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岭南舞蹈大赛终于开幕了!
从7月25日起连续7天,来自全省的69部原创舞蹈作品将展开激烈角逐。本届大赛覆盖面为往届最大,全省19个地市均有节目报名参加。
在舞蹈艺术家陈翘老师的倡导下,广东省舞协于2005年创办岭南舞蹈大赛,现已经开展了10多年。前五届岭南舞蹈大赛留下来的作品约有500部,岭南舞蹈大赛还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表演与编导人才,且在活动组织、开展方面屡有创新。
▋南方+设置岭南舞蹈评论专区
不能到现场也能看能听,还能评
7月25日晚,广东省第六届岭南舞蹈大赛首场比赛(小舞剧组别决赛)在深圳大剧院开赛,接下来还有5场比赛将持续不断地为市民带去舞蹈盛宴。
更难得的是,这次大赛还增设以岭南舞蹈为主题的论文比赛并首次开启专家评委“一作一评”模式。过去大家只能看舞蹈,现在大家还能涨知识哦!
从即日起,南方+app将开辟“岭南舞蹈大赛评论专区”,下设“舞蹈评论”和“现场点评”两个板块,除了挑选部分优秀的岭南舞蹈学术论文外,还将刊登最新鲜、热辣的现场图片和专家点评,让即便没有机会到现场观看的市民也能领略到岭南舞蹈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次比赛的评委阵容~
9位国家级专家评委将现场对参赛作品进行逐一点评,评委会由国家一级演员、一级编导组成。
主办方说,采用此做法的目的,一方面是让评委专家提出对于舞蹈作品的见解和建议,帮助编导和演员日后进一步完善提高;另一方面希望借此种方式培养观众建立正确的舞蹈认知与审美,提高舞蹈作品的赏析水平。
▋“小舞剧组”首先登场决赛
寄托对舞蹈人才培养期许
7月25日晚上演的是小舞剧组别。
值得一提的是,小舞剧组别的设置是岭南舞蹈大赛的一大亮点,小舞剧组别是从第四届岭南舞蹈大赛开始设置,这一做法在其他省市乃至全国各类舞蹈赛事中都屈指可数。
目前,已有获奖小舞剧被打造为舞剧即将推出市场,比如第五届岭南舞蹈大赛参赛并获奖的小舞剧《醒》,已由广州歌舞剧院创排成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将于今年9月在广州友谊剧院首演。主办方表示,实践证明,该组别的设置已成为广东省优秀舞剧作品的孵化器和试验田,为广东省优秀舞剧精品的诞生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知识】
何谓“小舞剧”呢?
一般来说,小舞剧和大舞剧相比投入很小,几乎都没做什么背景,没花多少钱,但取得效果非常好。一个作品在20分钟左右就能把一个故事讲完,把一个人物塑造出来,这个对于纠正“大舞剧”的奢华现象是一个较大的促进,能有效地调动编导在创作中的本体意识,而不是借助太多的外在手段,同时又可以让很多没有做过舞剧的编导们有机会尝试舞剧创作。
如何发挥小舞剧简约的优势,做出“剧”的特色,是小舞剧创作应该着力的关键。
广东省舞协主席李永祥介绍,“从第四届岭南舞蹈大赛起,除设群、独、双、三人舞组别外,特别新增小舞剧组别。这种带有开创性的尝试,旨在考察舞蹈编导、舞蹈演员的综合艺术实力。这种方向的尝试有利于在广东的舞蹈创作中挖掘出一批人才,同时又给了有志于探索舞蹈创作的青年人才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也期待成为岭南舞蹈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小舞剧”类别的大胆尝试不仅为当下舞剧创作提供些许参照,更寄托着当地舞蹈人对舞蹈人才培养和舞蹈文化发展的诸多期许,难怪放在第一场亮相!
