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非洲象,这一非洲大陆最具标志性的物种,正在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生存危机,其数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1981年,非洲大陆有120 万头大象,非洲象的盗猎危机从2010 年开始并延续至今,如今已不足50 万头,一些种群直接面临区域性灭绝的威胁。
伴随疯狂盗猎的,是猖獗的象牙走私活动,2009年以来,非法象牙贸易一直在高位运行,并呈规模化趋势。截至2017年,全球非法象牙贸易量是2007年的三倍。在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象牙走私目的国之一的中国,一场关于象牙的战役正在打响——
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我国,一切象牙交易都属于违法行为。这一决定,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被认为彰显中国打击盗猎行为的决心,以实际行动为世界作出榜样。
如今,象牙“禁贸”令已经执行半年有余,象牙是否真如所愿从市场上消失?专业人士提醒,关闭合法贸易通道的同时,也要谨防在猛犸象牙掩盖下进行的非法象牙交易;在消费者教育方面,针对海外华人的宣传非常重要,而合法象牙库存何去何从,也成为讨论热点之一。
“象牙禁贸绝对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机构就能解决的事情,这是一个全球治理的问题。”野生生物学会(WCS)项目主管李立姝对象牙贸易政策一直有追踪研究,在她看来,象牙禁贸只是很重要的一大步,后续还有很多和象牙禁贸相配套的执法管理以及宣传工作。
正如在非洲卧底“象牙交易”数年的黄鸿翔所说,这场象牙禁贸战役,才刚刚开始。
—— “影响世界的决定”
2016年,国务院颁布第103号通知,宣布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制品,于2017年3月31日和2017年12月31日分两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并禁止各种渠道的象牙交易。
这意味着,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我国,一切象牙交易都属于违法行为,全球象牙市场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自2002 年以来,ETIS(大象贸易信息系统)对《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报告一直将中国视为全球最大的象牙走私目的国之一。中国禁止象牙贸易,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这被认为彰显了中国打击盗猎行为的决心,以实际行动为世界作出榜样。
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自然基金会表示,中国这一决定影响巨大,对非洲象的命运至关重要,有利于进一步遏制非洲象遭受非法屠杀和贩运的趋势。该组织负责非洲事务的主管弗雷德•夸梅•库马说,在保护野生大象方面中国展现出“伟大的领导力”。
博茨瓦纳保护大象组织“Elephants Scents”董事会成员塞克尔说,象牙贸易禁令使非法进入中国的象牙数量下降了80%。“中国作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影响世界的决定。”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东南亚区域负责人克里什纳萨米说,中国禁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意义深远。她呼吁各方加强合作,让中国采取的措施发挥更大作用。
黄鸿翔在非洲卧底“象牙交易”数年,对此深有感触:“从我接触到的人来看,无论是中国人、西方人还是非洲当地人,他们都是非常支持和赞赏中国的象牙禁令。”
事实上,中国不过是全球象牙贸易里的冰山一角。有保护主义者认为,中国的禁令可能是整个亚洲象牙市场关闭的催化剂。
不止亚洲,中国这一行动有望引发“全球效应”。据非洲新闻网报道,今年3月,以博茨瓦纳总统伊恩•卡马、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乌干达总统乌塞韦尼等为首的非洲32国总统,在博茨瓦纳参加了一个非洲大象保护会议。会上,他们签下请愿书,呼吁欧盟效仿中国,全面禁止象牙贸易。
“那么多国家都在禁售象牙了,欧盟为什么不可以?”博茨瓦纳环境部长切凯迪•卡马坦言,“欧盟必须关闭象牙市场,中国就是个好榜样。如果欧盟能够团结起来,跟中国一起做正确的事情,我们就有两条关闭的贸易渠道了。”
