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打造
权威、高端、实用的健康资讯与平台
昨天有个视频在微博上很火:
吃瓜市民黄女士想体验鱼疗养生,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全身浸泡后黄女士感到“全身酥麻,就像电流流过一样,整个人都快要飞起来了”
然而过了不久,这些鱼竟然纷纷翻了白肚。
老板一问才知道,黄女士因为“过于舒服”没忍住在鱼缸里小便了,这才导致对尿素敏感的小鱼死亡。最终,黄女士赔了老板4万块才了结此事。
看到这条新闻,帮帮笑出猪叫。这位女士杀伤力不小!
娱乐之余,帮帮就在想,什么鱼口味如此独特?满街贴满广告的鱼疗真的有效吗?
现在鱼疗可火爆了。
无论在温泉洗浴疗养场所,还是大街小巷,你都能找到“泰式鱼疗”、“温泉鱼疗”的招牌。
就连王宝强在电影《泰囧》中为鱼疗打电话。
这些广告宣称鱼疗能“美肤养颜,延年益寿”,甚至对皮肤病、脚气有“独特疗效”。商家宣称这些鱼会吃脚部皮屑,短时间内治疗脚部疾病。
有人一眼识破商家套路说,哪种鱼口味如此特殊,喜欢啃食人的脚皮?
别说,还真有。
这种鱼叫做淡红墨头鱼(Garra rufa),原产自土耳其,俗称“亲亲鱼”。它们通常以藻类(特别是绿藻和硅藻)、原生动物、轮虫、小型甲壳类为食,在食物短缺时,也会进食动物的皮屑。
所以,鱼疗店老板先把小鱼饿一段时间,再让它们啃食人身上的皮屑。
但鱼啃食人的皮屑,就代表能脚气了吗?
脚气,被称为是“香港脚”,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为止,仍未有明确的研究证实鱼疗和治疗真菌感染有直接关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赖维提醒,想要通过鱼疗的方式,治愈脚气或是去角质是不可能的。
因为鱼嘴能吸食的是皮肤上面数量极少的、已脱落的角质。这些角质在行走过程中就可能掉落。而且,角质层是皮肤屏障功能最重要的保护膜,最好不要随意去动。
其次,真菌的生长环境不在角质层里,而是在真皮上。而且真菌体积极小,鱼嘴的能力不足吸附它。
所以,鱼疗治脚气的说法简直是瞎掰。
在网络上,有反对鱼疗的人说:不同的人被同一批鱼啃食,肯定传播疾病。
从科学角度上,这一说法未能得到印证。但因接受鱼疗而患病的例子是存在的。
《美国医学会杂志·皮肤病学》曾发表过一篇报告称,美国一女子在接受过一次温泉鱼足浴后,患上了脱甲病,六只脚指甲在数月后脱落。
脱甲病一般不痛不痒,此后也会慢慢恢复,但发病时的脚趾头看起来确实很吓人。
英国卫生防护局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 HPA)也曾发布报告称,温泉鱼疗传播艾滋病、乙肝的风险无法绝对排除。
无法排除不等于会中招!
艾滋病、乙肝属于血液传播性疾病。即便在鱼疗时有体液流出,这些体液会经过大量的池水稀释。然后,病毒还需找到一位有伤口的宿主,并让他感染,这一过程也是很漫长的旅途。
实际上,鱼疗最大问题是存在卫生隐患。
在鱼疗的过程中,若卫生工作没做好,会存在微生物感染的风险。
小鱼一边吃掉人体的废屑,一边排出自己体内的排泄物,再加上鱼池水温一般和体温相近,如果未能及时对鱼缸进行换水、消毒,那鱼池就成为病原体繁殖的最佳环境。
从医学上来说,可能会造成的微生物感染包括以下几种:
病毒感染
人被病毒感染可出现跖疣、寻常疣、扁平疣等疾病
真菌感染
被真菌感染易造成皮肤癣菌病,可表现为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和甲真菌病等
细菌感染
人被细菌感染会产生毛囊炎、疖、痈等疾病
链球菌感染
被链球菌感染可出现丹毒和蜂窝织炎等问题
一些国家已经意识到鱼疗的危害,并勒令禁止。例如在美国,鱼疗已被禁,原因是不卫生。
总结一下,鱼疗无法没能力治疗脚气,但一般正规的鱼疗服务也很难传染疾病。
鉴于国内鱼疗行业鱼龙混杂,很多场所消毒不到位。若不幸被小鱼咬伤,那造成交叉感染的概率会提高许多。
为了健康考虑,帮帮还是不推荐大家去体验这种疗法。
当然,有朋友想体验“飞起来的感觉”,帮帮只能给小贴士。
1、 应尽量避免路边不正规小店,最好选择天然的活水温泉鱼疗
2、 在皮肤有创口或患有皮肤病时避免前往
3、 每次浸泡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最好选择人少的时候去
4、 一旦出现了皮肤异常的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值班帮帮:黄锦辉
部分内容综合来自人民网、南方日报、果壳网、春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