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二甲医院上线!经历60载峥嵘岁月再启新征程

荔香大朗
+ 订阅

日前,大朗医院隆重举行“让生命之花美丽绽放——东莞市大朗医院建院60周年庆祝大会暨二级甲等医院揭牌仪式”,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医院今后的发展加油助威。

镇领导谢锦波、傅秩恩、刘瑜以及市卫计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大会,并一同回顾了大朗医院60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镇党委书记谢锦波、镇党委委员刘瑜和市卫计局等相关领导共为大朗医院“二级甲等医院”揭牌。

镇党委委员刘瑜等相关领导还为大朗医院重点专科带头人、为医院服务超过30年的员工、突出贡献退休员工颁奖。

1958-2018

祝贺东莞市大朗医院建院60周年

成功创建东莞市首批新国标二甲医院

大朗医院从几个中医学徒和几间瓦房起家,医生背着药箱,挨家串户走访群众,一心一意医治每一位患者。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大朗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被列为三级医院管理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近年来,医院的门急诊量和住院病人服务量一直位居全市镇属公立医院前列,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诸多赞誉。

 

1996年大朗医院创建为一甲医院,经过21年的努力奋斗,2017年12月又成功创建东莞市首批新国标二甲医院,跨上了新的发展台阶,21载的等待终于圆梦。 未来,大朗医院将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重大部署,挑起全镇医疗事业发展的重担,全面提升医院的质量建设,为东莞的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朗医院概况

大朗医院成立于1958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医疗单位,目前设松湖分院和二门诊2个直属网点;是大朗镇唯一非营利性二级甲等公立医院;是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东莞市社会保险及公务员体检的定点医疗机构、驾驶人体检“一站式”服务点、大朗镇唯一具有职业病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在《东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被列入三级医院管理。

 

全院占地面积2.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78万平方米;2017年,医院年门急诊服务量达129万人次、出院人次达2.8万、手术量1.5万余例次。

 

全院医疗技术人员正高技术职称 23 人,副高89 人,中级217人,初级 516人;医疗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389人。

 

目前,全院核定病床数870张(实际开放800张),在全市医疗机构中排第五,镇街医院中第一。共设置有职能科室23个,临床科室30个,医技科室9个,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职能与专科体系。

 

医院配备有64排128层C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双板数字化成像系统(DR)、飞利浦IU22三维彩超仪等多类大型高精医疗设备,设有10个手术间的层流手术室,能开展全科各类复杂大型手术与治疗。

60年风雨沧桑,

筚路蓝缕的朗医人一路蹒跚,

从容走过;   

60年岁月如歌,

大医精诚的朗医人义无返顾,

担起重托!

峥嵘岁月一甲子,团结奋进朗医人。

东莞市大朗医院始建于1958年7月20日,始称大朗卫生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大朗卫协会在大朗墟、保安墟、安和墟成立的小诊所。该三个诊所于1955年合并为大安保联合诊所,后改称大朗区联合诊所,位于大朗卖糖街原南美茶楼处(现为居民警务区)。至1957年大朗区成立卫生所。 

1958年卫生所迁址到正街原28、29号两间旧铺(原为桃合杂货店),现为正街50号处。同年7月20日,卫生所改称为大朗卫生院,后迁至正街原56-60号,设病床10张。

1960年大朗卫生院改称为大朗公社中心卫生院,管辖黄江卫生所,迁址至地豆街原9号的大朗区府旧址万新大楼,现地豆街19号处。1961年大朗公社中心卫生院再迁址到巷头新街聚乐楼。同年,大朗公社中心卫生院管辖的黄江分院、梅塘诊所、田美诊所等黄江辖区的医疗机构划归黄江公社卫生院。同年,广东省卫生体制改革30条内容在大朗做试点,卫生院与国药分家。1966年大朗公社中心卫生院增设松木山诊所。1971年大朗公社中心卫生院在莞樟公路原“卖茶水”(地名)建新院,即医院现址,设病床90张。新院于1973年建成,设中医门诊、西医门诊、妇产科、牙科、药房、化验室、手术室、住院部。

1977年大朗公社中心卫生院改称为东莞县大朗卫生院。1983年卫生院成立党支部。1984年增设松柏朗诊所,1986年增设石厦门诊。

1988年东莞撤县设市,东莞县大朗卫生院改称为东莞市大朗医院。1996年大朗医院通过国家一级甲等医院评审,并成为东莞市社会保险定点医院。1997年大朗医院成立工会。1999年大朗医院增设荔湾门诊、长富门诊、敦煌门诊。2000年大朗医院增设口腔治疗中心、水口门诊。2001年大朗医院新设水口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水口门诊)、大角岭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大角岭门诊)。2002年增设巷尾门诊、蔡边门诊。2005年,大朗医院成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06年大朗医院增设圣堂分院。

2007年大朗医院升格为副科级单位,按编制设办公室、医务股、护理部、防保股、总务股、财务股6个职能部门。同年增设大朗医院松湖分院。

2008年因社区卫生服务改革需要,大朗医院将大朗医院圣堂分院、大角岭门诊、美景门诊、求富路门诊、蔡边门诊、石厦门诊、巷尾门诊、松木山门诊撤销,并将大朗医院圣堂分院、大角岭门诊、求富路门诊、蔡边门诊、松木山门诊相关人、财、物移交大朗镇社区卫生办,大朗医院保留总院及大朗医院松湖分院、水口门诊、二门诊(含口腔中心)。同年,医院预防免疫接种业务移交大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0年12月根据市卫生局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能交接改革工作要求,医院负责的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职能移交及相关人员划转大朗镇食品药品监督站。

2011年起,根据市简政强镇要求,大朗医院财政、人事、行政管理归大朗政府管理,业务受市卫生局指导。同年大朗医院成为首批广东省餐饮服务业人员健康检查机构。

2012年根据市镇部署,大朗医院落实开展商事登记改革试点相关工作,承接市卫生局下放的审批项目45项,其中3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合并或调整15项。

2013年4月24日,大朗医院负责的全镇范围的卫生监督、疾控工作划归大朗镇计生人口局负责。经过数年职能改革,大朗医院业务从医疗、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疾病防控等逐步回归医疗、科教、预防功能。

2014年大朗医院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

2017年12月13日,大朗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现场评审,2018年正式成为二甲医院。

向六十年来奋斗在医疗卫生战线上的

大朗医院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漫漫悬壶途,60载仅仅是启航。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大朗医院,再次出发!

——荔香大朗编辑部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