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深圳中考放榜的日子,是不是心情很激动?深圳大课堂搜集了近6年来的深圳中考高分生档案,究竟这些中考高分生有哪些普遍特征?他们有哪些成长“密码”可以借鉴?快来一睹为快吧!
每年中考放榜、高分生“出炉”,你是否都很羡慕这些“别人家的孩子”? 南方+记者梳理2012年至2017年深圳中考最高分获得者相关采访记录和数据发现,这些高分生几乎都兴趣广泛、善于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有计划性、自制力和执行力,他们有着良好的心态,面对压力有疏通方法。而父母对他们的教育也较为开明。
●学习上坚持“四有”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中考高分生在学习上普遍坚持“四有”,即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计划性、有自制力、有执行力。
2017年中考最高分获得者周恩申对学习有着清晰的规划和自制能力,他从不熬夜学习,最晚学到晚上11时就按时休息;不简单、重复地做题,会主动跟老师沟通,钻研逻辑性强、能举一反三的题目;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考得不好,他会选择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提高。在他看来,上课前提前预习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跟上老师的进度,也更容易把控学习节奏。同时要总结学习方法,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他会重点看试卷上做错的题,在试卷上改对,总结错在哪里。
周恩申在学习上有强的自制力,他喜欢玩游戏,但也深知“适度玩游戏是健脑,一直玩就会沉迷。”初二时他曾偷偷玩了一天游戏,觉得特别堕落,很不应该。在他看来,兴趣和动力是学习好的重要前提,“自己的学习1/4是爸爸管,1/4是老师管,一半是自己想学好”。
对于学习经验,2016年中考裸分最高分获得者姚文涛分享了两条:一是上课认真听讲,平时努力积累,不要临急抱佛脚;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考试。姚文涛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补习班,在学习上他主要靠自觉和及时反思。
2015年中考裸分最高分获得者赵雨晴说自己属于那种“玩的时候玩够,学习时就非常专注”的学生,因此学习效率比较高,平常她会跟着老师的上课节奏进行学习,也有做错题本的习惯。比如数理化方面,她把每次考试错的题摘录出来,总结做错原因、答题规律,每次考试前会浏览错题本。初三时,她有制定每日计划的习惯,哪一科要做多少题、整理某场考试的错题等都会被她列出来,贴在课桌右上角时时提醒自己。
2014年中考最高分获得者刘奕辰课堂学习会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及时思考。她还是个爱问问题的学生。无论哪一科目遇到问题时,她总是把问题一一列在便签条上,想办法弄明白。刘奕辰喜欢为每天的事情列计划,并且有超强的执行能力和自控能力,无论学习或者玩网游都非常专注,执行力和自控力让刘爸爸也汗颜:“她不会沉迷网络游戏,有很强的自控能力,游戏一般都是玩半个多小时。”
2013年的中考最高分获得者陈恺欣每天的日程也很有计划性,“每天吃完饭会和妈妈去散步,中考前会每天做15分钟仰卧起坐”。不管是学习还是运动,她对自己所做的计划都会坚定不移地执行。每周规划下周的任务,并回顾上周的完成情况,“制定计划,然后完成它,会让自己有成就感”。
2012年中考最高分获得者王可心为了攻克薄弱科目数学,她会多做典型题目,总结方法规律,此外,还会整理自己的错题集。对于她的优势科目英语,她平常课外时间多用来学习新概念英语,平时听VOA朗读,看英文电影,还订阅了疯狂英语的杂志拓宽自己的词汇量。她认为自己最重要的学习经验就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一定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尽量将知识点在课堂上都掌握。
有资深初三教师表示,优秀的学生总有其优秀之处,他们善于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学习,而是进行深度、研究型学习,这尤为难能可贵。
●兴趣广泛不“死读书”
如果你认为这些中考高分生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记者分析6年来深圳中考最高分获得者情况,记者发现,他们普遍兴趣广泛,有的甚至可谓“全能学霸”。
周恩申兴趣爱好广泛,爱好数理化的他喜欢看小说。不过,在阅读故事情节时会有另外的视角。比如看金庸的小说,会学习其中对环境、打斗动作的描写、人物的勾勒等,以此培养其想象力。他说喜欢通过文字建构思维中的虚拟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文笔,更是对逻辑的重构。他还喜欢拉小提琴、吹竖笛、打篮球,小提琴曾考到9级。
