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扶持!惠州这个港口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这样定位……

南方+ 记者

随着惠州建设“亿吨大港”,惠东港区未来有望加大开发力度并在惠州向海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日,惠州市政府公布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788号建议答复的函,认为何大钢等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惠东碧甲港口发展的建议》对推进惠州港的建设和发展,打造亿吨大港,有帮助和指导作用。

惠州市政府表示,经研究及综合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经济和信息化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单位意见,惠州将加大对惠东碧甲港区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在重点项目布局、人才引进、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惠东港区打造绿色港口、蓝色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地位。

区位岸线空间等优势支撑碧甲港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惠州港已经形成了一港四区格局,分别为荃湾港区、东马港区、惠东港区和内河港区。惠州沿海港口是依托大亚湾优良的港口资源建设起来的深水良港,是京九铁路南端最便捷的出海口。

惠州市政府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惠州港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4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3个(含30万吨级和15万吨级泊位各2个),总吞吐能力1.03亿吨。内河港口现有发证企业2个,拥有生产性泊位9个,吞吐能力74万吨。

惠州市政府在答复函中表示,惠东港区碧甲作业区为一类开放口岸,1996年建成碧甲沙湾综合码头有限公司3个通用散货泊位(现基本停用);2009年建成平海电厂及配套7万吨级煤码头(2013年经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可靠泊10万吨级船舶)。碧甲航道为全潮7万吨级、乘潮10万吨级的深水航道。在《惠州港总体规划(沿海部分)》规划碧甲作业区主要为临港碧甲工业区提供港口配套服务以及承担满足惠东等地经济发展所需货物装卸任务等两大功能。

据透露,碧甲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块开发强度较低的沿海港口区域,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从区位优势来看,惠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东部,是珠三角地区面积第二大的地级市。惠东县是距离粤港澳核心区域最近的未来重点开发区域,历来是粤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同时,港口岸线资源储备资源较为丰富。从珠三角港口岸线资源开发的总体情况来看,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已经超过50%,其中部分城市可供开发港口岸线资源已不足30%,而惠州市目前仍剩余50%,属于后备资源相对较好的城市。其中,惠东县的港口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强度较小,其中大部分港湾综合条件好,适宜建设港口码头。

将启动各项前期研究和规划方案论证

对于碧甲港口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惠州市政府表示,惠州已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港口建设领导小组,接下来拟针对碧甲港口发展成立专责工作小组,加强领导,统筹运作,确保惠东港区碧甲作业区实现发展目标。

在找准定位、明确碧甲发展方向上,惠州将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碧甲港区土地、岸线资源相对丰富等自身优势,在服务一流湾区建设中,发展新兴产业,当好核心城市的休闲旅游、能源保障、物资供应基地,实现新一轮发展。

在规划方面,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的建议,惠州将先期启动碧甲作业区发展的各项前期研究和作业区控制性规划方案论证工作。首先是启动《惠东县临港产业规划》和《惠东碧甲港口产业规划》编制工作,下一步将开展《惠东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政府表示,将通过政策扶持,保障惠东港区打造绿色港口、蓝色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地位。省经济和信息委表示支持通过惠东产业转移园扩园等方式将碧甲港区纳入省产业转移园管理并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表示将加大对惠东碧甲港口等企事业用人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力度和拓宽海外引才渠道。

【记者】周欢


编辑 谢嘉玮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