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冠军”笔记②:关于德国制造,他们发现了这些智造秘密

佛山经济学人
+ 订阅

作为全球工业强国,“德国制造”备受推崇的背后不仅在于其强大的制造底蕴,更在于德国对“未来制造”--工业4.0孜孜不倦的追求。作为德国“顶梁柱”型的企业,大众汽车正是德国迈向工业4.0,实现智能制造的标杆性企业。

6月28日,由南海区工商联组织的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德国交流团,跨越万里,来到了坐落于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总部。29家南海“隐形冠军”企业深入该工厂的制造一线,发现隐藏在德国制造背后的智造“秘密”。

那么,在南海“隐形冠军”的观察下,他们发现了什么?

大众德国总部。

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

董事长梁权辉:

以创新确保竞争力,以价值展现市场力

德国有1300多家隐形冠军,约为中国的19倍,涵盖所有领域,掌握绝对的市场份额,它们的成功值得借鉴。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发投入和技术革新。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拥有一定的自主研发实力,才能保持真正的竞争优势;二是立足自身的产品附加值。避免同质化、廉价竞争,他们注重技术与客户需求的结合,以价值为主导,用产品价值抢占市场。

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我们也应有所感悟。第一,政府在资源上的支持、政策的关怀和鼓励,帮助企业扎根本土,切实关注企业实际需求,解决企业的困难,二者是相互依存,良性互动关系。第二,企业应进一步以政策为导向,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方向,政府应引导企业细化发展规划。

这些都是从企业视角,发现德国如何为培育隐形冠军造“土壤”,具体到创新平台、职业技能人才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环境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的企业必然会看得更远。

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董事长简伟文:

对标德国制造,挖掘客户深层次需求

走进德国大众工厂,有4点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彻底的柔性生产。各工序包括不同车型同一工序的焊接,左右驾驶、燃油与电动动力,实现在线混合生产。

二是改善无止境。新材料的应用,以粘合代替焊接,用法兰克替代库卡机器人,实现大幅的节能、降本。

三是全信息化应用。通过内嵌芯片、光测技术,收集产品诞生过程的生命信息,用于未来跟踪、优化。

四是以人为本。75年前车间设计的采光、吊线倾角全部征求员工意见,员工自选音乐,让员工成为历史的主人。第1000万台高尔夫车,由全部生产员工签名,班组作业、轮岗、一人多能。

五是品质从设计开始。生产员工25000人,研发人员1万多人,像这样大规模生产的业务,研发人员与生产人员的比例如此之高,不可思议。

我们能向大众学什么?南海隐形冠军企业要学习观察德国隐形冠军是如何发展壮大,在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哪些要素。企业根据所处行业的特点,立足长远,发现客户深层次需求,聚焦能力、戒骄戒躁。通过强化团队建设,整合新技术,创造新优势,实现稳品质、提效率、降成本,赢得持续发展的机会。

大众德国总部。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张旗康:

让员工快乐工作,更能确保产品品质

大众全球超过122家工厂,分布在28个国家(其中国包括佛山南海在内有14家工厂),大众旗下有12个品牌,330多种车型,2017年其全球销量1070万辆,营业收入2306.82亿欧元。作为大众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区按比例分配的营业利润达到47.5亿欧元,占大众总营业利润的28%。

有着80年历史的大众全球总部狼堡工厂,红砖砌成的外立面建筑群已成为文物,每年改造时不能动外立面或只能以旧复旧。目前,大众总部狼堡厂区面积6平方公里,乘大众旅行观光车在车间内参观一小时,最多也就能看到其生产车间的1/10,厂区员工7.2万人(其中研发中心人员1.5万人),全球员工64.23万人。

历年的技术升级改造,使大众狼堡工厂的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总装车间自动化率在20%以上,装配的库卡和发那科机器人在7000台以上,其中焊装区超过4000台。在流水线上的每辆车都是有车主订购,实现各个环节零库存。车身与动力总成集合工序,被称之为“汽车婚礼”,非常人性化的比喻,每辆“汽车婚礼”仅几秒时间,从流水线上滑至交付验收区。

除工厂面积巨大、生产线先进外,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大众的人性化管理。

例如,凡是有员工的工作岗位,其工作工位均按人因工程学设计,保护员工工作便利且身体不会受到伤害。有的工序还可一边工作,一边欣赏音乐,让员工在舒适、快乐环境下工作,更能确保产品品质。工厂有7000多辆自行车,供员工工作时骑用。

佛山市天朋温控器公司

总经理杨文辉:

避免跟风,推进“黑灯工厂”需因企而异

大众为我们展示了精益生产、精益物流的成功运作模式。大众的组装线已经达到20%自动化率,包括大件的单件流、小件的小批流、多区域模组化生成、混流生产等,机器人已经布局所有它们能胜任的工位。

在这样的生产物流体系下,大众工厂拼装汽车所需的8万多个零件,基本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的制造管理水平。

在我看来,大众80余年的进化过程,也是我们公司努力的方向。大众的产线设计上,一个平台适用于多种机型,包括未来的电动汽车。这意味着,大众平衡了“多品种制造”和“低成本”2个方面。

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认为无人工厂、黑灯工厂的推行必须因企而异,企业在自动化面前,要避免盲目跟风。

专家讲解OWL智能工厂。

佛山市格来德小家电有限公司

总经理张贻丰:

实现工业4.0,要技术更要模式

大众汽车厂展示了工业4.0的真实内涵,也证实了此前的一个说法——工业4.0包括“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两个主题,前者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的实现;后者则涉及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的应用等。