▋四部小舞剧惊艳亮相
专业、非专业组各具特色
小舞剧专业组
● 一、《客栈》
编导:邢峰溥
服装设计:鲁小会
演员:卓思余、李健、刘震、郭凡、苏维维、李瑶、钱怡臣、黄雪沂、罗雨晴、黄斯骏、张蕃润、雷金龙、梁宏锐、奚正宇
参赛单位: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选送单位: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现场点评】
文祯亚:舞剧讲究结构,大致分两类:一种叫外部结构,属于典型的传统戏剧结构;另一个是内部结构,就是我们所说的现代结构。整部舞剧非常上心、非常努力,编导亦用了很多心思,但存在两个小问题:一是小舞剧中运用暗转的次数是否太多了?二是舞剧中的道具没有仔细考虑,并运用得当,还有提升空间。
● 二、《彩虹桥》
编导:裘华松、沈凯燏
编剧:裘华松、阳成
作曲:阳成
服装设计:高伟
舞美设计:佟刃峰
灯光设计:肖志峰
辅导:云峰
演员:桑怀刚、吴官美、云峰、符隆、郭鹏博、邢微、佟璐、姜雨彤、单颖卓、刘芷君、曹莹、刘家序、叶梦雪、田程橙、蔡明君、贾彩月、贺美玲、张琢婷、李超群、陶飞宇、祝宏宇、许树程、欧阳孝勇、赵凌、岳小龙、李松宴、谢嘉金、王子赫、田正深、王天佑
参赛单位:南方歌舞团有限公司
选送单位:南方歌舞团有限公司
【现场点评】
文祯亚:首先,这部舞剧在题材的选取方面占了一定优势,即选取以新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为舞剧主题内容。然而,我却更期待作品的内涵能反映广东“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其次,作品的哑剧成分比较重。
哑剧成分的结构方式影响我国舞剧较为深远,最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专家指导的影响太深,而舞剧发展到今天,结构是在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改进。另外,作品在中间运用了时空交错式结构,也就是我们说的“超越”。时空交错式结构要用好,用不好就会穿帮。
● 三、《在水一方》
编导:PeterQuanz
编剧:邹罡
作曲:杜鸣心
服装设计:AnneArmit
舞美灯光:刘清
辅导:孙欣、王志伟
演员:黄平、刘歌、高越、修纯子、夏诗雯、刘琪、马泽华、李晓龙、李冬波、徐嘉悦、毛文宇、张洋、梁诗殷、吴倩、黄浩加、张魏巍、刘泽煜、邸健、张璐璐、卢承申、马明皓、王璐、高帅男、胡涛
参赛单位:广州芭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选送单位:广州芭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现场点评】
文祯亚:这部舞剧的舞段非常流畅,符号清楚,也没有什么废话,干干净净,做得相对来说比较完整。
小舞剧非专业组
此次进入决赛的小舞剧非专业组作品只有一个——
● 《炼狱》
编导:吴微媚、汪波
作曲:张镒麟-SheridanTongue
编剧:吴微媚、汪波
服装设计:汪波、吴微媚、黄蕾、陈家欣
舞美灯光:汪波、陈基秀
演员:黄蕾、黄润铃、曹剑飞、郑暖利、杨雁瑜、陈家欣、李安生、彭慧锦、周曼琪、夏童、龙俊婷、邓紫恩、梁梓桁、张佳娜、彭晓青、车明桃、何瑞颖、林喜霞、卢思而、郑月银、黄妙凤、孙伟曼、刘倚君、卢银珊、施辰铱、曾文楚、陈泳杏、梁家利、李若琳、王晓玲、尹琳、林少萍、刘诗卉、曾仲仪
参赛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青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选送单位:深圳市舞蹈家协会
【现场点评】
张小芯:首先,我觉得值得鼓励,因为在以往的小舞剧组里,都是专业院团和专业院校的作品。今天在小舞剧里看到了非专业组的作品,这是非常可喜可贺的一点。第二,我觉得岭南舞蹈通过一届又一届的比赛在不断地探索前行,培养人才、积累作品、锻炼队伍,在这一点上是走在前列的,也是值得可喜可贺的。第三,在文艺院团改制、改革的大潮中,广东的专业院团包括专业院校,对舞蹈依然在坚守,值得敬佩。
文祯亚:不同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也让彼此相互吸引,所以岭南舞蹈大赛在选材上也要非常注意。
以上就是现场专家对四部作品的点评。
从即日起,每场比赛南方+都会奉上新鲜热图和热评,同时普及一些舞蹈小知识。读者们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谈谈你们对这些作品的看法,谈谈你们心目中的岭南舞蹈应该如何发展,我们也会选择一部分有见地的留言、评论后期刊登。
下期内容是“群舞院校非专业组”,热爱舞蹈艺术的朋友们请持续关注我们~
【撰文】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周豫
【通讯员】蔡立慧黄靖欣刘泠君杜粤
【摄影】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