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打造
权威、高端、实用的健康资讯与平台
好! 热! 啊!
最近的广东人,
据说已经晒成了这样……
受下沉气流影响,
广东热得就像空调的外机↓
广东省的气温图已经变成了“烤鸡腿”。今天中午,全省气温普遍30℃以上。
又晒又热,能出门见面的朋友都是生死之交。
但是!
天气预报说,这几天要下暴雨了!!!
广州市区的周五和周末,
预计也要泡泡水了。
然而!
暴雨也消不掉30°+的高温!
在此,贴心的帮帮为您送上,
防中暑攻略和消暑饮食大法!
中暑别喝藿香正气水!
近日,一名90后小伙喝藿香正气水解暑,
5分钟后,他突然皮肤通红,
紧接着出现了胸闷、头晕、肚子胀的情况,
气喘不过来,心脏也怦怦直跳。
原来,这个小伙有酒精过敏史。
而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含量高达40%!
此时,小伙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10以上,
一旦喉头水肿,可能马上会危及性命。
还好救治及时,小伙捡回一命。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药剂科主任陈文瑛提醒,
藿香正气水其实并不适用于中暑。
对于感冒、腹泻,也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
而老人、孕妇、儿童也不适合喝藿香正气水。
生活中,不少人误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人们俗称的中暑,一般是由于高温、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出现的肌肉痉挛。
而最严重的中暑,称为“热射病”,即由于长时间的高热(>40℃),导致中暑不能缓解并加重出现神志障碍,最终导致死亡。
而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的酒精,
对于过敏及重度中暑者甚至会加重病情。
若出现中暑,可用“十滴水”治疗(点击蓝字可看往期推送),
但孕妇不适用。
归根到底,防暑最主要的,
还是要做好防护措施。
1、适量饮水
别等觉得口渴时再喝水
喝的时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
要喝温开水,不要喝冰水
还可以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稀释的电解质饮料
要远离酒精、咖啡因和香烟
2、注意防晒
穿着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
戴宽檐帽、墨镜或用遮阳伞
涂SPF15及以上的防晒霜
避免正午出门,户外活动选择在阴凉处进行
3、保证充足睡眠
夏季日长夜短且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睡眠不足,从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适当午睡,能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帮助降低身体温度,并及时补充体力。
4、运动要温和
夏季运动宜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
比如,散步、瑜伽、短距离的游泳、太极拳等
天热运动大量流汗后,
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
5、旅游避免拥挤
暑假是旅游的高峰期
考虑旅游地的温度
尽量不去人多拥挤、不通风、散热难的地方
准备充足的水、饮料,带备防暑降温药品
“空调病”也不容忽视!
最近这么热,
但是很多人都发现,
身边感冒的人反而增加了。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刘俊医生也表示,
进入夏天,天气变热,
呼吸内科接诊的感冒发烧的患者也有增多。
这是为什么?
大家夏季最喜欢的空调得背这个锅!
鼻塞、打喷嚏、头晕、恶心、乏力、四肢僵硬……
这些都是空调病的症状
刘俊医生说,上述患者很多是由于吹空调受凉引起的。
空调环境相当于人工制冷过程,它使人体瞬间就进入一个与外界温差悬殊较大的环境温度中,使人原本正常的适应功能被打乱,机体在瞬间通过大幅度调整。
如果反差强度悬殊,或频繁反复,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极易着凉受冷,导致空调病。
看来,夏天不仅要预防中暑,
还要预防感冒,预防“空调病”!
6招预防空调病
①不要在空调房里停留过长时间
每天应定时通风,增加空气流通
②合理调整空调温度
室内温度不低于26℃,
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8℃
③不要直接对着空调吹
大汗淋漓时更不要直接吹冷风
④经常出入空调房有过渡过程
比如先把温度调高或先关掉空调
进门时一定先把汗先擦干
⑤空调要勤清洗和消毒
防止病原微生物繁殖生长
⑥司机们上车先开窗,后开空调
不要开着空调在车里睡觉
夏季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夏季饮食宜清淡,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多吃水果蔬菜。
度过伏天,哪能少得了清凉消暑的食品。用荷叶、扁豆、薏米、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都适合此节气食用。如我们熟悉的绿豆汤、酸梅汤等。
此外,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人也容易食欲不佳,所以在饮食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食等不良习惯,既要注意清热祛暑,也要注意健脾化湿。
中医消夏食疗推荐
下面我们就来看,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推荐的两款夏日养生羹吧。
霜梅羹
主要材料为霜梅、白糯米、小米、花生、陈皮、红糖。霜梅与生津、补虚、养脾胃的糯米(温)、小米(凉),甘平润肺的花生,温中补虚的红糖,运脾胃消滋腻的陈皮相配,熬一道养脾胃、生津液的汤羹。
鲜爽玉米冬瓜羹
玉米搭配豌豆、胡萝卜、冬瓜等制成膳食,其口感清爽且热量少,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达到降脂、减肥的效果,十分适用湿热或痰湿体质的肥胖人群食用。
广东人爱煲汤,下面这些夏日养生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山药枸杞鲫鱼汤
山药可滋养强壮,鲫鱼补虚和中、益气健脾。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范德辉教授指出,在夏日常饮此汤,多顾护阳气,特别是脾阳,有很好的疗效。
薏米冬瓜水鸭汤
鸭肉有清热、补肺、润燥的作用,冬瓜清热利水,配以薏米、白扁豆、陈皮等同煲汤,能健脾、化湿、利水、生津,特别适合出汗较多的夏季饮用。
回甘苦笋猪骨汤
“夏日吃苦,胜似进补”。苦笋吃下苦后回甘,鲜甜润喉,有清热利尿、活血祛风功用。猪骨、苦笋搭配开胃的咸菜、淡菜、瑶柱等同煮,此汤膳爽口之余又能降火开胃,夏日老少皆宜。
值班帮帮:朱晓枫
部分内容综合来自广东省中医院、南方+、广东天气、广州日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