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携手新中种,共创新财富”中种集团水稻发展战略暨新品种发布会在成都金堂恒大酒店隆重举行。
“激光成像、熊猫跑全场”信息化运用、“优质粮源订单收购合作协议”成功签约、“金鼎奖、鲲鹏奖”设立及颁奖,“千人大会”有序组织,中种集团在新时代下向行业传递着一种新形象、新观念。
作为我国第一家以种子作为主营业务的中央企业,中种集团伴随种业40年沧桑巨变而始终立于发展潮头,所秉承的是一颗为农初心、一份央企责任。
新时代,中种集团致力于以品种为核心打通种业产业链,实现产业闭环;中化农业MAP战略的落地,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并进一步实现了农业产业链价值提升和种植者效益提高。
水稻新品种实现迭代升级
1978年7月25日,中种公司在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关心和部署下成立,这是中国第1家种子公司。目前,中种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5大作物,22家省级机构,2000个县级经销商,近1亿公斤年销量”的育繁推一体化公司。
水稻种子业务是中种集团的重要业务,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实现南方种植区域全覆盖,并布局东南亚。其中,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中种集团水稻种子市场份额占绝对优势。
据悉,在云南,中种集团的水稻品种,宜香3003、宜优673、宜香107、宜香4245、宜香1979等品种总销量稳居云南省水稻种子市场第一。
这些优势品种得益于中种集团战略合作单位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强大的科研优势。该院院长林纲表示,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的育成,在三系杂交稻优质不育系选育上居国际领先水平,其组配的宜香系列水稻品种具有米质优、香味浓、产量高、适应性强、适推区域广等突出特点,已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的一个主力军品系。
中种集团副总经理杨毅介绍,中种集团在2009年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签订了共建西南育种研发中心的合作协议,2013年与宜宾市农科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以杂交水稻为核心作物、以长江上游区域为核心区域的战略合作平台,极大的促进了中种下属川种公司和宜字头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所长蒋开锋说,双方合作近10年来,推出了II优602、泸香658、德优4727、泸优9803、德优4923、旌3优177、泸优727为代表的优质、高产稳产水稻品种35个,得到了广大种植者、企业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科研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研如跟不上消费市场的变化,则落伍于时代。蒋开锋认为,西南地区的育种方向,在稳产性的基础上,一是要加强优质化育种,比如食味品质和加工品质;二是轻简化栽培育种,比如直播和机械化插秧等。
在中种集团西南运营中心总经理李天炬看来,以食味口感和加工品质相结合,优质、多抗、广适杂交籼稻为品种获取目标,中种集团西南运营中心已形成竹香稻、状元稻为代表的川种优、泸两优、倍香、倍丰多系列产品线,着力品种迭代升级。这正是本次新品种发布会的底气所在。
据李天炬介绍,竹香稻(川种优3877),由香型优质不育系与优质恢复系组配而成,开创竹香型优质稻,满足消费需求,大米透明度高、米饭润滑可口,松软回甜,有嚼劲,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状元稻(泸优727),则是种植大户的首选品种,2017年9月9日,在四川省中江县揖庆镇钟楼村实施的百亩示范方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886.01公斤,创当地种植记录,2018年被农业部正式确认为超级稻。
与此同时,中种集团在西南地区利用三系和两系资源进行本土化选育,实现了两系品种的突破。泸两优2461,是西南稻区本土自育优质中熟两系品种,也是西南稻区本土部颁二级优质米两系品种,该品种2018年即将通过四川省审定,并进入长江上游国家区试。
泸两优2840则是首个具有四川血缘两系迟熟新品种,2018年长江上游生产试验,2019年即将通过长江上游国审。
除了西南地区,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种集团已经选育出了一批具备抗性强、优质率高、适合直播的不育系、恢复系及品种(组合)。比如,具有芋香味、香味浓的骨干不育系香龙A、金香A,广适、高产、适宜于直播的不育系广YS,优质骨干恢复系中种恢2877等。
中种集团水稻业务部副总经理杨静波介绍,公司水稻研发体系建立了分段式育种、市场化评价、闸门式管理,高效运行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资源共享,协同联动,涵盖生物技术、传统育种、品种测试等三大平台,持续推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水稻新品种。
中化农业MAP战略助推种子产业提档升级
当前,中国种业面临科研方向与消费升级错配、种植投入与收益不匹配的产业现状,要想从激烈的水稻种子市场上突围,不仅仅是产品的创新,也需要模式的创新。在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维波看来,中种集团要以“科学至上”为指引,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服务。
宋维波说,中种集团在品种研发方面,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平台,全球一流的商业化育种研发中心,品种正进行全面的迭代升级。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引领营销服务模式创新,促进行业转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化农业MAP战略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据了解,中化农业MAP战略作为农业创新模式,以集成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智慧农业为手段,以农产品品质和种植效率提升为核心,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现代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了“种出好产品、卖出好价钱”的美好愿景。
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首席战略官罗文胜介绍,目前全国已建成MAP服务中心21家,在建MAP服务中心74家。通过种植环节技术优化和有效把控,确保品质均一、安全可靠的优质粮源订单供应,实现优质优价,显著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收益。
例如,在安徽合肥巢湖,开展稻麦轮作和双季稻高效种植,与地方米业合作开展粮食订单回收;在湖南常德汉寿县开展双季稻高效种植,结合中种集团盛泰优018等系列优质水稻品种开展粮食订单回收。
成功的案例,吸引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在中种集团水稻发展战略暨新品种发布会现场,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宜宾五粮液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绵阳市绿源米业有限公司分别与中种集团签订了《优质粮源产供销一体化战略联盟暨优质稻订单协议》,通过优质粮源的订单农业生产,带动产业链增值,实现多方共赢。
宋维波认为,中化农业MAP实现了“种粮结合”,让农户轻松卖粮、高价卖粮。通过这种模式,进一步释放、挖掘种子潜能,依托全程解决方案为种子提供推广渠道,必将拉动中种集团种子业务销售。
他坦然地说,中种集团水稻种子业务目前经营规模位居全国前五,非常有信心用2-3年的时间,在2020年进入行业前三甲。争取2025年成为我国水稻种业的领军者,同步做大做优海外市场,彰显国际影响力。
文/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