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波澜,仅一个半月时间,数百家“散乱污”企业几乎悄无声息地被依法取缔,长期以来困扰中堂环境质量的顽疾正在逐步消除。
“群众对‘散乱污’企业深恶痛绝,主动向执法人员、网格员提供线索。”中堂政法办主任翟润球告诉本报记者,在多个“散乱污”企业查封现场,群众都报以热烈掌声。
污染产能的“停”、落后产能的“退”是否会影响经济运行?中堂给出的回答是:不!
强力治污的同时,中堂引进了天安数码城、互赢能源、安途智能停车等10个优质企业,计划投资总额达848亿元,是该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招商引资。中堂产业发展腾笼换鸟的奥妙之处在于,产业更新换代的“无缝对接”。本报记者就此走进中堂,调研该镇清退“散乱污”企业,以及在环保高标准的大环境下,如何招引、服务优质企业项目,为镇街高质量招商引资、“腾笼换鸟”提供新鲜样本。
一清到底
村(社区)积极参与,业主鼎力支持,群众提供线索,形成了清退“散乱污”企业的合力
“作为模具厂类的经营者,希望大家跟我一样,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整改。”7月6日,位于中堂镇凤冲村的某模具制造厂,老板陈凯(化名)对于工厂被查处并不惊讶。
当天,中堂镇多部门联合执法,对蕉利村废胶打包场、袁家涌南潢路边回收站、湛翠翠湖农庄回收站、凤冲南堤外废胶分拣场等“散乱污”企业,开展清拆整治。这种常规性的联合执法,对中堂“散乱污”企业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
5月17日,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下发通知,要求全市“散乱污”企业10天内自行停产停业。逾期未停产停业的,有关部门将采取“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原料、清产品、清设备)措施,依法依规予以清理取缔,并对责任人依法从严查处。
“通过走访商协会、派发宣传单、张贴公告等方式,有100多家企业主动退出。”中堂镇环保分局局长卢锐新告诉记者,为强化清理力度,确保整治成效,中堂镇从政法办、商务局、信访办、环保分局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成立五个联合执法小组,分组分村分片区,拉网式清退“散乱污”企业。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实现8月底前关停1000家“散乱污”企业的目标,中堂依托镇网格中心和各村(社区)网格员,积极开展企业的排查摸底工作,对通过大数据筛选出来的“散乱污”企业名录,逐家进行入户核查。
在此过程中,村(社区)积极参与,业主鼎力支持,群众提供线索,形成了清退“散乱污”企业的合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槎滘村党工委书记陈叶强介绍,槎滘村此次排查出73家疑似“散乱污”企业,已核查28家。他表示,“村里的厂房已经有二三十年历史了,规模比较小,难以承接大项目。主要出租给‘三小’场所,赚取微薄的租金。中堂创新招商引资利益共享机制,优质项目落户投产后,村集体、厂房业主能够分享发展红利。因此,大家转为关注税收贡献大、成长性高的企业,都支持清退‘散乱污’企业。”
而周边居民对“散乱污”企业也是深恶痛绝,主动为网格员、执法人员提供了线索。东泊社区位于中堂镇中心,以小型箱包厂居多,产生大量固废很难处理。根据网格员的排查及群众提供的线索,一共核查出“散乱污”企业101家。
截至目前,中堂镇排查出企业数为18048间,其中9410间为正常开业企业,初步认定为“散乱污”的企业达1181间,目前清理整顿数量已过半。
“腾笼”有术
能不能招引到好项目,与中堂的城市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长期以来,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给中堂带来产业结构单一、城市格局分散、城市品质较低等问题,生态环境也遭受破坏。中堂镇委书记叶沃昌认为,美丽中堂建设,是发展机遇,也是民生工程。清退“散乱污”企业的铁任务,必须高质量完成。
当前,全市上下强化“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人才”的理念。能不能招引到好项目,与中堂的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强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治理的同时,中堂还推进蕉利布匹市场整治、江南“三小”场所整治、箱包厂整治、摩托车治理等专项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改善了全镇环境质量,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
“物以类聚,企业也是一样。中堂上世纪80-90年代的小厂房居多,聚集了一批工商、环保、土地等手续不健全的小企业。”中堂招商办主任霍志东告诉记者,周边“散乱污”企业多了,企业总部、新兴产业不会迁过来,产业链中下游的低端企业却越来越多。
为了给企业提供优越的投资环境,中堂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约16亿元,抓好截污管网、内河涌综合治理、“一中心三路三道”、科创走廊、岸线整治、美丽幸福村居连片建设等六大工程。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城市发展要想摆脱“散乱污”企业的掣肘,就必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到来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腾出笼子筑好巢,方能“引凤来栖”涅槃重生。
卢锐新认为,“散乱污”企业的退出,提升了中堂的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了城市环境,推动了招商引资,对于整合土地资源、承载大项目等很有帮助。
无缝对接
