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功夫或将进入“无董事长”管理状态
在国内拥有600家中式快餐的本土连锁餐饮巨头真功夫内斗仍未消停。7月5日,记者从真功夫餐饮管理公司方面证实,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实对真功夫董事会决议撤销案作出了终审裁决。这一判决结果意味着,现任董事长潘宇海在真功夫公司内的职位,不被法律认可。
对此,真功夫公司方面表示不服该裁决,正在进行申诉,将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同时,该公司强调,该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董事长只是执行人,“董事会至今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创始人潘宇海先生所领导的经营团队。”
法院终审判决:现任董事长不合法
近年来原本慢慢恢复元气、正在转型发展的广东本土餐饮巨头真功夫,因一宗内斗官司的判决,再度飘摇起来。
7月5日,记者从一份落款时间为2018年6月29日的判决书看到,广州中院对潘宇海、真功夫公司等提出的上诉申请均予以驳回,维持一审原判,即撤销《2013年度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决议》,该决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选举潘宇海为公司董事长的议案。
这意味着,真功夫现任董事长潘宇海的任命决定被否,潘宇海作为真功夫董事长不合法。
据了解,目前真功夫创始人之一、原董事长蔡达标还在狱中,其委托的“代理董事长”蔡春红无法参与真功夫日常管理,而上述终审判决又不认可潘宇海任董事长之职。这表明,真功夫可能将进入“无董事长”管理状态。
记者从判决书看到,潘宇海、真功夫公司以及双种子公司提出了包括:一审程序是否违法、《合资经营合同》是否应作为本案的审查依据、蔡达标是否已丧失董事资格而真功夫公司无需通知其参加涉案董事会、涉案会议通知是否符合公司章程中关于“适当发出”的要求以及涉案董事会的召集程序是否仅为轻微瑕疵等五大上诉理由,但广州中院均予以驳回。
最终,广州中院维持一审原判。并称“该判决为终审判决”。
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锦阳分析指出,董事长是在董事会的层面发挥作用,一般是参与制定公司的战略。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承担主持、召集人等职能,“董事长的权力其实往往不在于这个职衔本身,而在于其常常为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
他认为,此次判决对于真功夫公司影响极大,因为涉案决议中包括了真功夫现任董事长潘宇海的任命决定,终审结果意味着潘宇海作为真功夫董事长的合法性被否定。
真功夫:申请再审,董事会支持现任团队
对此判决结果,真功夫餐饮管理公司表示不服。7月5日,该公司回复记者称,已委托律师申请再审。
真功夫方面解释,虽然我国审判制度规定两审终审制,但同时还有“审判监督程序”的存在,即在二审终审之后,如果不服判决,还可以进行申诉,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对于确有错误的终审判决,人民法院会依法改判或者发回重审。所以,“终审判决并非一定是不可动摇的。”
此外,对于潘宇海的董事长之位“不被认可”的问题,真功夫方面称,该公司是中外合资公司,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长只是董事会的执行者,他的职责是“依照董事会的具体决定、决议和指示行事。”
同时,该公司强调,“董事会在2012年底恢复正常运作以来,至今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创始人潘宇海先生所领导的经营团队。”
蔡达标持有50%股权 隐患仍在未来堪忧
不过,外界对真功夫管理层的未来还是有些担忧,认为变数大。
据了解,真功夫创始人之一、现任董事长潘宇海及其团队现在掌控公司。而在狱中的另一位真功夫创始人、原董事长蔡达标仍是公司大股东,直接、间接拥有50%股权。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蔡达标手中直接持有真功夫41.74%股权,此外还通过双种子公司以及中山联动间接持有5.26%和3%的真功夫股份。此前,蔡达标手中的真功夫14%股权曾以2.17亿元底价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拍卖,但最终流拍,至今也未卖出。
未来,蔡达标是否会重返真功夫,或以其所持真功夫的股权作出哪些动作,现均未知。
真功夫因股东内斗,此前错失了上市机会。近年来,该公司加速转型,在继续扩张原来的连锁餐饮的同时,还转型做平台,打造中式快餐孵化器,参股一些新餐饮企业,此外还悄然发展供应链管理业务。
有业界人士认为,两位创始人原董事长蔡达标与现任董事长潘宇海之间持续10年的股权争夺,至今未能得到解决,这一隐患长期存在,对公司未来发展必然会带来影响。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锦阳就指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功夫的股东纷争让企业的凝聚力下降,慢慢消磨企业的竞争能力甚至生存能力。
【记者】欧志葵
【校对】吴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