——禁令效果立竿见影
而在中国,禁令出台后,象牙市场也如冷空气过境。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发布的《2017年中国象牙市场回访》数据显示,对列入2017年3月31日前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单位和场所中,除北京存在1家私自销售象牙制品外,其余均已停止相关业务。
“禁令使得象牙去商品化,从根本上否定了象牙作为一种商品的属性,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它的合法性。”在李立姝看来,禁令改变了象牙价值的基调,使得民众产生了明确的“边界感”,知道买卖象牙是属于违法行为。
黄鸿翔告诉记者,禁令对海外华人购买行为的约束不可小觑。根据他的观察,很多在海外的中国人,象牙并不是非买不可的东西。如果没有禁令或者是禁止不严格,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象牙制品。但如果有明令禁止的法规,这些人群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报告支持了上述观点——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15个城市的调查中,象牙消费者中有50%为拒买人群,他们拒绝考虑在将来购买象牙;另外有31%为禁令敏感人群,这个群体中70%的人曾经在过去购买过象牙,也表示未来有购买意向,但是知晓象牙禁令后,没有人再有购买意向。
禁令也使得网络市场冷清下来。一位调查人士称,他加入的象牙买卖微信群,以前每天能收到上百条消息,并在群里公然叫卖象牙制品。而现在,这些微信群里一片死寂,偶尔有改行的卖家发布诸如沉香之类的广告,“象牙”二字变成了被封印的秘密。
在北京十里河,曾经的合法象牙专卖店人去楼空,但有的店铺仍然有醒目的“猛犸象牙专卖店”摆在玻璃柜台。本次象牙禁令旨在禁止现生象牙,包括亚洲象牙和非洲象牙的贸易。已灭绝的猛犸象牙并不在此次禁贸范畴之内。
“除非经过特殊的培训,一般人区分出猛犸象牙和非洲象牙。”有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猛犸象牙是非洲象牙在质感和外观上最为接近的替代品,极有可能取代过去的合法象牙市场作为非法象牙销售的掩护。
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在象牙禁令出台后对北京183家涉及猛犸象牙销售的店铺进行了实地调研,许多专卖店中的手镯、佛牌、坠子等小物件皆为净白或者纯白色,店家声称是冰料所以色泽白皙。另外,此类物件牙纹细密或接近牙芯缺乏牙纹,相当难用肉眼辨别是否为猛犸象牙,这给执法造成了困难,形成象牙禁贸成效隐患。
“依据我们对猛犸象牙市场的调查来看,市场上非洲象牙和猛犸象牙混合销售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所谓的legal-cover(合法借口)。”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海外投资、贸易与环境项目负责人任鹏认为,“在象牙禁贸令执行后,猛犸象牙的实体市场规模是否有持续扩张、原先的合法象牙店家在象牙禁贸后转为销售猛犸象牙都需持续关注追踪,以作为长期象牙禁贸令执行成效评估因子之一。”
——黑市:合法贸易掩盖下的非法交易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象牙禁贸战早在1989年已打响第一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当年颁布“象牙禁贸令”,禁止象牙国际性的商业贸易。
不过,在1997年和2000年,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南非四国以保护经费匮乏为由,获得了出售其库存象牙的资格。2008年,中国和日本在象牙限额拍卖中共同获得了102吨的非洲库存象牙,其中中国拍得62吨。这62吨象牙,成为中国日后合法象牙市场的唯一来源。
然而,62吨合法象牙并不能满足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即使在象牙禁贸以前,非法的象牙黑市也一直与合法的象牙市场并存,其市场容量甚至远远高于合法市场。
禹洋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他曾在2014年到2015年间,走访了北京、天津、福建、江苏、云南等20个象牙贸易较为活跃的城市,调查了73家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合法象牙销售或加工企业,走访期间,他发现92家无证商铺(黑市)从事象牙制品的售卖。
