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为贯穿如意坊和芳村片区南北向交通大动脉,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开工建设。该项目北起内环路如意坊立交,下穿珠江后与芳村大道相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广州城市主骨架道路网络系统以及荔湾片区的区域路网结构。
今年年初,“改善公共交通出行条件”被列为2018年广州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办好民生实事,广州在行动。记者从广州市交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广州已开通三号线北延段(机场南-机场北段),十四号线、二十一号线、广佛线一期燕岗至沥滘等土建工程已完成目标任务86%以上,同时,优化20条和新开2条公交线路,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1.对于交通出行方面的改善,你对上半年的工作成果打多少分? 2.对公交出行,你有哪些方面的期待? 3.广州要建设“公交都市”,除了以上方面,你认为还应该重点做好哪些事? 提交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提升公共交通出行便捷度、舒适度,广州将继续扎实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公交线网优化、公交专用道拓展、新能源车辆推广、智能公交候车亭建设及多元化支付应用等工作。
公交线网持续优化,如约巴士再开137条线路
“新开和优化公交线35条(含抽疏线路5条),加大新开地铁、新建楼盘及商区等区域线路覆盖,加密城乡连接公交线路,让群众出行更安全、便捷、高效”也被写进2018年广州十件民生实事中。
记者近日从广州市交委获悉,为切实办成实事、服务民生,市交委结合市民反映和走访调查,重点完善外围薄弱区域的公交出行服务,进一步加强公交与地铁接驳,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上半年,已累计优化调整及新开公交线路22条。
“其中,优化调整公共汽车高峰快线31等线路,完善了白云区南悦花苑居民接驳地铁及往天河方向的通勤出行服务;优化调整公共汽车320、328等线路,解决广州航海学院师生公交出行难的问题;新开公共汽车882快线,推进广州大道高效便捷公交系统试点工作。市民公交出行或接驳更加便利。”广州市交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同时,广州积极拓展“定制出行”的如约巴士服务,重点围绕外围大型住宅小区市民至市中心区的通勤出行需求,上半年新开线路137条,服务区域覆盖广州市内各行政区域。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公交专用道网络覆盖范围,改善公交运行环境,2018年上半年,广州市还重点在黄埔区、天河区的车陂路、大观路、汇彩路、华观路、开泰大道、开发大道、科丰路、永和大道、开源大道、开创大道等路段新增近100公里公交专用道,目前已完成相关标识标线的施划工作,即将投入运营。届时,全市公交专用道将达到520公里,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主要客流走廊,为城市居民在高峰时段的通勤出行提供公交路权专用快捷通道。
据了解,广州市还积极推进新型智能公交候车亭试点建设,为市民提供更舒适、便捷、智能的候乘服务,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其中,珠江新城智能观光线路配建16座新型智能公交候车亭,融入了实时播报车辆到达及“一键叫车”等功能,并在珠江新城总站(海风路)配套休闲文化图书馆,实现休闲与交通的融合,凸显智慧、文化公交元素;黄埔区完成了开创大道、科学大道、揽月路等路段共约60个站点的新型智能公交候车亭更新改造工作,试点融合光伏太阳能顶棚、LED显示屏、实时监控、智能站牌和语音播报、WIFI等绿色智慧便民功能。
地铁建设提速,年底再开通三条新线
近日,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的下放,二十一号线员村站主体最后一块顶板顺利完成砼浇筑,实现了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员村站初期是为二十一号线的第一个车站,远期是十一号线的中间站,与五号线员村站进行换乘,地下共设四层车站,车站南端设折返线。
截至目前,二十一号线土建累计完成86%,镇龙车辆段已开通,象岭停车场已“三权移交”,水西停车场已基本完工;21座车站中,镇龙站已与知识城线同步开通,19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20个区间中,18个已双线贯通。
去年年底,广州“四线齐发”,总运营里程达390.6公里,花都、增城首通地铁。今年年初,“力争在2018年底前,建成开通十四号线、二十一号线、三号线北延段(机场南到机场北)、广佛线一期燕岗至沥滘等4条线(段),共122.4公里”被写进十件民生实事中,广州地铁总运营旅程将迈向500公里。
4月26日6时,随着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试运营,三号线北延段(机场南到机场北)正式开通,成为今年首条开通的地铁线段。“不到一个小时,就从市中心的体育西站到了白云机场,从B口上去就能办理值机,十分方便。”尝到新线“头啖汤”的罗女士对记者说。
而在今年5月底,随着十四号线一期钟落潭至黎家塘区间最后一个钢轨接头顺利完成焊接,十四号线一期轨道高架段长轨全面贯通。这条从化区的首条地铁,土建工程已累计完成91%,全线13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12个区间已全部贯通,待后续的供电、通信、信号、机电安装等施工完毕后,预计年底开通。届时,全市11个行政区均将实现轨道交通覆盖。
此外,广佛线一期燕岗至沥滘段也在5月实现了全线贯通。待年底全线通车后,广佛线将新增石溪、南洲、沥滘三个站,连通广州海珠区和佛山南海。其中石溪站与未来的广州地铁10号线接驳,南洲站可换乘广州地铁2号线直达广州南站、沥滘站则可换乘3号线直达白云机场,可便捷通达广州南北两个交通枢纽。同时也为广州地铁2、3号线沿线市民“广佛跨城”生活提供了便利。
记者了解到,广州地铁还将持续“开挂”。根据《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 年)》,待3号线东延线、5号线东延线、10号线等线路建设完成后,广州将形成18条线路、总长79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下半年小目标
记者从广州市交委了解到,2018年下半年,广州将继续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加快落实民生实事工作任务,提升市民出行环境,助力市民出行服务品质逐步提升。
首先,年底将建成开通14号线一期、21号线(增城广场—镇龙)、广佛线(燕岗至沥滘)等3条地铁线路,届时运营总里程接近500公里,尤其是14号线一期的开通,将弥补从化“缺铁”短板,全市11个行政区均将实现轨道交通覆盖。
同时,继续推进市政府公交民生实事工程,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重点加强公共交通薄弱区域以及新开地铁新线站点公交接驳服务。其次,做好新建100公里公交专用道的运营组织工作,为东部区域市民提供快捷、高效的公交通勤服务。
此外,广州将继续推进公交车辆电动化工作,力争至2018年底纯电动车辆规模突破10000台,基本实现公交电动化。继续优化支付手段,在公交全面支持全国一卡通的基础上,推动地铁对全国交通一卡通的全面适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方便的一卡通行服务。
【记者】余秋亮
【通讯员】詹熳 陈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