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区出台方案创建文明公厕,年底前实现城乡公厕形象全面改观

南方日报

进修实小改造后的厕所,干净整洁,厕所外还打造了品陶园。

日前,清城区出台《清远市清城区关于深入开展文明公厕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从7月开始,清城区各单位部门将对照三年规划、相关标准和要求,实施第一批公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到年底前,实现全区城乡公厕形象全面改观,重要窗口单位公厕建设管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底前,清城区文明委将成立联合工作组,结合新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评选、“五级联述联评联考”创文工作评分,对全区文明公厕创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以“六化”为目标推进文明公厕创建

公共厕所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展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窗口。清城区把文明公厕创建作为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相结合,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各项创建活动中,在规划建设、环境整治、管理服务、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方案》提出,清城区将按照“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要求,以净化、亮化、美化、文化、人性化、生态化为目标,推进文明公厕创建工作。

规划设计方面,清城区将把公厕建设规划融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相契合,加强公厕设计,使之融入周边环境,适应清远气候特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彰显清远文化特色。

《方案》提出,清城区将高标准做好新增公厕建设,积极推进现有公厕改扩建,修复残缺破损设施,完善通风、照明、用水等设施配备,增设无障碍设施,完善指引标识,对厕位设置进行合理调整,推进节能环保改造。城市公厕要在供电、供水、排污等方面与城市基础管网相衔接,农村公厕、无害化卫生户厕完成标准化建设,达到卫生环保要求。

强化管理服务增加文化氛围

根据《方案》要求,公厕改造完成后,各公厕将落实除臭净味、四害消杀等要求,公厕内无积水积便、乱堆乱放、乱涂乱画、乱张乱贴等现象,公厕周边无积存垃圾、堵塞通道等问题。同时,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运营管理模式,配齐保洁人员和工具,推进实施标准化作业。健全完善公厕管理制度,公示公厕管理信息,加强日常检查督导。

公厕改造还将增加服务功能。《方案》要求,公厕指示牌清晰美观,运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开展公厕定位导航和服务信息发布。车站、码头、公园、景点景区、政务大厅、公共文化设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窗口单位,应建设无障碍卫生间、第三卫生间,配备洗手液、卫生纸、干手机、挂衣钩、置物台等必要物资和设施,有条件的可配套提供轮椅、婴儿车、拐杖等租借服务,免费提供针线包、急救药箱等服务。

《方案》还对公厕文化氛围进行严格要求。具体来说,清城区将运用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形式,通过彩砖、彩绘等方式,开展公厕墙面、地面美化。充分利用公厕有效空间,采取漫画、小故事、对联、格言警句等方式,打造厕所文化。广泛开展文明如厕、节能环保等公益宣传,每个厕位要有文明提示牌,有讲卫生、守秩序、重节约等方面的公益宣传画,开展文化熏陶,传播文明理念。

下半年全面整治2020年底通过验收

《方案》要求,从今年7月开始至12月底,清城区各单位部门对照三年规划、相关标准和要求,实施第一批公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并在每个区域、领域高水平打造一批星级文明公厕示范点。

明年内,清城区将全面完成公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并全面推进文明公厕创建巩固提升工作。到2020年底前,在各单位部门自查的基础上,清城区文明委成立联合工作组,结合新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评选、“五级联述联评联考”创文工作评分,对全区文明公厕创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样本

公厕大变身

干净整洁 方便实用

进修实小学校运动场公厕在改造之前,天花脱落,厕所内昏暗,内外墙均为黄泥底,周边环境较差。

在改造过程中,学校将厕所外部与校友墙、校友林等文化景观融合起来进行整体打造。经过改造后的公厕大变样:厕所内宽敞明亮,以“海洋”为主题的设计理念,将泡泡鱼和海星、海豚、海鸥等海洋动物、船舵形窗花和厕所标识相结合,既有美感又具特色。厕所外部则打造品陶园,同学和家长一起参与,以单独绘制和合作进行的方式,绘制了一批彩色陶罐作品。陶罐内还种上了植物,陈列在运动场围墙两侧,美化了校园。

升平街公厕于199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时设施设备较落后。经过改造,现在男厕设有4个蹲位、6个独立小便器;女厕设有4个蹲位。此外,设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和一个残疾人坐便器。同时该公厕挂有多个文明标语和宣传挂画,走廊挂有绿植,使如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江滨公园第三卫生间改造前是面积为4平方米的残疾人卫生间,空间小,装备简陋,在使用时存在许多不便之处。经过改造,目前面积已增至8平方米,内设儿童、成人坐便器,婴儿护理台,安全抓杆等设施,方便了老幼病残人士。

【记者】黄玉熹

【通讯员】李丽珍

编辑 刘晓维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