落后产能的退,与产业新动能的进,几乎同时进行,实现产业转型的“无缝对接”
中堂提升环境带来产业转型步伐之快,有些令人始料未及。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的同时,吸引一批环境友好、特色鲜明的新业态、新经济,以及企业总部落户中堂。
6月25日下午,中堂举行智能科技生态镇项目签约仪式,包括平台运营项目3宗、优质产业项目7宗,项目建成运营总投资约848亿元。
此次引进的10宗项目,既有天安数码城、金地集团、华润置业等资金雄厚、综合实力强的知名企业,也有华讯通信、胜蓝科技、互赢能源、安途智能停车等成长潜力巨大、科技含量高的意向上市企业。
高质量发展助力生态文明。今年初,中堂镇埋下了通过高质量招商引资,打破造纸业“一枝独秀”的伏笔。
中堂镇2018年镇委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制造业立镇、智能科技强镇这“一核心”,以智能终端、智能装备制造、智慧服务、智慧环保及现代都市农业等为重点产业招引方向,大力推进穗莞深城轨中堂站TOD经济开发区、槎滘产业园、下马四生态岛以及“北海仔造纸产业基地+袁家涌产业园”等“四平台”建设,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智能科技生态镇。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项目招引工作,中堂镇今年对接了35个优质投资项目,召开了28个项目洽谈会,进行了14次市内外的实地考察调研活动。
产业转型是有“阵痛”的,但中堂镇“散乱污”企业的退出,与新兴优质项目的入驻,几乎同时进行,实现产业转型的“无缝对接”。在这个过程中,该镇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初步统计,今年1-6月,全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8.5亿元,同比增长8.4%;税收总额11.7亿元,增长22.6%。
一组数据的对比,印证了中堂转型方略的成功:以槎滘村为例,该村厂房现状主要租给一些成长性不大、规模一般的企业。
而随着天安数码城的入驻,槎滘智能科技产业园将打造成为“天安中澳科创园”。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亿元,总用地面积约1380亩。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350亿元,年纳税约30亿元。
“新签约的10宗项目,将是拉动中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签约当天,中堂镇镇长姚铸锐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他表示,10宗项目落地投产后,有望5-10年再造一个中堂。
目前,中堂镇在建重大(预备)项目及新招引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92亿元,预计年总产值不低于441亿元,年纳税不低于36亿元。
招商之本
积极做好签约项目跟踪协调工作,由企业跑腿办事转变为政府上门服务。
“从项目的引进、落地到投产的各环节,不只是招商办在招商,而是全镇在招商。”霍志东介绍,该镇每周召开重点项目落地推进会,完善一企一档、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服务管理机制,形成了“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协调小组”的工作服务机制,“在项目的服务协调中,不只是分管经济的领导,党政班子成员都在跟进项目。”
安途智能停车是6月25日签约的10宗项目之一,这家智能停车系统建设和运营企业,是一家主要从事智能停车设备、停车管理系统和行业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停车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公司。计划在东莞投资7.43亿元,智能化改造10万个停车位,今年将在中堂打造样板工程。
安途智能停车总裁辛志强告诉记者:“在磋商、落地、签约的过程中,中堂镇积极性非常高,主要领导对企业发展的评估既具体又客观,给我们很大信心,公司计划把总部设在中堂。”
招商引资,贵在落地投产。为避免“土地晾着、资产闲着、项目等着”的现象,中堂制定了三个标注:用招引项目落地的成果说话、用产业结构转型的成果说话、用中堂经济发展的成果说话,明确项目落地的时间表、责任人。
“散乱污”企业整治,为项目落地腾挪出空间。霍志东介绍,为尽快满足签约项目的用地需要,中堂镇创新招商土地收储方法,由分管领导和商务局牵头,经常跑工地、跑现场,统筹闲置土地和厂房,协调解决项目用地问题。
此外,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为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提前介入,主动对接,提供一流的服务和办事效率,缩短审批时间。
在环保高标准的大环境下,中堂加强项目审核把关,杜绝高污染企业,积极引入智能科技、绿色生态的产业项目。
项目招引层面,中堂鼓励已签约企业“以商招商”,实现中堂土地价值和企业物业资产共同升值双赢。比如,针对目前已招引的诚捷智能装备、互赢新能源智能装备两大项目,计划打造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园,以后吸引更多智能装备产业项目落户中堂。
“积极做好签约项目跟踪协调工作,由企业跑腿办事转变为政府上门服务。”叶沃昌表示,目前,中堂每个重点项目都有一个团队在跟进,有一个班子负责总协调,有一个中层干部去落实,确保今年至少有3宗项目落地建设。
事实证明,中堂在短时间内引进优质项目,与改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得益于招商引资机制的创新,及全镇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的氛围。
【记者】吴金华
【来源】东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