“在象牙禁贸之前,每一个象牙制品都应该有一个唯一对应的象牙制品收藏证,否则就涉及违法和违规。从调查来看,很多店铺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无证的象牙制品在销售。”在此前的走访中,禹洋发现,“北京潘家园有很多古玩店,象牙制品的摆放都比较隐蔽。有些店家会放一个很小的象牙雕刻的佛头在展示柜的角落,有点像打暗号。”
这种暗号式的交流在象牙黑市中十分常见。禹洋说,在象牙卖家的QQ群里,为了避免被屏蔽,象牙会被谐音成“XY”,“血牙”是指带有血丝状花纹的象牙,还有“黄料”“白料”等业界专用的术语。
这些非法经营的店铺大多位于珠宝城、古玩城或者花鸟市场等场所。北京的潘家园、十里河旧货市场,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这些游客聚集的地方也是非法小店的聚集地。除了这些平时就聚集大量古玩和工艺品的地方,在调查中也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在多家寺庙的法物流通处也有象牙贩卖。
而根据WWF和TRAFFIC的调查,大多数的非法象牙制品集中在二线城市,大多数非法象牙制品是在福建加工,也有少量源自泰国和越南的工艺。福建是小件制品的主要加工和集散地,而广东则是以象牙大件制品为主。有些象牙原料是从非洲直接走私入境,有些则以越南为中转,通过广西入境。
浙江乐清的一家小店,是禹洋距离探访到大批量象牙最近的一次。这家小店和其他的工艺品店并无二异,柜台里摆放了配有收藏证的象牙牌和象牙珠子,在一番聊天后禹洋询问店家有没有大一点的象牙制品。
“仓库里有。”店主的回答着实让禹洋大吃一惊。店主说,他们可以接受私人订制,可以把象牙原牙雕刻成顾客想要的样子;如果需要中型或者大型的象牙,还可以帮忙调货。有仓库存放象牙,还能提供这么多不同方面的服务。禹洋判断这家店主的存货比较多。
“中国合法的象牙市场,很可能作为非法市场的一个保护伞。只要没有合法市场的话,打击起来就全是非法市场,所以最终的解决途径是把合法象牙市场关闭。”禹洋表示。
有专业人士称,关闭合法象牙贸易通道的同时,也应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象牙市场,将象牙禁贸这场战役打得更为彻底。
——“针对海外华人宣传非常重要”
在象牙“黑市”,“走私”是非法象牙的重要来源。即使象牙禁贸政策颁布以后,象牙走私仍然猖獗。据广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广州海关在旅检渠道已先后查获违规携带象牙制品进境案件88宗,缴获象牙制品净重35.7千克,同比增长均近两倍。
无独有偶。7月6日,香港海关执法人员检获7215公斤象牙,市值约7200万港元,这是香港海关30年来捣破的最大宗象牙走私案。7月4日,内地海关与香港海关联合行动,在新田查获约277公斤疑似象牙,市值约277万港元。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规定,除持有相关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外,任何贸易方式或者携带、邮寄象牙等濒危物种进出境的行为都为非法行为。
“有很多这种出境旅行团、务工人员在回国时会被怂恿携带象牙制品,象牙消费转移到国外,国外象牙市场呈现出墙外开花的状态。”李立姝认为,未来需要与周边甚至非洲国家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另一方面需要协助当地做一些社区普法工作。
就在一个月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联合主办了面向在马拉维和坦桑尼亚工作和生活的中国公民的宣讲会,旨在提升其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远离野生物非法贸易。本次参会的180人都是来自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和华人华侨代表。
“现场参会代表都一直在认真听讲,而且每个宣讲会都有中国企业代表宣读对非法野生物贸易零容忍的承诺,代表在座的中资企业承诺企业和个人不购买象牙、犀牛角、穿山甲等制品,不牵涉濒危木材非法贸易,不参与盗猎和走私携带非法野生动植物制品出入。”TRAFFIC中国项目高级宣传官李晓嘉全程参与了此活动。
李晓嘉向记者介绍,最近几年媒体曝光的盗猎、非法贸易、走私案件增多,野生动物保护的话题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多数在非洲务工和生活的中国公民都没有接受过这方面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针对海外华人做野生动物的宣传非常重要。一方面他们因为能够亲眼看见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比如非洲象,所以宣传效果普遍很好。另一方面他们也能更直接地感受到从事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对中国形象的影响。”结束了“卧底”生涯的黄鸿翔依然没有离开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他从中国引进资金和技术,和非洲当地动物保护组织合作,让中国人购买当地社区做的手工品,增加社区收入,从而减少他们对盗猎的依赖。
