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温泉“天医处”的由来,你了解吗?

广州从化发布
+ 订阅

▲“天医处”巨石          

说起古色古香的从化温泉旅游度假风景区,除了中外闻名的从化温泉水外,不少人会想到天医处。天医处生态公园位于温泉镇温泉宾馆松园区,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幽静深邃的山,茂密常青的树,清澈见底的水,是游客远离烦嚣闹市、悠闲散心的好去处。

  在天医处生态公园内,有一块长约4米、高约3米的天然巨石,其正面平坦,上面刻着工整大气的“天医处”三个大字,在其下方还刻有一段铭文。铭文下方的落款为“民国廿六年四月 本分园颐养第一院落成之日 顺德梁培基题并为之记”。 

▲天然去饰清心处 医者仁心缘此间

      梁培基(1875~1947),广东顺德人。民国时期著名民族工商家,早年毕业于博济医科学校,是名医、华南著名制药商,自清末便开始从事医疗和医学教育。据历史记载,当时华南疟疾流行,梁培基研制的“梁培基发冷丸”,开岭南制药业中西药结合之先河。

  

据了解,从化温泉的开发始于1931年,梁培基是对其倡导最力、贡献最多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作为一名医生,梁培基首先看中的是温泉的治病和疗养价值;其次,他认为该处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开发旅游事业也大有前途。相传,梁培基在如今“天医处”巨石附近建了广州珠江颐养园的分园,如今分园已荡然无存,唯独“天医处”巨石被保存下来。据史书记载,梁培基发现颐养分园附近有一平地,平地上屹立一块黄色巨石,便想到将自己独到的看法刻于其上。其内容如下(即巨石上的铭文):病有药不能治,而须天医者,世多昧此。日居污浊空气中,急欲速效,医则旦暮更张,药则中西杂进,至有不死于病,而死于药者,良可慨叹!珠江颐养园倡建分园此间,岂独爱其清幽,并取其环境适于治病,凡属来居,谅同此见。而仍刻以相告者,冀日触目,俾有恒心,以收王道之功,而登上寿之域。亦古人座右铭之意也。

“天医”即“以大自然为医”之意,而这也是梁培基一贯的医学观。 梁培基强调:“病多非祗药可愈也,须居处饮食卫生合法以为之助,而世人不知,以为药有万能。” 他深谙东方传统医学的精义,认为亲近大自然永远是人类保持健康的法宝。天医处生态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绿树婆娑正体现了梁培基以秀美的自然景色和良好空气疗养的主张。


文/记者江楚君

图/记者邝健华

梁培基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网络编辑/王瑞君

审核/刘芳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