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
梁晶浪不见了。
2005年5月20日,5岁的梁晶浪跟随父亲梁华从湛江老家来到顺德,却因为想要出门找爸爸,而走失人海。
为了寻找孩子,梁华发动七八位亲属找了三天三夜,身体暴瘦10斤,却未见孩子踪影。
渐行渐远
走失的梁晶浪被送进中山福利院,取名“中凤敏”。而梁华却不断在中山、顺德一带寻找。
误以为孩子被拐,他无数次错过福利院。
转眼间,梁晶浪13岁了,有幸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取名为Kylee。
梁华则六年未回老家,徘徊在中山、顺德,继续寻找女儿的线索。
寻亲
在美国的梁晶浪从未放弃寻亲的念头。今年4月,她鼓起勇气,将自己的寻亲放在“宝贝回家”网站上。
希望
2018年5月2日,女孩寻亲的消息在南方+进行报道,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其中,也包括一直未放弃寻找女儿的梁华。
梁华振奋不已!报道中的这个美国女学霸,小时候的照片和自己的女儿一模一样。
梁华立刻联系到记者,并与女孩取得了联系方式。
认亲
战战兢兢之下,梁华添加了美国女孩Kylee的微信。
你的鼻子是不是有颗小痣?后脑是不是有两个璇儿?记不记得小时候胳膊被摔脱臼过?
课堂上,女孩哭出声来,父亲找到了!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相互沟通、询问情况、DNA鉴定……
身份终于确认……
宝贝回家
2018年7月1日,广州,白云机场,Kylee(梁晶浪)从芝加哥回到广东,见到父亲后紧紧扑进父亲的怀抱。
全国首例跨国DNA认亲成功!
这段长达十三年的别离,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寻亲之旅是结束,也是开端!
晶浪将跟随父亲重返顺德、中山、湛江,探访父亲走过的路,填补遗忘的故乡故事……
◎记者手记
道路险阻,且靠希望前行
梁晶浪,回家了。出机场的路,梁晶浪走得很慢,以致于到最后,她几乎停在原地。父女相认,二人紧紧相拥,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能在现场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无比荣幸。
而更幸运的是,我们见证了一段伟大的寻亲故事。
5月,在发布了“中凤敏”寻亲的信息后,当晚,梁华和记者取得了联系,三言两语之中,梁华语气坚定,仿佛已经肯定了女儿的方向。
梁华用十三年阐释了“父亲”二字的责任,采访过程中,梁华屡次提到自己在顺德、中山等地寻找孩子的经历。我反问他,具体都去过哪些地方?梁华给出的答案让人惊讶:“顺德的每条街每条巷子,如果有一个地方,我不知道,我就不配做这个父亲。”
如此执着而坚定的一位父亲,让人心生敬佩。我们也为他这么多年的辛勤付出,感到心疼。
在和女儿线上相认后,梁华的生活悄然改变,他结束了十三年的苦闷。每晚下班后和远在美国的梁晶浪视频,成了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
女孩的故事会如何结尾?
会留在顺德,和贫苦的父亲分享亲情,成为梁晶浪;
抑或是回到美国,继续异国的求学旅程,作为kylee继续生活。
没人知晓。
但我们知道,“中凤敏”的故事给了每一个仍在寻亲的家庭以鼓舞,给了每一个身处海外的孩子以希望。
中山浩德领养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中凤敏”找到父亲的故事给在海外被领养的华人孩子心中留下火种。这段时间以来,不断有孩子表达了自己希望回国寻根的愿望。
我们明明知道生活不易,可依然相信亲情的力量,靠希望前行。
就如同梁晶浪一样,我们的彷徨和骄傲,终有一天会沦为惭愧,以至于被时间打败,“不记得你的模样。”
可纵使如此,也总有一人,值得你为之跋山涉水,跨越重洋。只因不论分隔天长、时隔岁久,他始终记得你的名字。
【策划】肥
【撰文】徐勉
【摄影】肖雄
【漫画】林晓倩 实习生 付宗亮
【校对】冯志坚
南方日报经营有限公司新媒体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