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放榜,这些高分考生透露了学习“秘笈”

广州教育头条
+ 订阅

6日,广州中考放榜,全市750分以上的考生256人,占比0.28%。高分考生有什么学习“秘笈”?南方+采访了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广雅实验学校多位高分考生,向学霸“取经”。

做事情绝不能“半途而废”

人物:刘林

中考分数:762分

中考英语成绩148分的广东实验中学学生刘林,在初一时英语成绩几乎是班上倒数。靠着一股韧劲,刘林从初一开始,每天放学后都会把当天的英语笔记默写一遍,最终实现了英语的”逆袭“。

高分考生刘林

刘林说,每天放学他会先分配好每科的时间和体息时间,没有到体息时间绝对不停下来。“我的爸爸妈妈从小就要求我,一件事情没有完成,就不要做其他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刘林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打击乐,是省实民乐团成员。在老师的眼中,刘林是一个无论学习还是乐团排练都非常专注的学生。民乐团每周要排练2-3次,在等待排练的时候,刘林不会发呆也不会聊天,而是选择完成文科作业。“因为理科作业思路不能被打断,相比之下文科作业可以碎片化一些。”刘林说。

踏踏实实跟紧老师节奏

人物:钱璐

中考分数:768分

“我一直不是能力特别强的学生,也没有主攻竞赛和提前学,只能自己踏踏实实地走,跟紧老师的节奏。”广东实验中学高分考生钱璐谦虚地说,学习秘籍只是,老师布置的练习她都尽可能完成,给她提的建议她都尽可能改进。”

高分考生钱璐

从初一到初三,钱璐的成绩是一个爬坡的过程,直到初三模拟考之后,她还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在一模之后有一段时间感觉有些忙乱,把很多基础的东西放下来,丢掉了,盲目地去冲难题,后来我意识到,我不能跟竞赛生一样,而是要保证自己基础好的优势。”于是,钱璐列了一个清单,把自己每一科中考前要做什么都写了下来。像语文要素材积累、古诗文背诵,数学列出自己的薄弱板块,重新看一遍,让复习变得有条不紊。

喜欢旅游的钱璐在初三寒假,还去了北极圈附近看极光。“当时很多同学寒假也用来冲刺了,我也有些纠结,但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把假期的每一天都用在学习上,于是就跟父母商量,他们也二话不说就同意了。”钱璐笑言,经常出去旅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初三寒假出去玩了十天,她在家里就学得特别专注。因为觉得比别人少了十天学习,要补回来。

学霸“秘笈”有两点:刻苦+查漏补缺

人物:彭钰

中考分数:772分

得知自己考得772分的成绩时,广州广雅实验学校初三(6)班学生彭钰正在俄罗斯旅游,“有些意外,谢谢家人、学校、老师对我的支持。”他在视频通话里笑着说。

高分考生彭钰

钰彭说,自己取得成绩有两个“秘笈”,一是日常在学习上刻苦。彭钰表示,自己在初一、初二时,成绩并不算特别突出,正是通过刻苦学习让自己的成绩大幅度提高。二是要查漏补缺,在薄弱的科目上多下功夫。他说,自己的政治科目成绩原本比较差,后来花了很多时间学习政治科,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反复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并做总结,终于提高了政治成绩。

在班主任李丽娟看来,彭钰是个学习非常有规划的学生,十分自觉、努力、高效率,心态非常好。他表示,彭钰的理科思维十分活跃,对文学也很感兴趣。“彭钰同学获得过广东省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广东省初中物理联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李丽娟介绍,彭钰从初二已经开始自学高中的物理、化学课程。

“在我们家,随处都能看到书。”彭钰的母亲杨文茵说,家庭对彭钰的培养“秘笈”是“阅读+阅历”。她介绍,彭钰从小大量阅读历史、文学、文化类书籍,学英语后又开始大量阅读全英书籍。广州广雅实验学校也为学生开设了阅读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让彭钰成了国学老师刘炳瑞的“迷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文茵介绍,彭钰每年暑假都会外出旅游,开拓视野。她表示,彭钰外出旅游都选择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和景点,“每去一个城市,我们都会带他去参观博物馆,让他了解、体验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开拓视野。”至今,彭钰旅游已遍布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及国内多个城市。

“帅哥!”和儿子视频通话时,杨文茵这样称呼儿子。她表示,自己和孩子是一对朋友,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她每天都会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和孩子充分交流。而等孩子到了初二时,她则与孩子达成了“我给你自由,你给我优秀”的“契约”,让孩子在学习上有更多自我调控的自主权。

时间分配心中有把“秤”

