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都有哪些特点?”“他们的成长对培养小学生有怎样的启发?”7月11日晚,罗湖翠北实验小学(下称“翠北实小”)原本只能容纳一百多人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两百多名“学生”,过道也坐满了人,没座位的“学生”就站着听完近两个小时的专题讲座。
这些“学生”听课很认真,手里的笔随时“待命”,准备记下重点内容,手机拍了一张又一张PPT课件。他们大都是“80后”,是这所小学的学生家长。
这样的“场面”持续了近一年。从去年九月开始,每周五晚,在这条“珠光宝气”的水贝街上,都会有一群家长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听教育专家讲课。截止目前,家长夜校已开展了23期。
罗湖教改聚焦家庭教育改革
近日,罗湖发布了《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2018-2020)》(下称《方案》),《方案》聚焦资源配置、队伍建设、体制机制、育人模式和家庭教育改革五个供给侧,此次教改的一大突破就是聚焦家庭教育改革,并将其作为五大改革版图中非常重要的一块。
《方案》提出,学校要系统设计准家长教育、家长教育和隔代家长教育课程,创新家长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机制,加强家长队伍建设,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实行家校合力育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罗湖区翠北教育集团校长李巍认为,如何构建一个家庭教育体系,既对普遍的家庭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针对个体家庭,引导家长在道德、教育规律方面学习进步,都是需要每个学校在实践过程中思考的。
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表示,《方案》从学校教育改革向家庭教育改革延伸。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但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不堪重负,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社会教育杂乱无序。所以,家庭教育改革是罗湖教改的另一个亮点和创新。
“正面管教”课程引入家长夜校
在罗湖,不少学校已经探索出适合自己家庭教育路径,翠北实小就是其中的代表。
翠北实小副校长卓卓介绍,为让家长在家校共育中变得专业且积极,学校将“正面管教”课程引入夜校,开展“新学期,如何给孩子们信心和勇气”“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如何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等系列讲座。夜校的“正面管教”主题课程形式丰富新颖,有角色扮演、情景演练、交流互动等等,“课堂上掌声笑声交织,让家长在轻松愉悦中习得育儿理念、策略和工具。”
从第一期就开始参加的家长张春玲一节课也没落下。从家长夜校学到的育儿理念也被她活学活用到生活中。在一期夜校课上,张春玲了解到了“家庭会议”这种亲子相处模式,于是自家也制定了相关要求,每周六会有一天是家庭成员的family time,“那一天我们不安排任何课程,完全放松,父母会陪着孩子玩,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他们都很配合,这对改善我们家庭氛围很有帮助。”
“教育一定是从家庭开始的。”翠北实小的“老猫校长”李巍表示,学校尝试通过家长夜校,践行家校合力育人的翠北校本化表达。每周会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来到学校,带来理论通识课、系列方法课等优质课程,他们有的是著名教育专家,有的是身边触手可及的教研员,甚至有些主讲人是家长请来的。老师会从每一个专家学者的讲讲座中看现场的互动效果,提炼出一个关键词,结合翠北实际,针对不同年级儿童的心身特点,构架起家校合力育人的课程体系。“我们不期待一次父母夜校解决多少问题,更期待所有翠北的父母们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李巍透露,这学期的家长夜校暂告一段落,下学期还会继续,将扩展线下交流的规模,让更多家长参与到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沙龙中,分享彼此的育儿经验,实现家长的共同成长。
【撰文】祁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