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10时23分,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向北京大学献上120岁生日贺礼。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是本次北大登山队队长。为此他准备了两年半,但是为团队安全考虑,最终在接近登顶时主动放弃。
作为深圳民营创投机构代表,松禾资本秉持稳健的价值投资原则,眼光独到地投资了一批知名科技企业,其中不少都已成为“独角兽”。和登山运动一样,创投行业也是危险四伏,厉伟将其探险经验运用到投资团队的管理之中。
《2017深圳创投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深圳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备案的私募股权、创业基金管理人数量2255家,约占全国18%;管理基金规模1.67万亿,全国占比约15%。深圳创投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行业规范化与集聚化、投资战略眼光独到、所投项目IPO成果丰硕。深圳创投对独角兽企业的投资也走在全国前列。
成立于2007年的松禾资本,投资团队组建于2000年前后,是中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创业投资机构之一,对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有着丰富的积累。目前,松禾资本管理资金规模已过百亿元,成立有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专项投资基金22支,已投资规模超过7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近400个,新三板挂牌企业14家,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购的企业达48家,包括华大基因、趣店等。松禾资本是华大基因、柔宇科技、光峰光电等明星企业的天使投资人。
今年以来,随着股权投资行业洗牌加速,募资难问题不断突显,该当如何看待和面对?地方政府在不断鼓励天使投资和推出引导基金时,又该如何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深圳创新发展中的主要短板在哪里?作为知名投资人,厉伟投资失败时会怎么想、怎么办?日前,厉伟接受了南方+独家专访。
投资项目类似开采矿石
要提高成功率
松禾的早期项目个数比中后期项目个数多,但是后期项目所投金额远大于早期项目所投金额的总和。厉伟认为,这其实是一个风险分布问题,松禾如果都投早期项目,回报周期会过长,另外,在松禾,不同基金有不同规模,不同投资人有不同偏好。
对于项目选择,厉伟也有自己的方法论,比如要求项目具备“相当先进性”。厉伟会做“先进性判断”,重点分析创始人知识背景和工作背景,比如学历,大学来自211、985,读过国外名校,师从某位名师,又在某些大公司历练过,“像这种人出来创业的成功率会更高”。
对于投资项目选择,厉伟则比喻为开采矿石,要讲究调研和分析。比如西北地区有钻石,一个人不能一进甘肃就开挖,更不能是个矿就开挖。“我们会根据地区地理条件科学分析,看西北地区有没有形成钻石条件和出现钻石的历史,做研究后才去考虑找概率高的地方去挖。”
松禾资本被投企业、越疆科技创始人、CEO刘培超认为,厉伟在团队审核基础上,会主要看大的发展框架和创始团队竞争力,敢于把很多资源投入给被投企业,一种all in的状态。而且,厉伟对创新技术比较感兴趣,尤其喜欢高科技、“黑科技”企业,对企业未来有很长远的看法,希望被投企业的技术在未来有爆发的点,这类技术项目会让厉伟有兴奋点。
谈到时下风行的大学生创业,厉伟表示要格外谨慎,“大学生团队不排除有奇才,况且初中生都有李嘉诚,但出于对出资人的负责,我们不能赌。大学生团队不排除有好的会投,但松禾投资方向不是大学生创业团队。”
对于青年创业者,厉伟忠告:一、要专注,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别今天想共享单车,明天又去开餐馆,又去搞个视频,要专注最擅长领域;二、要正念、正行、正道,只有正念才有正行,才可走正道;三、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四、要学会分享。
“募资难”危机下企业要转型自强
清科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发展迅速,募资规模屡创新高,市场参与者积极性持续增长,大型基金层出不穷。
而随着市场成立机构和基金数量不断增多,募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LP愈加成熟,在筛选GP时更加注重其“募投管退”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不少机构的持续募资能力受到较大考验。
尤其是到今年以来,私募股权机构纷纷遭遇募资难。业内人士认为,超过八成私募机构出现“钱荒”。
“这的确是危机,但也是投资机构自身做调整的机会,是正常现象。”厉伟认为过去几年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良莠不分,现在形成淘汰、分化,对做得好的企业不是坏事,可以强者恒强。对于整个市场来讲,也是必须经历的洗礼,企业好和坏从危机上可以体现出来的。这逼迫企业转型,进行自我革命,熬过这一场行业整顿的冬天,企业会更加强壮。
政府引导基金限制条件不宜过多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迅速,一些千亿级别的政府引导基金涌现,各地设立天使引导基金积极性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政府引导基金激励措施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以最大限度吸引优秀股权投资机构。