人物:江子健

中考分数:785分

得知自己中考取得785分的高分,数学取得150分满分,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简称“省实附中”)学生江子健有些意外,在学习上比较“佛性”的他,在日常学习中比较轻松,面对中考压力不大。在班主任梁牵娣看来,被同学们称为“江姐”的江子健兼具好心态和硬实力,对学习灵活而有规划。

初三以来,江子健的成绩一直稳定在班级前3。江子健说,自己十分注重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当堂理顺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后,他会严格凭借自己的理解去做作业,以此强化自己对新知识的“消化”,而不是翻书翻笔记。在时间的分配上,江子健心中有一把“称”,“我会利用碎片时间做一些相对容易的作业,晚修等连续性的时间则做比较难的题目,梳理知识。”

作为学霸,江子健也曾经被思想品德科“难倒”过。为了克服这个难题,他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思想品德科目,经常向老师请教并做总结,终于在中考实现了“逆袭”,中考思想品德取得94分。

江子健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生,作为学校管乐团的团长,江子健的萨克斯管演奏可圈可点。对军事和科幻感兴趣的他,还和同桌一起写军事与科幻话题的小说;对折纸感兴趣的他,经常自学网络折纸课程,并将折纸作品送给老师、同学。

做班上学习最拼的人

人物:杨雅岚

中考分数:776分

从年级300名到年级第2名,省实附中学生杨雅岚“逆袭”的秘诀是“持续努力”。每天中午和晚上,她都是班上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学生。“班级和学校有一股良性竞争的氛围,你会看到很多很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只要是跟着老师的步调走,成绩不会差。”杨雅岚说,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紧跟老师步伐,在完成课内的作业之后,还会自己买一些习题册。她称自己是一个整理型的学生,平常擅长整理笔记和画思维导图,帮助自己理解和学习。

杨雅岚的努力,班主任邝晓晶看在眼里。“平常和她父母谈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帮助她减压减负,家长告诉我,雅岚经常废寝忘食学习,吃饭都要靠‘拽’。”

杨雅岚从4岁开始学习钢琴,考级之路帮助她磨砺出坚韧的性格。“每天要练几个小时的琴,开始我觉得很崩溃,但我的耐心也是从那个时候磨出来的。”小学三年级开始,杨雅岚学习了长笛,后来又爱上了画画、羽毛球和音乐创作,还自己编曲创作了五六首歌曲。

我有一个“清华梦”

人物:袁誉珊

中考分数:774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省实附中学生袁誉珊最重要的成长秘籍。即便在初三,袁誉珊仍然坚持每天半小时的阅读,而中考后最先做的事就是旅游。“阅读和旅游帮助我开阔眼界、认识世界,通过旅游观察身边事物和国家发展的步伐。比如上个暑假在长沙,看到在街头唱歌的艺人,他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

袁誉珊有一个“清华梦”。谈到自己的学习经验,袁誉珊擅长分阶段学习,更坚持“回头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花一个周末两天的时间来复习。从初三下学期开始,袁誉珊开始全面进入复习备考,每周坚持写两篇作文。省实附中执行校长黄燕文表示,之所以认识袁誉珊,是因为有一次在食堂排队都看到她在看书复习。

“在袁誉珊身上,‘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体现得特别淋漓尽致。”灵动、有活力、非常热情,这是袁誉珊的班主任代悦给她的评价。代悦告诉记者,袁誉珊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她还是班级的班长,班级管理的大小事务她都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她也总是冲在最前线,参加羽毛球校队、足球比赛、篮球比赛、唱歌比赛,演讲比赛也总能脱颖而出。

课堂比做题更关键

人物:陈昊坤

中考分数:773分

 “每天,我是最早到、最晚离开班里的学生。”省实附中学生陈昊坤今年中考取得773分。初中以来,凭借自己的勤奋,他攻克了自己原本薄弱的语文、化学、思想品德科目,获得中考佳绩。

“课堂比做题更关键。”谈起学习经验,陈昊坤表示,自己非常注重课堂听课。在他看来,老师有时候在课堂上讲的题目虽然简单,但是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此外,他表示,树立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从初一开始,我就明确自己高中想考华附,所以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作为班长,陈昊坤不仅以身作则带动班级同学刻苦学习,还十分乐于当同学们的“小老师”,积极为同学们讲题。“作为班长,为同学们讲题,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是我的一分责任。” 陈昊坤笑着说。他还和班里十几位同学组建了QQ“大题交流群”,成员们一起搜索网上题目,有选择性地组卷做练习,一同交流,共同进步。 

“陈昊坤同学的综合素质很高,他不仅是学校管乐团的一员,也是我们班踢足球、打篮球的主力队员。”班主任张忠义介绍,作为班长,陈昊坤乐于和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具有合作学习的精神。

【记者】陈芳庭 马立敏

【校对】符如瑜 蓝淑茹

编辑 丁晓然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