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住宅小区都配备了小型游泳池,在炎炎夏日,许多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在池边或池内戏水玩耍,开心之余,许多家长往往会忽视危险就在身边。7月11日晚上8时许,市区江北一小区就发生了一件儿童溺水事件。
当日,一名3岁幼童在小区泳池边玩耍时,不慎掉入1.5米深的泳池中,被救生员救起,处于呛水后昏迷状态。所幸,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病区主治医师唐尚鸿正好出现在现场,他及时施以援手,为溺水儿童施行专业心肺复苏救治,经持续约5分钟的胸外按压后,幼童终于苏醒,被救护车送往市中心人民医院继续治疗。
得知幼童溺水他冲下楼去救人
“当时,我正在家里休息,突然听到楼下小区泳池人声喧闹,呼喊有小孩溺水了。”据唐尚鸿医生回忆,当时他下班了正在家里休息,听到呼喊声来不及多想,就一个劲冲下楼去。
到达现场后,唐尚鸿发现泳池边有一名被救起的溺水幼童躺在地上,只见几个救生员正在疏散围观群众,另一名救生员在为小孩实施控水。
出于医生本能,唐尚鸿主动挤上前去自报家门:“我是医生,让我来处理。”于是就直接上前检查,发现孩子已经心跳骤停,便马上对幼童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处理。
在快速清理完呼吸道后,唐尚鸿为幼童进行了约5分钟的胸外按压,使幼童慢慢恢复心跳呼吸,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此刻幼童吐出了一点食物残渣,并伴有了微弱呻吟,瞳孔也出现反射,心率达到140左右,但自主呼吸仍然较弱。直到救护车赶到,经唐尚鸿医生联系,幼童被送往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病区接受进一步救治。
小区居民纷纷表示,看到了一名专业医生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职业精神和救死扶伤的专业技能。大家纷纷赞扬唐尚鸿仁心仁术,为小区有这样一位好医生点赞“打call”!
患儿意识恢复目前仍在治疗中
据了解,幼童送进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病区后,医护人员立即对他进行了后续抢救,在完善相关检查后,通过维持电解质平衡、上呼吸机、完善心肺功能保护……以求把缺氧对幼童的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对溺水者施救第一时间应该是清理呼吸道及心肺复苏,而不是控水急救。”医生表示。据医生介绍,因幼童溺水和控水过程中出现误吸,导致肺有渗出,肺部出现较明显炎症。经对症治疗,目前意识已经恢复,但心率还较慢,最低时仅达60左右,还需继续密切观察和治疗。
唐尚鸿说,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病区每年都会接诊五六例病情危重的溺水儿童,前不久就有两例病情较轻的,分别为3岁和5岁,现已基本康复并转出病区。
网友点赞
曹晓文:为唐哥点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好人必有好报。
Betty:希望能普及CPR。
小花:好样的唐医生。
Cinyee:唐医生英明。
芳华秋实:中国好医生!
Annie王芳:唐医生好样的,为唐医生点赞!
施救指南
溺水儿童急救注意事项
每年入夏后,儿童、青少年溺水事件都屡见不鲜。这些事件中,不乏被及时发现并施以急救的,最终却以悲剧告终。这跟一些民间流传的错误急救方法有关,例如倒背法、控水法会使溺水者胃里的食物和水反流,导致呼吸阻塞而危及生命。
医生表示,碰到溺水应这样正确急救:
1 开放气道
溺水者被救出后,第一时间应该将溺水者头部后仰,下巴抬起,为其清除口鼻中的污物,并轻轻将溺水者头歪向一侧,然后解开其衣领使其平卧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2 胸外按压
部位:胸骨正中,即双乳头连线的中点。
频率:每次按压30下,每分钟至少100次。
深度:儿童、青少年按压深度4~5CM,成人在5~6CM。1岁以内婴儿用两手拇指按压,深度在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即可。
3 人工呼吸
捏住溺水者鼻孔,深吸一口气,用口唇紧包患者口唇(注意不要漏气),平稳将气体吹入患者口腔。每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要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