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夜里,“云雀”在日本本州岛南部登陆,登陆时的强度达到台风级(中心附近风力13级左右)。登陆日本后的“云雀”持续向西南方向移动,贯穿日本南部地区后其中心于今天(30日)凌晨离开日本进入到我国东海东北部海域。
7月30日11时,台风“云雀”的中心在东海东北部海面上,也就是北纬30.7°,东经129.7°,中心附近最大风速18米/秒(8级风,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995百帕。目前“云雀”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缓慢向偏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
▲今年第12号台风“云雀”、即将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的热带扰动90W和在“云雀”东侧的热带扰动91W。
▲中央气象台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最新发布的第12号台风“云雀”未来移动路径概率图。
今明两天(30和31日),“云雀”将在我国东海东北部海域缓慢打转。造成“云雀”打转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外围环流在日本东南部近海海域加强生成了一个热带扰动91W。登陆日本后的“云雀”强度已减弱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仅18米/秒,只略强于热带扰动91W,且两者距离较近。因此,“云雀”和91W形成了双涡旋互旋现象。
▲第12号台风“云雀”与热带扰动91W互旋路径示意图。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预测的“云雀”后期路径概率预报。
“云雀”的路径稍显怪异,它显示在副高的作用下走出了一个问号路径,接着又将原地转一圈。8月1日开始,“云雀”将结束原地打转,开始在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下加速向偏西方向移动,中央气象台预计它于8月3日凌晨到白天在上海或江苏沿海一带登陆的可能性较大。不过,由于目前我国东海和黄海海域的海温并不高,再加上“云雀”早已失去了西南季风的水汽加持,届时登陆华东沿海的“云雀”将会是一个强度较弱(热带风暴级)、个头较小且“脱水”的台风。
▲葵花-8号卫星监测到的今年第12号台风“云雀”动态水汽云图(时间段:2018年7月30日03时30分至7月30日10时30分)
7月29日晚10点半,台风云雀已经连续登陆了日本两次,中心来到九州岛西部,距离上海仅850公里。在云雀北边,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像铁桶一样牢固,云雀难以突破,大趋势就是一路向西,登陆江浙沪。
7月29日下午,云雀在卫星云图上的位置。中气爱在风云4号卫星云图上标注
欧洲数值集合分析对云雀的路径分析,中气爱根据ECMWF数据制作
但需要注意,这只是大趋势。云雀北边的副高虽然强大,但它南边、西边也隐藏着多条大鱼(高空冷涡、副高南脊、我国南方的暖脊等),一会儿把它往南拽,一会儿把它往东引。所以,云雀会在东海停留3天以上,要到8月2日夜间以后才能登陆。
7月29日天气形势分析可见,云雀附近有多个天气系统,它将在东海打转停滞3天左右
在云雀前方,东海的表层海温正在迅速上升,目前已有28-30度;但深层海温仍然较低,因此海水热量总体不大。如果云雀走得快走的南,它还有可能显著加强;但像现在云雀这样慢吞吞的走,表层那点暖海水根本不够用,它的加强还是非常有限,大致以热带风暴强度登陆江浙沪。
云雀前方的海洋热焓图,来自科罗拉多大学
因此,你要这么弱的台风来对付副高和结束高温,那真是强人所难了。事实上,云雀只能暂时舒缓登陆地附近及以北--那就是江苏和上海的高温一两天,连浙江的高温都不能解决,全国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央气象台对云雀台风的路径预报
不过,虽然云雀不能直接缓解高温,但云雀登陆后,副热带高压有望调整南撤,东北、内蒙古的高温有望率先缓解,重庆的高温也会暂停一下。但与此同时,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期仍在继续,新一轮台风正在酝酿。
7.29-8.3东亚和西北太平洋环流形势,中气爱根据ECMWF数据制作
“云雀”应该能在8月3日前后给长三角附近地区带来短暂的清凉,但随后副热带高压又将大举西进,我国华东、华北地区将再度迎来高温酷暑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