停者,排水会耽搁急救时间;对有意识有心跳的,排水无益有害,容易导致误吸或受伤。
2、孩子溺水后,叫不应就需要人工呼吸
对于有呼吸的溺水者,是不需要人工呼吸的,特别是昏迷而有呼吸的。
在发现孩子溺水后,要通过脉搏、呼吸、意识三方面来判断情况,而不应该仅通过「能不能叫答应」。
如何预防小儿溺水?
做好监护,不要让孩子去野外的河道、湖泊等禁区游泳。
坐船时,给孩子穿好救生衣。
游泳池玩耍时,看管好孩子,别让他进入深水区。
在水上公园、海滩、码头等地方玩耍时都要小心发生溺水。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李竹盈 阮梦婷
【摄影】朱洪波
【综合】深圳急救、丁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