企业要走向工业4.0,不能光引进先进技术,还要了解技术实现过程中人的思维模式。例如,在大众汽车车间有一项打镙丝的工序,咋一看让人感觉这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但事后反思,正是这份严谨、执着造就了当今德国在工业技术上的地位。此外,大众的整体策划能力及物流配送体系,需要靠工匠精神做好规划,保证每个环节的稳定生产。大众员工的精神面貌明显优于国内大多数企业员工,我想这与他们的人文关怀是分不开的。

我们要学习这些精神品质,弥补在工艺、产品结构、模具结构等方面表现不足的地方,告别“急于求成,投机取巧”的心理。

思想转变了,我们具体该怎么做?我认为中国工厂实现自动化生产,首先得整合供应链配套,优化产品线。在此基础上,工厂对自动化实现做整体策划,再依据企业自身条件分步或整体实现。整个过程下来,是模具、机械人、智能信息化、物流配套商的“大融合”。德国之行结束后,我决定在格来德五金制造环节率先落实一条生产线进行验证。

佛山市伟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潘伟欣:

以信息化支撑,实现配件零库存

在大众工厂的参观,真正领略到世界级工厂的魅力。上线装配的零部件1小时前才从几十公里外的外协厂送达工位,如今就已有序进入生产流程。我们看到的全自动化生产,背后有着超强大的信息化系统和极高效物流系统支持。

在大众smart factory,我们学习到工业4.0的一些理念:把数学化技术嵌入到全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信息的实时采集、大数据分析,并在充分利用技术性辅助工具下实现非标订制化产品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目标是达到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相近的成本,满足日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参观过程中,讲解人员专业且耐心,工作中的德国员工也表现出很友好的态度,并能感受到他们是在快乐中工作的。在我看来,人性化的管理应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广东朝野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吴燕平:

立足设计筹谋智能化工厂

观大众工厂心得:第一感觉是震撼,一进车间展现在眼前的是四千多台的机械手在超大厂房里井井有条不停的在工作,就像电子游戏里看到的未来似的。

大众工厂的所有产品都是定制的,生产线里混合着各种不同型号,规格,颜色。说明产前的信息处理分析和排序对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非常重要。

此外,大众能很好地处理人流,物流,信息流。为解决效率问题,在3、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七千多辆自行车在车间里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流动。为解决物流问题,全厂有75公里公路,50多公里的铁路作为主运输路径。

整个厂房设计方方面面都很科学合理,这对我们将来在厂房设计要求方面提供了很好的

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郭华忠:

灵活组合,实现不断创新

大众德国总部工厂整合供应链体系,通过物联网智能化柔性生产,实现个性化小批量生产成本与批量生产成本持平而降低库存提高竞争力,个性化生产的设计需求从地面开始,如:布线,气,电,网络,提前预置灵活运用、灵活组合而实现不断创新,获益匪浅。

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李展华:

树立环保高标准,植入企业发展DNA

德国有1300家隐形冠军,涵盖所有领域,第二名的是美国只有300。大气、有纪律、有力量感是我们对德国工业的最大感受。我个人有以下感悟。

一是招商引资方面,政策应当给与更大的优惠;二是德国企业内平均员工数少,我们中国企业也是更加要注意人均产值;三是树立高水平节能环保标准,要专门为新企业提供这方面的辅导,我们可以与他们挖掘这方面的合作。我们作为企业家,最终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经营中去。

企业的成功包括很多方面:社会环境(历史. 文化,法律,制度等),技术(核心技术,自主技术,应用技术),资金,内部管理,成本,商业模式,市场和销售等。

大众smart factory。

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黄宝坤:

比起厂房,企业员工才是最大价值

如何成为一家隐形冠军,大众的路径正是可以参考的样板。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大众从1938年创立至今,一直专注于汽车事业,这使其在技术、文化等领域都能领跑行业。同时,在技术方面,大众十分注重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大众总员工约5万人,技术人员超1万人,占比约20%,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远高于同行。

此外,大众注重文化的建设,让员工时刻充满工作激情,爱岗敬业。正如大众第一任厂长所说:企业员工的精神才是企业真正的价值。

参观大众smart factory后,我深刻体会到生产工具的重要性。好的工具能使我们工作更简单、出错率更低、效率更高,我们应注重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创新,我想这也是人类创造价值的一大突破口。

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

副总裁武卫社:

员工快乐工作,展示企业风貌

走进大众总部车间很多建筑年代久远,但是不显破旧,车间内整洁有序,非常干净。员工素质高,接待员业务熟练,参观过程中遇到好多员工都会对我们微笑致意,相对于平均每天上千参观者的接待量,他们没有熟视无睹,实属难能可贵。

南海企业参观OWL智能工厂。

广东西屋康达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蔡淑仪:

工业4.0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大众汽车全球总部的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始建于1938年,从1938年起至今,它已生产了4500万辆大众品牌轿车,年产量80万辆,日产量达3500辆。

进入工厂参观,开门第一刻我就被众多全自动机械手臂震撼了。工厂采用全机械化操作进行三班轮流生产。从第一步镀锌钢板裁剪,到最后一步成品安全检验合格送出生产线、到达玻璃塔都是全自动化操作。坐着观光车边听边想,是不是因为同一款的标准产品才能按流水线操作?但实际并不是。大众车间能根据客户要求定制汽车颜色喷涂、款式设计。成品汽车会在客户提车前几天停在交付塔中。

【记者】叶洁纯  发自慕尼黑

【后方联动】华声宇


编辑 邢俏依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