北京海关方面也向记者表示,加强对打击象牙走私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有利于打击非法象牙贸易,同时能够降低海关一线执法的压力。此外,外派劳务企业也应承担法制宣传的责任,减少外派劳务员工因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而发生的违法行为。
WWF和TRAFFIC联合发布的《中国象牙禁贸可行性评估简报》则建议,应加强执法有效性,充分发挥国家层面和各地CETES履约执法协调小组的作用,推动执法薄弱部门的能力建设和打击非法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重视程度。一旦实现有效的市场监管,非法象牙在市场上出现的频率就会减小。
另外,对于在网络上、社交媒体上大量出售非法象牙的广告,应尽快出台配套的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对网络平台上发布非法制品广告和交易行为作出清晰界定,使管理和执法部门有法可依。
——合法象牙库存何去何从
象牙禁贸之后,合法象牙库存如何处理,成为“烫手山芋”。
早在2015年,中国还没有全面实行象牙禁贸政策之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立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提出了对于合法库存象牙的处理建议。他建议,由政府将市场上所有的合法象牙库存一次性购回,随后政府可以视情况将它们移交给博物馆。回购完成后,不再允许任何形式的象牙贸易,市场上的所有象牙制品都为非法。
“可以考虑政府回购,但是谁来掏这个钱?买下来之后,后续又要怎么处理?这每一步都涉及政府的立场。”由于合法象牙库存并不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任鹏认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个中国国内的问题,需要各方协调权衡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此前,21家国家林业局制定销售店在2017年TRAFFIC的象牙市场回访调查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7 家(33%)店铺声称会将象牙存货上交国家或等待国家回购,5 家(24%)称是用于博物馆展示,4 家(19%)表示自己留着收藏或等待象牙市场再次开放,3 家(14%)等待进入拍卖市场,2 家(9.5%)表示会在年底尽快卖完。如果不考虑重开象牙市场和拍卖,国家回购和用于博物馆展示成为店铺的主流倾向选择。
据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主管部门没有公布有关象牙库存的具体监管方案,而实际的库存由原来的商家继续保存,主管部门则可能派出检查机构定期做一些检查,核实封存的状况。
去掉象牙的商业价值是李立姝认为这次象牙禁贸战役的关键,所以对于象牙库存她建议考虑回收然后统一销毁:“在中国的文化上不太能接受这种解决方案,但如果合法库存还停留在商家手上,管理成本会很高。”
2016年4月,肯尼亚在内罗毕国家公园烧毁了105吨象牙和1.3吨犀牛角,几乎相当于肯尼亚全部的象牙和犀牛角库存,其中仅象牙就价值上亿美元。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在焚烧前表示“象牙毫无价值,除非它长在活着的大象身上。”
而早在2014年1月6日,中国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在广东东莞集中销毁了近年来在执法行动中查没的6.1吨象牙及其制品。这是中国首次公开销毁象牙。
“此前的合法象牙库存很有可能再次流向市场,有可能被转移到国外去做雕刻加工,这对中国的形象是一种负面影响。”任鹏也有同样的担忧。在他看来,如果象牙库存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案,会损失一部分人的合法权益。在全民欢呼象牙禁贸政策出台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保护这一部分人的合法利益。
【记者】赵晓娜
【实习生】胡平
【校对】吴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