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40年|番禺大桥:番禺与广州共发展的登天梯

桥见未来
+ 订阅

提及番禺大桥,似乎绕不开洛溪大桥,作为洛溪大桥的重要分流桥,一面连接广州与番禺,另一面又是守望广州的南大门,与洛溪一起横贯珠江,一同成为珠江口上的壮丽风景线,然而他的魅力远不止如此,在其身后也是一地繁华。

 

番禺大桥全景

经济发展的胜利果实

番禺大桥 ,1998年9月建成通车,桥长4875米,桥宽37.7米,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梁、双塔双索面斜拉,倒Y型桥塔,高140.3米,桥面宽度达到37.7米,在当时列国内同类型桥梁第一位,世界同类型桥梁第二位,世界200米跨径以上同类型桥梁第一位。在其落成后,分别于1999年荣获交通部“公路工程优秀设计二等奖”,2001年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纸奖”。

番禺大桥夜景

与80年代桥梁建设探索期不同,90年代建设的番禺大桥是经济发展的胜利果实。

90年代的珠江口岸,经济快速发展,来往于番禺,顺德,江门,珠海等地与广州的车辆日益增多,仅仅一座洛溪大桥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更是无法跟上珠三角快速发展的步伐。

1992年12月,番禺政府根据省政府对筹建洛溪大桥的意见,将番禺大桥方案上报给市政府,在经过选址方案策划等一系列流程后,终于在1993年奠基,1998年交工验收使用。

如果说,洛溪大桥是番禺与广州汇合的起点,那么番禺大桥则是番禺与广州共发展的登天梯。它的落成,改善了珠三角的投资环境,加快了珠三角的快速发展,也为广州城市的南拓铺设了方便。桥岸的珠江御景湾,星河湾等住房的先后落成,让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市中心工作,在番禺居住。

一座大桥,缩短了距离,改变了城市格局。

番禺大桥正面

而今,番禺大桥悄然间已走过20载风雨,而今广州城市发展的欣欣向荣,而番禺大桥,作为广州的南出口重要通道,是出发,也是归程。

【南方印记】

兴建番禺大桥签约

见报日期: 1994-07-29

本报讯 (记者吕定霖、通讯员潘志超)昨日上午,中外合作成立的番禺大桥有限公司在番禺签订合同。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番禺大桥北起广州市规划中的华南大道,南接迎宾路至虎门大桥,是广珠东线第二座特大型桥梁。该桥桥面总宽37米,设6条机动车道,将来再扩大为8车道。大桥全长约6.212公里,由霍英东的有荣有限公司、德雄(集团)国际有限公司、香港粤海策略有限公司、陈氏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和番禺市桥梁管理所共同投资8亿元人民币兴建,计划今年10月动工。

番禺大桥今通车华南快速干线首期首日免费通行,随后3天收费捐灾区

见报日期: 1998-09-03

本报讯 番禺大桥和广州华南快速干线首期定于今天上午通车,广州市又多了一个南出口。

番禺大桥与广州华南快速干线双方经营者达成共识,试通车仪式一切从简:第一天免费通车,第二天起一连三天的路桥收费全部捐给灾区。

据介绍,番禺大桥收费站设有24个收费通道和比较完善的电脑收费系统,收费价格与洛溪大桥相同。

番禺大桥与华南快速干线首期的开通,贯通番禺、东莞、深圳、顺德、中山、珠海等地,是香港、深圳经虎门大桥进入广州通往京广高速公路的主要通道。对于番禺乃至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将起积极重要的作用。

(孙雪东、邱小军、潘志超)

【记者】 袁佩如 

【实习生】李金萍      

编辑 郭钰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