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依靠怎样的信念,
才能坚持去做一件事呢?
梁锡松以他二十年来的经历,
告诉我们答案。
这里是红色革命遗址
封开县南丰镇是以前的开建县城,解放战争期间被国民党控制着。1949年11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发动解放战斗,一举解放了开建县城全境。
(开建古城的通道)
解放前一晚,他们在南丰镇金岗村梁氏宗祠里,召开了一场重要的战前会议。历史的偶然让这里成为了红色革命遗址。
不忘初心,坚守二十年
梁锡松是金岗村村民,今年63岁。
1998年,
他从老一辈梁氏宗祠管理员中接手管理,
至今已有20年。
▲梁锡松在铲除宗祠天井的杂草。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摄
这里是公家地方,大门通常不关,群众可随时出入,只有部分摆放有集体物件的房间上锁。
梁锡松接管宗祠后,每天巡查,每周至少2次全面清扫,包括屋顶寄生植物、横梁蜘蛛网、排水天井余泥等,保持这里整洁有序。
农忙时节,当群众在这里争相摆放谷物时,梁锡松的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他当和事佬,化解矛盾,保护遗址,使之有序。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是明代建筑,梁锡松接管时,距离上次修复(1865年)已有一百多年。时间太长,宗祠出现墙面砖块裸露、凹凸不平,天井四周砖块青苔湿滑,部分瓦片、浮雕破损等问题。
梁锡松认为,这里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急需重修维护,于是向村委会反映。
经村民集资,2008年梁氏宗祠迎来了第二次重修,内外墙面全部张贴仿古瓷砖、天井四周砖块更换为大理石板、屋顶破损大板瓦更换为琉璃瓦等,共花费约30万元。
▲金岗村梁氏宗祠堂内与草龙浮雕
这里不仅是自己家族的宗祠,还是解放县城重要会议的革命遗址,意义重大。能够参与到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我认为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梁锡松自豪地说。
弘扬红色文化 高举红色旗帜
“2010年1月25日,这里聚集了上千人,场面盛大,记忆犹新。”梁锡松兴奋地说,当时这里彩旗飘扬,鼓乐齐鸣,瑞狮起舞,嘉宾云集,喜庆祥和。一是庆祝重修竣工庆典;二是举办“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幕仪式。
“这一次,我们又一次集体缅怀革命前辈,他们浴血奋战,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了艰苦卓绝的牺牲,其革命故事振奋人心。”
▲梁锡松在清扫宗祠。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摄
梁锡松表示,对于这里的革命故事,他从小便听闻,已烂熟于心。每当有参观者提问当年的事迹时,他都会乐此不疲地解答。讲述革命前辈扮演回收废旧物品商贩,四处走访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趣事,还有战前会议与会的各支队伍及落实作战分工的重大事件等。
“虽然已步入花甲之年,但我仍将继续做好这里的清理维护工作,向更多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宣传这里的革命故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梁锡松用他故事感染着我们请为他点赞吧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特约记者 韦石明 通讯员 李广尧
资料 南丰镇政府
编辑 封开发布编辑部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原创文章版权均属封开发布所有,转载需遵守国家版权相关规定,明确任何未经书面授权转载的一律属于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