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视频 ↓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今天(7月17日)通报:
2017年5月18日,广州市公安局在增城区派潭镇广东省公安厅飞行保障基地举行“广州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揭牌仪式(加挂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务飞行队牌子,以下简称警航支队)。H145警用直升机一架,在编民警21人,警航支队开始了自己的征途。
警航支队成立一周年以来,起步稳健,组建训练执飞顺利,任务完成超越预期目标,逐步站稳了脚跟,打牢了基础,迈上了台阶,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九大安保、《财富》全球论坛安保等重要任务,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广州警航:补齐城市立体治安防控体系短板
警航支队的定位是什么?
目的又是什么?
早在挂牌之际,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江华就指出,警航支队的成立标志着广州市全方位建成地上水下空中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希望警航支队熟练掌握新装备,加强演练尽快形成战斗力,建设一支过硬队伍,揭牌后要积极履行好警务执法和应急抢险职能,为建设“平安广州”作出最大努力。
警航支队的主要职能是组织空中侦察、监控警戒;参与协助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协助或实施消防灭火;实施警力、物资的紧急投送;参加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参与市公安局指派的其他警务航空任务;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城市规划、安全监管、环境监测等执法活动。
广州民警驾机巡航城市上空
警航支队平均年龄约40岁,最年轻27岁。所有人员均是从市公安局直属各单位和区公安分局遴选的飞行、指挥、航管调度、航电、机械、气象、保障等专业人才,多数为部队转业人员,其中包括5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
除了有丰富经验的老牌飞行员,为搭建警航后备人才梯队,警航支队还在市公安局青年民警中公开遴选零起点飞行学员,经过一系列严格程序选拔并经公安部警航办、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进行身体检验、心理品质检测和综合素质测评等考核后,先后有3名民警顺利通过,随后赴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飞行员专业学习,并顺利毕业归队。
在后续的队伍发展规划中,也计划在年度的新警招收工作中和市公安局层面的遴选中招录年轻的空勤任务员和地面机务人员,为警航队伍继续补充新鲜血液,维持队伍的活力。
先进机型首航中国城市上空
市公安局购置的首架警务直升机H145机型直升机,是中国警航第一架H145机型直升机,同时也是国内首架。H145是空客公司4吨级别双发直升机产品中的最新成员,性能先进,灵活机动,载重量大,运送能力突出,其机上搭载的现代任务管理系统可以时刻满足多种警务应用。
H145机型直升机巡航速度244公里/小时,最大航程650公里,续航时间3.5小时,可以快速运送7至8名全副武装特警到达任务现场。
其宽敞灵活的机舱设计,可安装与地面警务资源进行数据交换的前视高清可见光和红外夜间摄像头等装备,完成巡逻、监视和营救等主要任务。
同时,该机型协调后增加外吊挂监视系统、任务设备综合操纵台及警用通信系统,促使这款机型更趋贴近警航综合业务的实战。
目前,市公安局的第二架H145机型直升机购置合同已签订,正在生产阶段,预计2019年中旬投入使用。
实战经历
2018年春运亮相,挂牌成立后初次完成春运巡逻任务。
2018年2月在春运巡逻防控任务飞行中发现山火,引导消防人员扑灭山火。
2018年5月配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空地联合演练,参与特警支队跨区野外拉练。
2018年6月组织并圆满完成夜间飞行训练任务,为夜间警务飞行打下良好基础。
警用直升机特点和优势
警用直升机有如下几个显著优点:
1观察范围大
城市巡逻车在最佳条件下,有效观察范围只能达到230平方米,而一架警用直升机可达4.6万平方米。
2
机动性强,速度快
一辆警车通过6.5公里长的街道,按照不同交通情况大约需要7—15分钟时间,而警用直升机一般只需要2分钟左右。警用直升机巡逻飞行时,速度约为90公里/小时,但是当要求快速到达现场时,速度可以达到200公里/小时以上。更快的反应速度意味着更高的抓捕率,特别是在发生入室盗窃和抢劫的时候,将反应时间从4分钟降至2分钟可以将抓捕率提高近100%。
总的来看,一架警用直升机的作用相当于20多辆警车和100多名警察。如果在交通堵塞路段和地面车辆、人员难以到达的地区,直升机的优势就更为显著。
警用直升机可以对绑架、抢劫等暴力刑事犯罪分子实施快速、准确的跟踪和抓捕;对火灾、洪灾、爆炸等重大事故可以及时、准确掌握最新动态并进行空中指挥、空中控制和紧急救援;在日常的交通巡逻中,警用直升机可以及时发现因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的交通堵塞、车辆超速、占用车道、事故车违法占道等现象,进行有效的疏导、调配,并及时指挥处理和打击车匪路霸,形成空地一体的交通管理系统。
警用直升机具有机动速度快、控制范围大、受交通影响小等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大范围动态监视、随时跟踪控制、信息实时传输和快速机动投放警力等作用。
可以说,无论是在打击犯罪、追捕逃犯、维护治安、控制局势等方面,还是在参与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实施紧急救援等方面,警用直升机的快速机动能力和独特作用都是其它警用装备所无可比拟的。
警用直升机与地面警察相配合构建现代化立体治安防控网络,适应了当今世界治安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警力,增加了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提高了警察完成任务的能力和成功率,增强了全社会的安全感。
国内外警航事业发展
国外
警用航空作为一个新的警种目前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现代社会治安、反恐形势的需要,它在未来的发展目标已经变得越来越明确。
警用直升机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管控、实施应急救援和开展城市综合管理的有效工具,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加快发展以警用直升机为主要载体的警用航空。
直升机开始用于警察执法领域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1947年,美国第一架警务飞机投入使用。目前在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警务飞机已经很普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有4000多架警用直升机,其中,美国约占一半,平均每百万人口有警用直升机7架;法国和德国分别有50多架和60多架,日本也拥有百架之多。警用直升机广泛用于空中巡逻、毒品拦截、火险扑救、医疗救助、交通管理等任务,涉及了执法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效率。
国内
我国第一支警务航空队是1993年成立的武汉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
200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批准在我国建立发展警用航空,明确了警用航空器为国家航空器。
2004年1月,公安部党委作出决定成立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作为一级航空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并统一领导全国警用航空器的运行、安全和管理工作。
2005年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批准公安部为空管委成员单位。至此,警航正式成为我国继军航、民航之后的第三个航空管理部门。
尤其是2006年和2009年,分别在河南郑州及内蒙古鄂尔多斯组织了两次综合演练和教范式综合训练,逐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应不同警种需要的战术战法,摸索出了一套长途机动执行任务的保障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我国共有25个省市自治区拥有66架警用直升机(不包含签约购买但未交付飞机),涉及21种机型。
过去两年,拥有警航的省份增加2个,增长12.5%。警航队增加6支,增长了24%。直升机增加了6架,增长了13.3%。
据公安部警航办统计的2017年警航飞行训练情况指出,2017年,全国警航35支警航队共飞行9783小时,比上年增长34.3%。其中,训练飞行时间6631小时,比上年增长34.5%;任务飞行时间3152小时,比上年增长7.2%。飞行时间是警航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也是增长最快的年份。
从各项飞行训练指标来看,独立组训单位比较好的有陕西警务保障部、北京警航总队、浙江警航队、云南警航总队、广东广州警航支队、上海警航队。
编辑丨小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