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海关总署2018年6月8日发出了
《关于防止尼帕病毒病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尼帕病毒病是什么?
很陌生?没听过?
小编马上给你科普
↓
尼帕病毒(NiV)
尼帕病毒(NiV)是一种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毒(一种可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病毒)。会在猪等动物身上引起严重疾病,给养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人类感染NiV病毒,会引起呼吸道症状和脑炎,病死率为40%-75%(根据当地流行病学监测和临床管理能力的不同,这一比率可能因疫情而异)。
目前尼帕病毒的人类病例只发生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孟加拉国和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和东帝汶已经确定了蝙蝠种群中针对NiV的抗体,并且已经分离出病毒的来源。其他东南亚国家NiV感染状况尚不得而知。
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WHO认为,NiV病是应当优先考虑的新发传染病,被列为2018年需要关注的10种潜在高危传染病之一。
临床与治疗
症状体征
人感染NiV病,会从无症状感染发展到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轻微、严重)和致命脑炎等疾病。NiV病潜伏期一般为4-14天,也有报道潜伏期长达45天的病例。先期症状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肌肉疼痛、呕吐、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头晕、昏睡和意识障碍等症状。神经性症状表现为急性脑炎,严重病例会出现痉挛,24-48小时后或进展为昏迷。部分病例会出现非典型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症状。少部分患者康复后会复发或罹患迟发性脑炎,约20%的患者会出现癫痫、人格改变等后遗症。
治疗与疫苗
目前对于NiV感染病例尚无特殊药物或疫苗可用。主要治疗原则为加强对症支持治疗,特别是对于伴呼吸道或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
迄今无NiV疫苗进入临床试验。2018年WHO将NiV病纳入优先发展和研究的疾病名单中,并制定了NiV疫苗产品指引和要求,呼吁全球加快NiV及其疫苗等相关研究。
病毒宿主及可感染动物
天然宿主:
狐蝠属的果蝠
可感染的动物:
猪、马、羊、猫、狗
猪具有高度的易感性,感染后在4-14天的潜伏期内即有传染性。猪感染的主要症状有发热、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寒颤、抽搐、痉挛等神经症状。
感染途径
1.接触受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物品;
2.直接接触病猪;
3.接触患者体液和排泄物。
印度2018年NiV疫情可能的传播途径
食用被果蝠污染的水果或直接暴露于果蝠(果蝠到人的传播)、或在社区或医院通过无防护的密切接触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目前发现的许多病例都是通过与其他感染者直接接触而感染。
预 防
在家畜中控制NiV病
1
消毒。用次氯酸钠或其它洗涤剂常规清洁养猪场并进行消毒,可有效预防感染。
2
隔离。如果怀疑发生疫情,动物处所应立即隔离。扑杀遭感染动物,并密切监督 掩埋或焚烧尸体可能是必要的,以减少向人类传播的风险。限制或禁止将受染农场的动物运到其它地区,也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3
建立监测系统。由于家畜中的NiV暴发早于人类病例,所以建立动物卫生监测系统以发现新病例至关重要,可以为兽医和人类公共卫生当局提供预警。
减少人群的感染风险
1
减少蝙蝠向人类传播的风险。
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多起疫情中,食用生的椰枣汁被认为是最可能的感染来源。所以群众要尽量避免在果蝠的栖息地(椰树和芭蕉树)逗留,以免接触果蝠;同时,不饮用未经处理的新鲜椰枣汁。
2
减少由动物向人类传播的风险。
在处理染病动物或其组织时,以及在屠宰和扑杀过程中应戴手套并穿防护服。
3
减少人向人传播的风险。
群众应避免与NiV感染者发生密切的身体接触。照护病人时应佩戴手套和防护设备。照顾或探访病人后应照例洗手。
在卫生机构中控制感染
照顾疑似或确诊NiV感染者的医护人员,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若需从疑似感染NiV的人和动物身上采集样本,要由已经做好个人防护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来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