姚文涛全面发展,多方面表现优异,在初二时曾获得深圳中学最高荣誉奖项“深中之星”。他兴趣广泛,尤其对科技发明感兴趣,参加过多个科学类社团,还积极参加学生组织活动。
赵雨晴喜欢跳舞、听音乐、看书,也喜欢追星。她从幼儿园开始就学习中国舞,爱好跳舞的她,是学校各类艺术节的主角。在学校,她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老师评价她称:“在校园舞台上是闪亮的角儿。看着很淑女,但平时玩起来也很疯。”
刘奕辰是一个爱运动的女孩,足球、篮球、羽毛球甚至跑步她都很喜欢,她还曾练过跆拳道。中考前一个月,她会每天在校园里跑上5圈,甚至在中考前的一个周末,她还熬夜看了一场比赛。在她看来,时间不能都花在学习上,除了学习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她还积极参与学校各类社团活动。
王可心也兴趣广泛,她爱好朗诵、演讲、舞蹈、音乐,喜欢阅读文字、历史名著、钢琴考过10级,中国舞考级过11级。
陈恺欣曾说,她最喜欢看穿越小说和玩游戏,正是因为这些爱好,也会给自己增加学习动力和效率。
●心态好会减压
通过梳理记者发现,这些中考高分生往往都有着良好的心态,且在面对学业等压力时,有套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
周恩申曾说,中考时,他把心态调整到最佳,最终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他认为成绩其实是长时间付出得到的回报,“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每当学业压力大时,他会通过运动或者玩乐器来缓解。赵雨晴则会选择听她喜爱的TFBOYS的歌来减压。
一些“学霸”的成长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好心态会帮他们及时调回最佳状态。姚文涛刚进深中初中部时,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那时他就努力学习,还很喜欢跟同学讨论、研究怎样学好每一科。有次语文考试他连80分都没上。当他的班主任准备找他聊时,他说,“老师,我已经反思了哪里出问题,下次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针对语文科目,他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作文方面则多看优秀作文,多思考怎样更好地“搭结构”,最终得到了提高。
●家庭教育普遍开明
学生取得好成绩,除了自己的努力、学校的教育外,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通过梳理可以发现,这些中考高分生们的家庭教育也普遍开明。
姚文涛说,父母对他的教育是“宽中有严”。在他小时候,父母会通过给他买各式趣味题、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培养他的学习兴趣,也很注重对他学习习惯的培养。父母从来没有逼迫他上培训班或者补习班,在学习上也给他很大的自由度。
陈恺欣表示,从有记忆起,妈妈就在晚饭过后带她散步,这对她影响很大,散步时她会和妈妈交流很多事情,甚至会讨论自己喜欢哪个男生之类的“小秘密”。“她也会给我提一些建议。我妈经常说‘先做人再做事’。”
赵雨晴的妈妈沈女士也称,在学习上没有给女儿什么压力,也没有给予多少帮助,全靠女儿自己的独立、自律。从小沈女士就给雨晴灌输一个概念——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比如雨晴小学时回家做作业遇到难题,沈女士即使会,也不会告诉女儿答案,“让她自己思考解决,实在解答不出来,就去向老师求助”。沈女士在雨晴很小的时候很注重培养她阅读的兴趣。每当女儿表现不错时,沈女士会为女儿买各种故事书作为奖励,也会每天给她讲故事。她认为爱阅读的习惯会让雨晴受益终生。
通过梳理记者注意到,这些中考高分考生的父母都很乐观,并且积极向上。他们相信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比较放心,给孩子很多自由空间,而不是把他们“盯得特别紧”。
近年深圳中考“学霸”榜单(最高分)
2012年文静的深圳龙华中学初三五班女生王可心获得标准分总分900分满分的好成绩。
2013年自信且开朗的福田外国语学校女生陈恺欣夺得中考第一名。
2014年来自育才三中、被同学笑称“卷毛”的刘奕辰获得第一名。
2015年身材高挑、文静、说话总是带着微笑的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学生赵雨晴,以裸分455分的成绩夺得中考头名。
2016年深圳中学初中部学生姚文涛以裸分456分获得深圳中考最高分。
2017年幽默风趣的宝安中学男生周恩申以454分获得深圳中考最高分。
【记者】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