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通知书我都签过几次了,没想到我父亲能‘捡’回来一条命。”在81岁的父亲出院当天,练先生感慨万千。他的老父亲脑梗死并发梗死后出血,伴多种重大危象,历时一个月辗转两家三甲医院求医,最后是中西医结合诊疗让父亲康复出院。
81岁老人反复脑梗出血
“没经历过,是体会不到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受的。”练先生回忆,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81岁的练伯突然左侧肢体没有力气,说话也不利索,在广州一家三甲医院诊断急性脑梗死,并收治住院。
不幸的是,住院期间,练伯先后出现梗死后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这一并发症让治疗方案出现了左支右绌的困境:如果用抗凝药物来治疗脑梗死,就出现了继发性的脑出血;停用抗凝药,脑梗死又加重;脑出血部分吸收后再次使用抗凝治疗,消化道出血又来了。
转院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时,练伯的生命体征虽基本平稳,但意识仍然模糊,伴多种危象。除了脑梗死并发梗死后出血外,还伴有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房颤等情况,心电监护仪也不敢撤下。“我是第一次接诊这么重的病人,转院过来时,我只敢确定阿伯还活着。” 练伯的主管医生黄靖宇说。
中药加针灸将老人从鬼门关拉回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主任周国平介绍,中风病根据病位的深浅,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练伯属于中脏腑,病情较重。
他说,练伯入院时,症状是中医“失神”里“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的典型表现,并可以看到舌质红,舌前部苔燥,根部苔黄厚,脉弦细,经辨证为痰火闭窍证。他当即决定在常规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药治疗。
中药内服先以“羚角钩藤汤+安宫牛黄丸”清热涤痰,醒神开窍,全程配合头皮针针刺醒脑开窍,并用周国平独创的全经针刺法改善肢体功能。六剂中药服毕,练伯出现热盛伤阴的症状,此时治疗以养阴熄风为主,停用安宫牛黄丸,改用大定风珠。
三剂服毕,练伯意识逐渐转清,对部分提问能以点头、摇头示意。通过后续的基础治疗,练伯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维持稳定,临床表现和评估量表较之前均大有改善,转下级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周国平提醒,中风后遗症还需长期系统的后续康复,应先稳定生命体征、恢复其意识清晰后,再配合做吞咽、言语、肢体等方面康复训练。
【记者】李秀婷
【通讯员】吴佳仪
【校对】冯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