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贸,最害怕的就是发生风险,比如买家拖欠、破产、诈骗等。尤其是小微出口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外贸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发生风险,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这时候,出口信用保险就很必要。
出口信用保险是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
它历史悠久
是出口企业的“保护伞”
出口信用保险诞生于19世纪末的欧洲,最早在英国和德国等地萌芽。1919年,英国建立了出口信用制度,成立了第一家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担保机构——英国出口信用担保局(ECGD)。紧随其后,比利时于1921年成立出口信用保险局(ONDD),荷兰政府于1925年建立国家出口信用担保机制,挪威政府于1929年建立出口信用担保公司,西班牙、瑞典、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分别于1929、1933、1934、1944和1946年相继建立了以政府为背景的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机构,专门从事对本国的出口和海外投资的政策支持。
那么,出口信用保险有什么用?
用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一、突如其来的买方破产
2017年3月3日凌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某出口企业A突然收到韩国买方B发来的申请破产重组的通知。看到这份文件,企业老板深感惊愕,他们与买方B在广交会初识后交易多年,一直以来付款情况良好,从未想过买方B会突然破产。更为重要的是,2016年12月A企业向买方B出口的2批价值约12万美元的货款至今仍未到账,买方突然破产且表示无法支付供应商货款,对于目前正处于发展起步期的A企业来说,不是一笔小的损失。
通过各方面渠道了解到买家情况已不可反转,A企业只能眼看着损失发生。这时,企业管理者忽然想起2016年12月在商务局的召集下,企业通过中国信保小微企业集中投保平台投保了小微信保易产品,此后还参加了中国信保组织的小微企业专项培训,依稀记得此种买方破产的情况属于保单的保障范围,于是迅速联系了中国信保,并于3月7日正式向中国信保提起索赔。
二、及时快速的理赔
中国信保在了解到具体案情以后,立即启动小微企业理赔绿色通道,一方面快速立案并指导企业整理相关贸易单证进行索赔,另一方面立刻委托海外律师渠道进行案件勘查。
通过海外勘察确定买家已申请破产保护后,中国信保积极协助A出口企业在两周内完成了海外债权登记的手续,实现了债权确立这一关键理赔程序。A出口企业3月底补充了所需的理赔材料,4月5日中国信保即完成了案件审理,并认定该案件属于保险责任,按保单约定赔付约47.6万人民币。随后中国信保向A企业发送了赔付通知,前后历时不足一个月。境外追偿程序同时进行。
看完这个案例,我想说的是……
守护美好,从一份保障开始
出口信用保险能有效帮助企业辨别买方风险,抢抓订单,减少坏账损失。小微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一定要提前为自身做好保障。
话说
78保险扶贫健步走
78手指舞
你参加了吗?
部分资料来源:中国保险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