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乱、差”到“示范村”,连山卢屋寨村做了什么?

清远三农
+ 订阅

从脏乱差到整洁村、示范村,

再到投入40余万发展“荷花”经济

连山永和镇卢屋寨村不仅仅村貌变得美丽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上百亩的荷花,紧邻着村庄,夏风吹过,荷叶起舞,荷花争芳斗艳,一只蜻蜓立在花蕾上。7月10日上午,走进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卢屋寨村,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百亩莲子基地。进村中,你看不到一丁点垃圾,整洁的硬底化村道,文化广场及其长廊下纳凉的群众……

曾几何时,卢屋寨村旱厕、牛栏、猪舍、危旧房屋散落,垃圾无人清理,脏乱差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村集体一年的经济收入仅有5万元。2015年11月起,卢屋寨人动了起来,“三清三拆”,多方筹资,建设美丽乡村,让下辖的两个自然村分别成为了整洁村和示范村;发展集体经济,投入40余万元种植莲子,预计今年收入可达50万元,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卢屋寨村莲子基地,荷花争芳斗艳,美不胜收

行动:两年多的努力,实现乡村美丽蜕变

卢屋寨位于连山县城西北方向7公路处,紧邻323国道;村民1500余人,精准扶贫户占6户,其中政策兜底3户;共有水田800余亩,旱地200余亩。卢屋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卢德燕介绍,村集体仅有入股小水电的每年5万元收入,人均土地不到一亩,超过八成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打工。

2015年11月之前,卢屋寨村危旧房屋190间,旱厕、牛栏、猪舍、杂物间等250间,垃圾无人处理,雨污分流管道不存在,没有绕村公路,村中部分村道还是泥巴路,更谈不上文化广场、小公园。卢德燕说,卢屋寨分上卢屋下卢屋两个自然村,两村已经完全连在一起,那时候整个村用“脏、乱、差”形容最合适不过了。

认识到村庄现状的卢屋寨村开始动了起来。卢德燕召集村“两委”干部、两个自然村的理事会成员开会,研究建设美丽乡村事宜。大家一致同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随后,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召开,赞成搞美丽乡村建设的村民超过八成;三次会议以后,赞成率达到了90%。

“建设美丽乡村,大家都同意,不同意的村民主要是拥有旱厕、牛栏、猪舍、杂物间的这些村民。”卢德燕说,后来通过村干部和理事会不断做群众工作,才统一思想,正式行动起来。如今,下卢屋村已经通过美丽乡村的示范村验收,上卢屋已经通过整洁村验收,正在打造示范村。

2015年11月至今,卢屋寨通过“三清三拆”,拆除了上述所有老旧房屋;建成硬底化环村公路1.5公里;建设雨污分流渠5公路;建成公厕5座;安装路灯53盏;聘请两名困难群众作为清洁员,每天打扫公共区域卫生;建设一个文化广场,两个小公园……“美丽乡村建设总投入达180万元。”卢德燕表示,目前尚有16万元欠债。

经验:理事会带头,村子发展获群众支持

美丽乡村建设中,最难的是“三清三拆”工作。下卢屋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卢存外说,该自然村有四个村民小组,为了美丽乡村建设,前后开会共计11次,“如今村里建设得这么漂亮,可是当初的难度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

卢屋寨两个自然村的村民理事会共有成员16人,村委先选出理事长,每个理事长再选出理事会成员。卢屋寨人都姓卢,卢德燕说,该村的两个理事长根据宗亲关系,从每个小家族中选出了代表,组成理事会架构,开展群众工作。

村民卢大爷,今年60多岁,他家一间猪舍,30多平方米,在拆除工作中,老人家极力反对。“修环村公路经过卢大爷家,老人家说,为什么要走他家的房屋,为什么就不能绕一下。”卢存外说,他和卢大爷那个宗亲选出来的理事会成员,先后十几次上门做工作,就是不同意,“我们第一次到卢大爷家,门都没让我们进去。”

面对这样的情况,理事会成员率先做出了榜样,以此引导其他村民同意“三清三拆”工作。卢存外说,他在家排行老二,他和哥哥、弟弟商量,拆除自己三兄弟共有的120平方米的三间危旧房屋,其哥哥和弟弟一下子就同意,“我哥在外面忙,不在家,就让我和弟弟一起去拆除,还说作为哥哥他不支持我的工作,以后村里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就这样,卢存外带头,其他理事会成员紧跟其后,用了一个月时间,16名理事会成员先拆除了自己家的危旧房屋或者牛栏猪舍等。看到理事会成员都拆除了自己的危旧房屋,反对拆除的村民也不好说什么,陆续参与了“三清三拆”工作。

然而,上述中的卢大爷还是不愿意拆除,成了全村最后一个不愿拆危旧房屋的群众。卢大爷的小儿子在县城上班,村干部和理事会就找到他的小儿子,小儿子很支持村里建设,回家做父亲工作,通过各方努力,最终将危旧房屋拆除。

认识: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

行走在卢屋寨村,一处荷花池边,一名村妇正在用干净的活水洗衣裳,棒槌声传来,乡味悠然。“为了卫生情况,我们这几年花了大功夫,河道垃圾清理了,政府和村里共同聘请保洁员,每家每户都派发了垃圾桶。”永和镇党委书记蒋武强表示,现在村民环保意识很高,门前三包,保洁员只打理公共区域卫生,依旧保持得很好。

中午12点多,村文化广场旁的一户农家,村民卢旭研正在和家人吃午饭,看到有人来,急忙倒茶招呼。“现在村里跟以前不一样了,很舒服、干净,晚上也有路灯了,再也不怕摔跤,文化广场晚上也很热闹。”她说,母亲于爱萍没事时候,常带着姐姐的女儿到广场上玩耍,“如果下雨,就到村文化室二楼,那里有图书,可以上网、唱歌,有小孩玩的滑滑梯,非常不错。”

村庄变得漂亮了,村庄的发展并未止步。蒋武强说,根据卢屋寨紧邻323国道的地理优势,以及村委会的提议,利用整合好村边的100亩土地,投入了40多万元,建设了莲子基地。如今新鲜莲子已经上市,预计全年干莲子可产2万斤。

今年5月,莲子基地中还投放1200斤鱼苗,等到鱼儿长成,卖出市场估价为14.5元一斤。卢德燕坦言,今年已卖新鲜莲子2000余斤,收入2万多元。全年莲子销售完毕,产值可达50万元。

“今年是试种,因为投入高,所以100亩土地,我们按照每亩租金700元支付给有地的村民。”卢德燕表示,这样做是为了万一试种失败,村民有保障,今年这个实验一旦成功,明年将不再支付村民租金,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种植和增收。

在蒋武强看来,一百亩莲子基地仅是起步,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支持该村扩大莲子种植,并在荷花池中建立观光台,规划好农家乐,打造乡村旅游,形成赏花、吃饭、采摘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美丽乡村持续性,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清远日报

实习编辑:等等

校对:喵果果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