厉伟认为,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做很多引导基金,初衷是引进产业,但问题是政府对引导基金投资条件设置过多,尤其是限制条件过多,这将有可能导致好的市场基金前来申请的概率会下降,导致政府最后的综合收益会下降,甚至会财政资金流失。
政府引导基金都设立了哪些限制条件呢?厉伟举例,比如有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要求必须返投,吸引一个投资公司来地方做基金,该地区没有多少适合的投资标的,有品牌、有经验、有水平的投资公司就不敢来参与,参与的投资公司可能经验、能力不够,结局会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打折扣。
厉伟建议,地方政府在做引导基金时,更应该多用经济手段来解决,因为市场上好的公司更在乎回报率,“政府引导基金要知道不是你一家出钱,还有很多投资公司也会投钱”。地方政府可以换一种模式,比如在出资后,对于GP团队设定考核要求,即引入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完成则给予奖励;如果没有,可以在管理费上设置返还额度。“要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行政手段运用过多,最后可能满地鸡毛。”
“有的内地县搞个引导基金,还要求投资公司在县里投高科技公司,那么县里的人才怎么吸引?最后拿了那笔基金钱的人,都投在你县里了,那么结局会怎么样呢?”厉伟称。
做天使投资不要幻想一鸣惊人
在厉伟看来,深圳创业环境是全国最好的,深圳政府总是在企业需要他们出现的时候出现,在企业正常经营不需要时不会随意插手,这个度拿捏得很好。
“这个度很重要,不管肯定有问题,过多保护也是有问题。”厉伟强调,尤其是在天使投资方面,政府下了大力气,决心很大。不过天使投资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因为天使投资面向的都是小企业。
“我们很难对幼儿园的孩子判断他未来会成为科学家,要等他们长足够大。所以,政府、投资人、全社会包括媒体要有耐心,不要幻想一鸣惊人。”厉伟称。
投资人怎么样保持耐心?厉伟认为,投资人要经过历练,尤其是天使投资人,不是什么人都能干,这类人要生活不愁且有些闲钱,不会因为投资一笔钱影响自己生活,不急躁,同时有专业能力。
“让饭都吃不饱的人负责帮你蒸包子,这种自己都没吃饱的人,你跟他还说不能监守自盗,这不是完全违反人性吗?”厉伟反问道。
深圳源头创新研究要领先全国
厉伟认为,企业要倡导潜心研发,比如学习华为精神,埋头苦干近三十年,而不是追求短期上市。
目前,深圳科技产业要补充哪些短板?厉伟仍然认为深圳乃至全国源头创新太少,深圳在源头创新方面必须再次引领全国。前些年,深圳比其他城市更加关注创新,对科技引用、改良早于其他城市,但在源头创新方面,深圳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得很多。
“和发达国家相比,源头创新在整个中国都不理想,深圳要在发展方向引领,就要率先打破落后于人的僵局。”厉伟称。
深圳怎么打破?厉伟认为,一是借助南科大等大学作用,引进科学家,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深圳政府投钱是舍得,还要更加大力度,鼓励南科大等带有国际视野和高水平的大学,发挥研发引领作用。二是鼓励大企业多做科研投资,像华为一样做源头创新。政府在大企业研发投入、税收、科学家引入等领域应该大力支持,甚至可以考虑,政府在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在总营收的占比中达到一定标准,就给予额外奖励。
珠峰准备两年半 临登顶却放弃
近年来,厉伟参与了马拉松、徒步、登山等户外运动。
2018年5月15日,厉伟带领的2018北京大学珠峰登山队登上了珠峰顶峰,向北京大学120周岁献上一份特别生日贺礼。厉伟最后因为团队安全考虑,虽然当时身体状况很好,还是放弃了登顶机会,止步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
有不少人对此表示遗憾,厉伟表示,相较于全员登顶,全员安全的价值更大。
“作为队长,这是我的使命所系,更是责任所在。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团队的成功,远比个人登顶的荣耀,更令我看重与珍视。”
厉伟介绍,创业就像登山一样,不经历一次事件,很难深刻体会到团队重要性。“创业很多时候,也是团队成功才意味着个人成功,个人要想被别人记住,一定要团队成功,离开团队你什么都不是。”
“无兄弟、不远行,没有极限运动,没有遇到困难时就难以体会到。”厉伟称,“你不到户外,根本不知道极限在哪?潜力在哪?户外可以让自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认识到团队。”
所以厉伟称,最让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是伴随所投资的企业从一个小苗圃,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大公司。
包容企业界失败
也包容政府创新的失败
厉伟介绍,曾投资了一个科学家出身的创始人,他技术很好,没有企业经营经验和意识,所有兴趣是做科研,因为经验不足,给了投资,成为一个失败案例。厉伟认为,“不少科学家是一根筋,但是企业家要综合素质。自己是科学家没关系,手下要有会经营的人。”
厉伟认为,做投资也要包容失败,不要因为失败而从此裹足不前、看待社会是灰暗的,甚至从此否定一切,也不要因为失败就对造成失败的人全盘否定、指责,很多创新是前人没走过,都有可能遇到挫折,要有耐心。还有学会原谅自己。
厉伟称,不仅要包容企业界失败,也包容政府创新的失败。因为中国改革在全世界没有样板,所以要打开新路,体制机制会遇到挫折,但不能动辄追咎。
【记者】李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