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专访京信通信杨波:5G时代将至,小基站迎新一轮发展良机

京信通信
+ 订阅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2018-06-29

6月28日,京信通信集团研究院院长杨波在2018年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现场,接受了《人民邮电》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谈他对于Small Cell(小基站)市场发展的最新看法;

介绍了京信在室分网络建设方面的创新方案,并解读了京信通信在5G领域的发展思路。

❂ 小基站市场前景广阔,5G时代将广泛应用

“我们一直很关注和看好Small Cell(小基站)市场,也实实在在投身其中。”杨波对小基站的发展充满信心。

“我们看到小基站市场逐渐成熟,定位也逐渐清晰。”小基站本身的定义较宽泛,从主要定位在室内单点布放,到此前有一段时期扩展到室外布放的微基站,再到现在5G时代前夕,业界又把小基站主要的应用场景放回室内。

杨波介绍说,小基站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创新地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例如传输、网络规划、宏微互操作和密集组网等问题,“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经过多年的积累,也形成了针对不同场景的多种小基站解决方案,“运营商也越来越看好小基站解决方案,例如在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都有小基站被大量应用的成功案例。”

到了5G时代,应用业务将发生巨大变化,大量需要大带宽的业务被引入,5G网从一开始就需要考虑容量激增的挑战。

“网络容量和新业务的普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大的网络容量,可以提高新业务的感知,加快新业务的普及,而新业务普及的速度加快,也会反过来促进网络容量的提升。”

杨波表示,在5G网络建设中,小基站方案既可以解决室内覆盖的问题,也可以为未来网络提供足够的容量,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 三大创新方案,聚焦现在兼顾未来

京信通信在新型室分领域推出了三款高效、低成本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在2018年世界移动大会 · 上海现场,这些创新方案受到参观者的广泛好评。

第一款是针对中小场景的iCell新型室分解决方案

杨波解释说:“京信推出的小基站解决方案,主要定位在室内中小场景,中小场景在室内建设占比通常较高,而中小场景流量用户基数少,投资回报率低,迫切需要一种低成本新型室分方案。”

京信iCell解决方案以SOC技术集成轻量级基带单元,辅以公司二十多年来积累的射频能力,既能满足容量(载频、用户数量两方面)的用户需求,又能大幅降低单站投资成本,与主设备厂商高价值大型室分场景解决方案互为补充。

“我们欣喜地看到,对运营商来说,这套新型解决方案既能提高室内中、小场景的应用比例,又能为运营商节省室分建设成本,且兼具面向4*4MIMO、256QAM、MEC定位、用户标识等基站能力开放功能的演进。”杨波如是说。

第二款是针对住宅小区的光分解决方案

“住宅小区低层区域一般信号都不太好,而高层会存在信号干扰,所以住宅小区是运营商投诉地的主要来源,”杨波介绍说,传统的BBU类解决方案成本较高,同时布放馈线比较困难,因此住宅小区覆盖一直成为老大难问题。

京信推出的数字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可大幅降低建设成本,目前这一类解决方案在住宅小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京信光分解决方案一方面采用室外‘打’室内,楼间‘对打’为主的方式,全方面立体地对覆盖区域进行室内外协同多系统统一覆盖;另一方面,考虑5G室分建设光进铜退思路,我们呼吁现在建设4G光分系统的时候,采用多路纤芯敷设,提前把光纤资源预埋到室内的各个区域,”杨波表示。

“未来升级到5G时,一种方式是直接利用预留的传输资源,只需要增加5G 近端和远端,即可实现5G的接入;另一种方式是,直接利用预留的传输资源,增加5G小基站,以5G C-RAN网络的接入方式,快速实现5G覆盖。”

第三款是针对电梯地下室的PDAS+EDAS解决方案

“地下停车场和电梯一直都是信号盲区,而这些区域都需要有基本的通信能力,采用传统的方案建设成本非常高。”

杨波介绍说,京信推出的PDAS+EDAS解决方案,采用数字拉远系统无线级联方式进行覆盖,既减少了传输成本,也减少了设备和天馈使用,从而降低了投资成本。

“京信PDAS+EDAS电梯+停车场解决方案,每平米的建设成本只需不到2元钱,未来还可以支持诸如电梯卫士、梯联网等物联网应用,”杨波补充道。

据悉,过去五年,MBB业务增长超过12倍,未来五年还会持续增长10倍。杨波表示,京信三种室分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帮助运营商在获取当前商业成功的同时,还能兼顾面向未来演进的需求。

❂ 加强5G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推动5G普及

日前,3GPP正式发布全功能完整版5G标准,5G商用化发展进入全面加速阶段,杨波发表了他对于5G发展的最新见解。

第一、5G将带来网络架构的全面重构

“其建网方式将会是灵活多样的,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可能性,现阶段我们希望加强对5G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结合我们公司的优势和合适定位,在5G的发展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波表示,在5G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新应用的推出,一定程度上也会带动4G网络的升级,例如对覆盖、容量、边缘计算等提出新的要求。“所以我们也会继续开发4G网络升级的关键技术和产品。”

第二、5G网络和之前的各代网络最大的不同是,5G不仅要实现人与人的通信,还要实现物与物的通信,5G需要垂直行业间展开深度的合作

“通信和各产业深度融合,才能把5G推向实际性的应用,一个企业在产业链中只能起到部分作用。”杨波强调:“我们既时刻关注行业发展的动态,也在特定领域,例如制造领域、园区领域等进行一些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切实解决通信在行业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第三、5G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共建共享、频谱开放、接入网接口开放等

杨波介绍说:“我们也会研究相关的技术,并希望这些新的模式可以解决5G建设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例如投资过大的问题,又例如5G和行业应用结合中商业模式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可以通过新的模式来解决,就可以加快5G的普及。”

在谈到有关5G接口开放的话题时,杨波指出,5G在网络发展过程中,随着接入网络的不断加密,整个网络需要协同的点就会加密,这个时候接入网络将会严禁成2层架构,DU层(分布层)和 CU层(中心层)。

DU层主要提供覆盖和容量,CU层进行网络的协作,接口开放主要指CU/DU间的接口开放,接口开放后,会促进行业的进一步细分和繁荣,在投资最大,产品形态最复杂的DU层,可以容纳不同解决方案的厂商,客户的选择会更多,也可以加快5G的普及。

杨波还表示,接口开放也要注意可持续发展,5G网络是一张电信网络,对质量、运维有较高的要求。

“接口开放后如果导致网络质量变差,不可运维,那么我们认为这种模式也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这就要求相关厂家在研发上有足够的投入,我们在接入网产品方面长期坚持自主研发,在2G/3G/4G的小基站产品领域都有深厚的积累,硬件软件也都有良好的测试验证环境,我们相信只有自主研发,才能更懂网络,才能更加好地服务于网络,在这点上,京信走过的路已经很长,我们也会坚定地走下去。”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