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门的初中英语教学使用着两种英语教材,分别是由科学普及出版社(以下简称“仁爱版”)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版”)出版的英语教材。“仁爱版”英语教材零(低)起点,适合无英语基础的学生学习;而“外研版”英语教材则与小学英语教学要求相衔接,对有英语基础的初中七年级学生较为有利。两种教材的适应人群不同,也能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需求。
但是由于在同一个市、区内,同时使用两个初中教材版本,对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交流等方面带来很多困难,个别版本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持续提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现。因此,江门不少一线教师一直呼吁尽快统一初中英语教材,以解决目前全市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需要一套具有衔接功能的教材
七年级的英语教材在初中的英语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仁爱版”和“外研版”教材所呈现出的衔接功能显然存在很大的区别。台山教研室小学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雷老师现身说法,表达了自己对“仁爱版”英语教材的感受:“据我了解,我们台山使用的是‘仁爱版’,在女儿初中学校家长开放日中,初中七年级授课的老师上的是我们小学三年级上册学习的核心句型Do you like……?当时我就开始反思教材衔接的问题。”
江海区礼乐中学英语科组长林老师综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经验谈到,七年级上学期的“仁爱版”教材与小学阶段的词汇比较,只是多出了20个左右新单词,语法、句型等都已在小学里学了。旧知识重复率太高,容易使学生产生“初中英语很容易,不需要很用功就可以得高分”的轻视思想。新会陈瑞祺中学英语科组长郑老师也表示,“仁爱版”起点太简单,容易让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兴趣,而后期内容陡然加深,八年级学生的掉队现象就更加明显。
江门一中英语科组长麦剑平在初中升高中英语衔接的资料编写和教学指导等方面拥有多年经验,因此麦老师非常熟悉这两种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经多年跟踪了解后她发现,“仁爱版”“前松后紧”的编排结构容易使学生后继乏力,而高中的英语能力要求更高,学生到高中时容易出现不适应。
教材关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材不统一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于老师而言也有不少困扰。江门九中英语特级教师蒋青从事一线英语教学工作已有20余年,并都使用过这两种教材,在对比中她发现,“外研版”的配套资源会更丰富,而且备课会更具挑战性。“‘外研版’的要求较‘仁爱版’更高些,因而在备课时就要注意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以适应教材要求和学生的需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蒋老师说。
五邑大学外文系的陈慕贤老师(研究方向是英语教育),经常到学校指导英语师范毕业生实习和参与中小学生英语教学教研活动,对江门的中小学英语教育颇为了解。她认为,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师资及教材都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陈老师说。她还指出,优秀的教材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教学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词汇、语法与课文的难度恰当,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衔接。老师选对了教材才能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相关链接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各地初中使用的英语教材版本主要有“牛津版”“外研版”“人教版”和“仁爱版”四种,其中在珠三角九市中,广州、深圳使用“牛津版”,佛山、惠州使用“外研版”,中山、珠海、东莞、肇庆使用“人教版”,而江门则同时使用“外研版”和“仁爱版”两个版本。不同版本各有特色,且适用性也不尽相同,其中,“仁爱版”为“零起点教材”,即从26个字母学起,适用于小学阶段没有学习英语的七年级学生或小学毕业时英语基础未达到英语课标二级水平要求的七年级学生。“外研版”则与小学英语教学要求(即英语课标二级水平要求)相衔接。
【撰文】张翠玲